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淩波曲
1. 唐 乐曲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帝在东都梦一女子高髻广裳拜而言曰:‘妾 凌波池 中龙女,久护宫苑,陛下知音,乞赐一曲。’帝为作《凌波曲》奏之池上,神出波间。”
2.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四字令》《醉思凡》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漢語大詞典》:凌波曲(淩波曲)
唐 天宝 时乐曲名。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 玄宗 在东都,梦一女,容貌艷异,梳交心髻,大袖宽衣,拜於床前。上问:‘汝何人?’曰:‘妾是陛下 凌波池 中龙女,卫宫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钧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上於梦中为鼓胡琴,拾新旧之曲声,为凌波曲。龙女再拜而去。及觉,尽记之。会禁乐,自御琵琶,习而翻之,与文武臣僚,于 凌波宫 临池奏新曲,池中波涛涌起。”参阅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
淩波曲:1. 唐 乐曲名。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四:“帝在东都梦一女子高髻广裳拜而言曰:‘妾 凌波池 中龙女,久护宫苑,陛下知音,乞赐一曲。’帝为作《凌波曲》奏之池上,神出波间。”
(2).词牌名。又名《醉太平》《四字令》《醉思凡》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漢語大詞典》:八六子
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唐 杜牧 有《八六子》词。 宋 秦观 《八六子》词有“正销凝,黄鸝又啼数声”之句,故又名《感黄鹂》《词谱》以为 宋 词中当以 晁补之 《八六子·喜秋晴》为正体。
《漢語大詞典》:燕春台(燕春臺)
词牌名。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漢語大詞典》:朝中措
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有多种变体。始见 宋 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又名《照江梅》《芙蓉曲》《梅月圆》。参阅《词谱》卷七。
《國語辭典》:快活三  拼音:kuài huó sān
1.胖子。宋。张知甫〈可书〉:「邓知刚任待制,守军器监。形貌魁伟,每以横金衒众,未尝衣衫。京师谚曰:『不著凉衫,好个金棱快活三。』盖一时目肥人为快活三也。」
2.曲牌名。北曲入中吕宫,管色配小工调或尺字调。
《漢語大詞典》:鸳鸯怨曲(鴛鴦怨曲)
词牌名。即《于飞乐》。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
《漢語大詞典》:祝英台近(祝英臺近)
(1).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数与同名词调前半阙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八声甘州(八聲甘州)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 唐 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词谱》卷二五:“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乐章集亦注仙吕调, 周密 词名《甘州》, 张炎 词因 柳 词有‘对萧萧暮雨洒江天’句,更名《萧萧雨》, 白朴 词名《讌瑶池》。”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此曲牌,属仙吕宫。北曲字数、格律与词牌字句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而与北曲略同,用作过曲。
《漢語大詞典》:拾菜娘
同“拾菜孃”。词牌名。即《瑞鷓鸪》。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漢語大詞典》:瑞鹧鸪(瑞鷓鴣)
词牌名。又名《五拍》《天下乐》《舞春风》《鷓鸪词》等。双调五十六字,平韵。本为七言律诗,因 唐 人谱为歌词,遂成词调。至 宋 柳永 增添为双调六十四字及八十八字两种。 明 杨慎 词品·瑞鹧鸪:“《瑞鷓鴣》犹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须襍以虚声,乃可歌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