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亦发(亦發)
干脆。《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等子 狮子街 那里,替你破几两银子,买下房子,等你两口子亦发搬到那里住去罢。”参见“ 一发 ”。
分類:干脆
《國語辭典》:一发(一發)  拼音:yī fā
1.更加、越是。《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怎的如老哥会弹一曲琴,也觉得消遣些。近来想是一发弹的好了。」《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
2.一同。《水浒传》第二回:「我家也有头口骡马。教庄客牵去后槽,一发喂养。」
3.发射一次。《韩非子。显学》:「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
4.一经发作。《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今怨忿已积,一发,其害必大,可不谓大忧乎?」
5.乾脆、索性。《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想他去此不远,我一发结识他,做个人情。」《红楼梦》第三三回:「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國語辭典》:一发(一髮)  拼音:yī fǎ
1.一根头发。晋。傅咸 栉赋:「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
2.形容远山微茫。宋。苏轼 澄迈驿通潮阁诗二首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漢語大詞典》:干净(乾浄,乾净)
(1).清洁。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着他洗的脖子乾浄,絶早州衙试剑来。”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坚固又乾浄。” 陈登科 《活人塘》五:“每个同志把枪擦得更干净,更亮,更多杀几个敌人,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
(2).简洁。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最大的发展,是加强了人物性格的特征与画面的干净洗练,并采用了透视法。” 艾芜 《百炼成纲》第三章:“他很满意他这次说话的干净和有条理。”
(3).指相貌清秀。《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却见是一个中年婆娘,人物也到生得乾净。”红楼梦第五六回:“原来不是咱们家的 宝玉 !他生的也还乾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他人还生得乾浄。”
(4).清净;省麻烦。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楔子:“你着我如今嫁那个人去,不如出家倒也乾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倘若明日有人认出来,根究根原,连我也不得乾浄。”《老残游记》第十七回:“又想到自己好好一个良家女子,怎样流落得这等下贱形状,倒不如死了的乾浄。”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我看,对于这样的一个要求条件,还是不编干净罢。”
(5).纯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老奴托赖二位官人洪福,除了本钱盘费,乾浄趁得四五十两。”
(6).结束;了结。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一年一年的利钱滚上去,一年一年的债款加上去,永远不会有干浄的一日。”
(7).精光;一点不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见浑家又歌了一曲,愈加忿恨。恨不得眼里放出火来,连这 龙华寺 都烧个乾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要是将一省的弊竇都釐剔乾浄,他又从那里调剂私人呢?” 曹禺 《日出》第二幕:“ 李先生 ,可当的都当干净了。”
(8).完全。《西游记》第二十回:“老官儿,你若以相貌取人,乾浄差了。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既是素的,等老身吃。老身乾浄眼花了,只当做荤的来。”
(9).干脆。 宋 沈端节 《菩萨蛮》词:“酒醒初破梦,梦破愁无那。乾浄不如休,休时只恁愁。” 宋 沈端节 《喜莺迁》词:“闷酒孤斟,半醺还醒,乾浄不如不醉。”
(10).犹言敢情。《西游记》第七五回:“这 大圣 忍不住,赥赥的笑出声来。乾浄他不宜笑,这一笑笑出原嘴脸来了。”《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迟了一回反乱起来,説不见了一锭银子。乾浄就是他学 三寸货 ,説不见了,由他慢慢儿寻罢。”
《國語辭典》:爽利  拼音:shuǎng lì
1.爽快利落。《西游记》第二五回:「好本事!就是叫小炉儿匠使掭子,便也不像这等爽利!」《红楼梦》第七八回:「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
2.乾脆、索性。《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咱既吃了这半日的烧酒,又吃黄酒,风搅雪不好,爽利吃烧酒到底罢。」
《國語辭典》:直捷  拼音:zhí jié
简单明瞭迅速,不拐弯抹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天理自然果报,人多猜不出来,报的更为直捷,事儿更为奇幻。」《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还有一句直捷的话。」
《漢語大詞典》:崩脆
犹干脆。 周立波 《盖满爹》:“农民喜欢听他话。他讲得简单、崩脆和生动,不用笔录,都记在心里。”
分類:干脆
《漢語大詞典》:干巴利落(乾巴利落)
干脆;爽快。 和谷岩 《枫》:“他是个机警、奋发、精力从来就用不完的人,做起事来,主张干巴利落快,开起车来不过六十迈就不过瘾。”亦作“ 乾巴利脆 ”。 康濯 《腊梅花·卫星嫂》:“说起话来更是噼噼啪啪,叫说就说,干巴利脆。”
分類:干脆爽快
《漢語大詞典》:乾巴利落
干脆;爽快。 和谷岩 《枫》:“他是个机警、奋发、精力从来就用不完的人,做起事来,主张干巴利落快,开起车来不过六十迈就不过瘾。”亦作“ 乾巴利脆 ”。 康濯 《腊梅花·卫星嫂》:“说起话来更是噼噼啪啪,叫说就说,干巴利脆。”
分類:干脆爽快
《漢語大詞典》:脆脆崩崩
方言。犹干脆。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十:“脆脆崩崩地说吧,到底入不入?”
分類:方言干脆
《國語辭典》:爽性  拼音:shuǎng xìng
1.失去本性。《北史。卷四○。程骏传》:「人若乖一,则烦伪生;爽性,则冲真丧。」
2.乾脆、索性。《孽海花》第三○回:「他在窗外听得不耐烦,爽性趁此机会,直闯进去,把出去的问题直捷痛快的解决了。」
《漢語大詞典》:煞性
索性;干脆。《廿载繁华梦》第十四回:“﹝ 傅成 ﹞又忖这个情景,欲望他有怎么好处,料然难得,不如煞性向他讨回三万银子罢了。”
分類:索性干脆
《漢語大詞典》:一索
(1).一根绳索。 唐 杜牧 《云梦泽》诗:“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 楚王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张阴捕 听説,一索先把 王溜儿 扣住。”
(2).一次搜索。史记·赵世家:“ 程婴 谓 公孙杵臼 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復索之,柰何?’”
(3).一串。参见“ 一索珠 ”。
(4).原出易·说卦。后以“一索”谓初生男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皇子追封:“是时, 万妃 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参见“ 一索得男 ”。
(5).索性,干脆。 清 吴兰徵 《绛蘅秋·省亲》:“御园内都是有事体,到这里倒觉得自在清閒,一索逛完了罢!”
《漢語大詞典》:一索珠
比喻歌声宛转,犹如成串之珠。 唐 白居易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诗:“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
《國語辭典》:一索得男  拼音:yī suǒ dé nán
第一胎就生下男孩。语本《易经。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也作「一索成男」。
《國語辭典》:索性  拼音:suǒ xìng
性情耿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三五出》:「(净)贫女是乞婆,打个乞婆!(末)休要靠索性。」
《國語辭典》:索性  拼音:suó xìng
乾脆、直接了当。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九出:「既受托了蘋蘩,有甚推辞?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落得名标青史。」《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们索性吃了饭再过去罢,也省好些事。」也作「率性」。
《國語辭典》:爽口  拼音:shuǎng kǒu
清脆可口。南朝梁。何逊〈七召。肴馔〉:「既深悟于腐肠,岂自迷于爽口?」《金瓶梅》第五二回:「哥,今日这面是那位姐儿下的?又爽口,又好吃。」
《國語辭典》:简直(簡直)  拼音:jiǎn zhí
1.简洁率直。《宋史。卷三九三。彭龟年传》:「龟年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
2.几乎、实在。常用于誇大或加强其程度。《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当他做奴隶的时候,所有的想头,不过求免笞辱,简直没有做大事业的志向,岂不可叹?」
《國語辭典》:乾剥剥(乾剝剝)  拼音:gān bō bō
1.乾枯。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二折:「折倒的我来瘦恹恹身子尪羸,忧愁的我乾剥剥髭鬓斑白。」
2.乾脆。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这两个开仓的官,清耿耿不受民财,乾剥剥则要生钞,与民做主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