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调叠
七言律诗
两韵诗
《漢語大詞典》:调叠(調疊)
谓创作诗歌时谋篇布局协调平仄等。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古律诗各有音节,然皆限于字数,求之不难。惟乐府长短句,初无定数,最难调叠。”
《漢語大詞典》:七言律诗(七言律詩)
诗体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及用韵,都有一定格律。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 崔顥 《黄鹤楼》为第一。”红楼梦第三七回:“将这题目誊好,都要七言律诗,明日贴在墙上,他们看了,谁能那一个,就做那一个。”亦省作“ 七言律 ”。 元 杨载 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五言律难於七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红楼梦第四八回:“我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 老杜 的七言律。”
《漢語大詞典》:两韵诗(兩韻詩)
诗体之一种。一首诗中押平仄两韵。如 唐 章碣 《变体诗》“东南路尽 吴江 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鷺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鴟夷高兴固无边”,就是一首两韵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