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清定
(1).清平安定;使安定。后汉书·张奂传:“ 奂 遣司马 尹端 、 董卓 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餘人,三州清定。”《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彰 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北齐书·李浑传:“未明,达城下,贼徒惊散,生擒 社客 ,斩首送 洛 。海隅清定。”
(2).指对官吏进行清理考核,决定进退升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魏 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些人任官时,政府按照他们的品第,分别除授;已经入仕的人,也要三年清定一次。”
《漢語大詞典》:泰治
太平安定。 宋 朱熹 近思录卷八:“自古泰治之世,必渐至於衰替,盖由狃习安逸因循而然。”
《漢語大詞典》:积安(積安)
长久平安,积久平安。 明 李东阳 《求退录》:“方今世久承平,积安成玩,灾异迭应,边寇纵横,财匱民穷,兵疲将寡。”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 归 有军卫,沿农战,空名而已。积安二百餘年,至 隆庆 间,邑人 师尚詔 叛,乃改为郡,置兵,立参将领之。”
《漢語大詞典》:康适(康適)
(1).安适,安舒。 明 李东阳 《成国太夫人寿七十诗序》:“而太夫人动履之康适,福祉之深厚,日殷岁积,裕乎犹有待於后。”
(2).平安顺利。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久未闻消息,想一切康适为念。”
《漢語大詞典》:俗理
谓社会太平安定。 唐 戎昱 《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诗:“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俗理寧因劝,边城詎假防。”
《漢語大詞典》:平吉
太平安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商弥国:“山神暴恶,屡为灾害,祀祭后入,平吉往来,若不祈祷,风雹奋发。”
《漢語大詞典》:存安
使之保全、平安。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絶,我生育之。”
分類:保全平安
《國語辭典》:安抵  拼音:ān dǐ
安全到达。如:「我于昨日下午已安抵美国,请父母亲大人放心。」《清史稿。卷五二八。属国列传三。缅甸》:「以军佐斯赖登率之行,且谕八募守臣以兵五十人护行,于是安抵八募东北之中国腾越厅境。」
分類:平安到达
《國語辭典》:平顺(平順)  拼音:píng shùn
平稳顺畅。如:「他的求学、求职过程都相当平顺,没有遇到很大的波折。」「这辆车开起来非常平顺,我很喜欢。」
《漢語大詞典》:静晏
清平安定。 南朝 陈 徐陵 《文帝登祚尊太后诏》:“中流静晏,皇嗣归来。”
《漢語大詞典》:平裕
平安充裕。 宋 苏舜钦 《又答范资政书》:“伏审坐镇之暇,体力平裕。”
分類:平安充裕
《漢語大詞典》:平健
平安健康。 南朝 梁 沈约 《陈情书与徐勉》:“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恩是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歷数日,果平健如故。”
分類:平安健康
《漢語大詞典》:安祯(安禎)
平安吉祥。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上扶社稷,配天地以安禎;仰赞圣躬,同日月而辉焕。”
《漢語大詞典》:贞途(貞途)
平安的路途。 元 李好文 《感志赋》:“庳不随阿兮,险不期诡;贞途安行兮,不易厥止。”
分類:平安路途
《國語辭典》:竹报平安(竹報平安)  拼音:zhú bào píng ān
报平安的家书。参见「报竹平安」条。后亦常用为春联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