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9
词典
6
分类词汇
141
佛典
1
其它
1
共141,分10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寻常
中庸
等闲
平等
平平
如常
坦坦
平淡
经常
平素
常常
平凡
泛常
随常
寻尝
《國語辭典》:
寻常(尋常)
拼音:
xún cháng
1.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比喻狭小的地方。《左传。成公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民。」《国语。周语下》:「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閒。」
2.平常、普通。唐。刘禹锡〈
乌衣巷
〉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轻易。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须知吕布英豪将,怎肯寻常折半筹。」《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第二折》:「二郎部下为神帅,谁敢寻常起战争!」
分類:
寻常
平常
经常
长
普通
平时
多
长度
八尺
一丈
丈六
六尺
《國語辭典》:
中庸
拼音:
zhōng yōng
1.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2.才德平凡,指一般常人。《文选。贾谊。过秦论》:「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3.礼记篇名。相传为子思所作,阐述中庸之道。宋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4.流行语。中间很臃肿。如:「人到中年,身材也中庸起来。」
分類:
儒家
中等
平庸
政治
平常
妥协
哲学
保守
人
思想
不求上进
主张
待人
处事
不偏不倚
《國語辭典》:
等閒
拼音:
děng xián
1.平常、平凡、无足轻重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五:「看他容颜衣服,决不是等閒村落人家的。」
2.随便、不留意。唐。
白居易
〈
琵琶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閒度。」宋。
岳飞
〈
满江红。怒发冲冠
〉词:「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也作「等闲」。
3.无端。宋。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词:「等閒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4.一般。宋。
朱熹
〈
春日
〉诗:「等閒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照常。唐。
章碣
城南偶题
诗:「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閒来。」
分類:
等闲
轻易
无端
寻常
平常
随便
平白
《國語辭典》:
平等
拼音:
píng děng
1.彼此同等、相等。《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无论他是什么人,我等皆当平等相看,把他引而进之,岂宜疏而远之?」
2.县名。在河南省洛阳县西南,位于伊河之西。
分類:
平等
平常
梵文
相等
文意
意译
一般
社会
政治
佛教
教名
经济
法律
面具
有相
等地
地位
《國語辭典》:
平平
拼音:
píng píng
1.普通、没有特别之处。《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2.均等、公平。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韩二你要他怎么?都与这两个孩儿罢,分的平平儿的也。」
分類:
治理
有序
普通
均平
安详
平常
公允
娴熟
司马光
《國語辭典》:
如常
拼音:
rú cháng
1.照常、像平常一样。《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五:「离家一年,江家生意如常,却幸平安无事。」《红楼梦》第五五回:「他自己也怕成了大症,遗笑于人,便想偷空调养,恨不得一时复旧如常。」
2.平常、寻常。《水浒传》第一回:「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
分類:
如常
平常
照常
《國語辭典》:
坦坦
拼音:
tǎn tǎn
1.宽平的样子。《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淮南子。原道》:「大道坦坦,去身不远。」
2.形容平定而泰然。唐。
韩愈
曹成王碑
:「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聊斋志异。卷八。霍女》:「黄瑟踧不自安,而女殊坦坦。」
分類:
普通
平坦
安定
广阔
平常
泰然
王弼
《國語辭典》:
平淡
拼音:
píng dàn
1.平常无奇。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晋弘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晖,彪炳可玩。始变中原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天下的聪明好胜人,大概都是看了圣贤的庸行学问,觉得平淡,定要再高一层,转弄到流为怪癖。」
2.比喻人平和淡泊。如:「他为人平淡,谢绝一切交际应酬。」《晋书。卷六七。列传。郗鉴》:「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
分類:
平淡
平常
诗文
品性
曲折
浑厚
书画
画风
风格
淡泊
自然
然而
不事
雕琢
《國語辭典》:
经常(經常)
拼音:
jīng cháng
1.恒常不变。《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古之善治其国而爱养斯民者,必立经常简易之法。」《宋史。卷一八四。食货志下六》:「历世之敝,一旦以除,著为经常,弗复更制,损上益下,以休吾民。」
2.日常、平常。《后汉书。卷一六。邓寇列传。邓禹》:「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县丝发。」《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货志三》:「漕船建造修葺,其费有经常,有额外,年糜国帑数十百万。」
3.常常、时常。如:「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分類:
经常
常常
平常
常道
遵循
循常
日常
常法
常制
《國語辭典》:
平素
拼音:
píng sù
1.平时、素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只为平素心性刚直,不肯趋奉权贵。」《红楼梦》第三五回:「林黛玉自不消说,平素十顿饭只好吃五顿,众人也不著意了。」
2.往日、平昔的情事。晋。
潘岳
〈
寡妇赋
〉:「耳倾想于畴昔兮,目仿佛乎平素。」晋。陶渊明〈咏二疏〉诗:「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分類:
平素
平时
往常
平常
向来
情事
平庸
《國語辭典》:
常常
拼音:
cháng cháng
1.经常、时常。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
:「是病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红楼梦》第五七回:「我常常和你姐姐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
2.平庸。唐。孙棨《北里志。天水仙哥》:「其姿容亦常常,但蕴藉不恶,时贤雅尚之,因鼓其声价耳。」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
:「除录事参军,则县令中昏迈常常之流,可去数百人矣。」
分類:
常常
平常
时常
平庸
经常
《國語辭典》:
平凡
拼音:
píng fán
平常、不出色。宋。朱熹〈斋居感兴诗。序〉:「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居。」
分類:
平凡
平常
普通
《國語辭典》:
泛常
拼音:
fàn cháng
1.平常、寻常。《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我两人神交已久,不比泛常。」
2.时时、经常。《水浒传》第六回:「且说菜园左近,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的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靠著养身。」
分類:
普通
经常
反常
常常
平常
《國語辭典》:
随常(隨常)
拼音:
suí cháng
平常、普通。《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家是孤儿寡妇,没甚大妆奁嫁送,不过随常粗布衣裳。」《红楼梦》第四二回:「也没有什么,不过随常的东西。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家去。」
分類:
常常
平常
一般性
《漢語大詞典》:
寻尝(尋嘗)
(1).平时。
《
朱子语类
》
卷一四○:“ 道夫 言,寻尝见 鲁直 亦説好话,意谓他与 少游 诸人不同。”
(2).平常。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
:“耐冻白牡丹花,在南方亦是寻尝之物。” 清
孙枝蔚
《邢补庵苍头遁去叹息有作》
诗:“得失寻尝事,君何忧且嘆。”
分類:
平常
平时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