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青棒  拼音:qīng bàng
年龄在十六至十八岁的青年所从事的棒球运动。
《国语辞典》:未成年  拼音:wèi chéng nián
法律上订有法定成年年龄,未满此年龄即为未成年。如:「依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是指18岁以下的人。」
《漢語大詞典》:逾笄
谓女子年龄超过十五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记双烈》:“女父遴选殊苛,低昂不能就。女年亦逾笄矣,或讽女父稍贬焉。” 清 张伯行 《饬禁婚嫁丧葬华奢示》:“女至逾笄,不得出阁,内有怨女,外有旷夫,嫁妆之害大矣。”
《漢語大詞典》:齿族(齒族)
语本礼记·祭义:“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因用“齿族”表示族人相聚,以年龄大小为序。 唐 颜真卿 《庙享议》:“缘齿族之礼,广尊天之道,此实 太祖 明神烝烝之本意,亦所以化被天下率循孝悌也。”
《漢語大詞典》:户口册
亦作“户口簿”。 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柳南续笔·太湖渔户》引 清 吴友篁 《太湖渔风》:“渔家日住湖中,自无不肌粗面黑。间有生女莹白者,名曰‘白囡’,以誌其异。渔人户口册中两见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但仔细一看,却是属于别一本户口册上的。” 周立波 《盖满爹》:“ 楠木乡 的八个联组,五百来户,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脑壳就是一本活的户口册。”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第四次录音》:“ 曾蔷玖 曾拿户口簿和定期存单在银行里办过一个过户手续。”
《國語辭典》:贵庚(貴庚)  拼音:guì gēng
询问他人年龄的敬词。《儒林外史》第八回:「世兄今年贵庚多少了?」
《漢語大詞典》:儿童剧(兒童劇)
(1).犹儿戏。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三:“謔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漢語大詞典》:庚伯
旧时对同年龄的男性长辈的尊称。多用于名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 楚 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謁,呼庚兄庚弟,子姪呼庚伯,习俗然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死后欲寻三娘,而不知其处;近遇庚伯,始相指示。”
《國語辭典》:匿年  拼音:nì nián
隐瞒真实年纪。《三国志。卷一五。魏书。司马朗传》:「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分類:隐瞒年龄
《國語辭典》:及龄(及齡)  拼音:jí líng
达到规定的年龄。如:「国民义务教育及龄入学的规定为年满六岁。」
《漢語大詞典》:贱庚(賤庚)
对人谦称自己的年龄或出生的年月日。 元 王恽 《诗梦》:“又推予贱庚,曰:谁谓 中州 无人乎?”
《國語辭典》:盔头(盔頭)  拼音:kuī tou
旧剧中伶人所戴的帽子。有硬质冠帽、软质帽巾等分别。演员按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分别戴用。
《國語辭典》:老处女(老處女)  拼音:lǎo chǔ nǚ
谑称年纪老大而未出嫁的女人,多含贬义。
《漢語大詞典》:幼嫩
柔弱、稚嫩。例如:幼嫩的小脸儿。
年龄小,不成熟。例如:他还很幼嫩,不能担此重任。
《國語辭典》:育龄(育齡)  拼音:yù líng
年龄上适合生育的阶段。如:「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趋势往往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