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修龄,新昌人。至正十三年乡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4 【介绍】: 元真定人,寓扬州,字昌龄,以字行,号西坡,又号林屋洞主。硕学鸿才,不受辟举。文辞翰墨,皆绝出时辈。又工画竹石窠木。顺帝至正间为翰林编修。因避兵至平江。张士诚据平江,用为参谋。先吴亡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高邮人,字长年,号雪篷。顺帝至正末避兵嘉定,授徒养母,屡辟不就。张士诚据吴,强起授江浙行省都事。善诗文。有《雪篷行稿》、《沟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424 【介绍】: 明回回人。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时巨商,家居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明初还武昌。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有《海巢集》、《鹤年诗集》。
元诗选
鹤年,以字行,一字永庚,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为巨商,以其赀归元世祖,世为显官。父职马禄丁,官武昌县达鲁花赤,有惠政,留葬焉。鹤年年十八,值兵乱,仓卒奉母走镇江。母殁,盐酪不入口者五年。避地越江上,又徙四明,行台省交辟不就。时方氏深忌色目人,鹤年转徙逃匿,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瘗废宅中。道既通,鹤年还武昌,痛哭行求,梦其母以告,踪迹得之。齧血沁骨,棺敛以葬。晚年屏绝酒肉,庐父墓以终其身,明永乐间卒。乌斯道为作《丁孝子传》,戴叔能作《高士传》,以申屠蟠儗之。序其诗谓「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尤在于五七言近体」。澹居老人题《海巢集》亦云:「忠义慷慨,有《骚》《雅》之遗意。」鹤年家世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不忘故国。尝有句云:「行踪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亦可悲也。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而两兄之作附焉。
人物简介
丁鹤年(1335~1424)字永庚,号友鹤山人。生于元惠宗元统三年,卒于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终年九十岁。武昌籍色目人,其父职马禄丁任武凸达鲁花赤。鹤年以父名丁为姓丁。元朝末,父官武昌,遂为武昌人。元亡,避四明。方国珍据浙东,最忌色目人,他转徙逃匿。明初,还武昌,生母已前死,不知殡处,恸哭行求,得骨以葬。晚学浮屠,结庐居父墓。鹤年好学洽闻,精诗律,自以家世仕元,赋诗情词悱恻。有《丁鹤年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淳安人,字大年。洪武三年诏修《元史》,书成,受赐归,复召修《日历》。后以宋濂荐授翰林应奉,文字草制,悉称旨。寻以老疾辞还。有《怀归稿》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年,淳安人。召修元史又编集礼乐书授翰林应奉文字有怀归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六
尊生字大年,淳安人。洪武二年与修《元史》。史成,旋留礼局。《》书成,受赐归。六年,与修《日历》,以荐授翰林应奉文字。有《怀归稿》十卷、《还乡稿》十卷、《制诰》二卷。 田按:大年以洪武二年奉召至京师,与修《元史》。生成辞归,旋留礼局,集礼成,乃得归。高季迪《送徐先生归严陵序》云:「严陵徐先生大年被召至京,与修《元史》。书成上进,诏择纂修之士官之。先生以老乞还甚力,会春官议修五《》为一代之典,乃复奏留之。未几,其书又成,先生固申前请,大臣知其志,不欲强烦以事,乃命有司具礼传送以归。」据此则修史时未受官矣。六年,召修《日历》,以宋景濂荐,复与纂修。《日历》成,谢病归。景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云:「中书奉旨纂修日历,朝绅各荐所知。余疏大年名以闻,使者持书下郡国,大年欢然应命。《日历》成,廷议将锡之官,大年固辞。今当尧、舜在上,夔龙满朝,大年春秋犹未高,沈屙容有却药之时,行当杖策造朝,尽展所蕴。」又景濂《进日历序》云:「纂修官则有布衣臣徐尊生。」据此则修《日历》时未受官矣。其官翰林应奉不知果在何时,决不在修《日历》前矣。竹《诗话》引《怀归稿》中有《授翰林应奉》诗云:「布衣昨日孤寒士,翰苑今朝已授官。幼有文章淹滞久,老无筋力进趋难。随班香案晨簪笔,列坐宫门午赐餐。早晚归休宜引分,免敦白发点金銮。」以为通籍之證,诚为确凿。复云:「六年九月,诏编日历,大年复与纂修之列,固辞还山,拂帝意,出为陕西教授。未行而卒。」则大年官应奉又似在修《日历》以前,事疑不能明。竹又云:「大年自引求去,省臣留之续修庚申君史。」此则绝无之事。宋景濂《元史目录记》云:「旧所纂录之士,或仕或隐,散之四方,惟赵埙始终其事。」据此则修庚申君史者,惟埙一人重参史局,大年无缘得与于十四人之列,明矣。至《全浙诗话》于大年事迹,修史先后全不明晰,嚣嚣置辩,又不足论矣。
林龟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林龟年,福建连江资寿铺人,进士出身。洪武十七年,福建甲子乡试中举。洪武十八年,登乙丑科会试中进士,担任揭阳县丞。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松字乔年,上虞人。洪武中福建按察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沅州人,字大有。洪武中以明经任州学训导,擢御史,出知太平府。永乐中上《仪礼逸经》十八篇。官至交趾按察佥事。
方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淳安人,字仲年。永乐二年进士。授行人。从英国公南征有功,出为平原知县。为治简易,爱民如家人。官至滁州同知。致仕后授徒讲学,项文曜、洪弼皆出其门。
维基
方昶,字仲年,浙江淳安人。进士。永乐二年,其中进士三甲第二百五十名,授行人。后跟从英国公张辅征讨南交立功,升为平原知县。后改任滁州同知,死于任上。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永年,江西南城县人,进士出身。永乐二年(1404年),登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3—1441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延年,一字延之,号松坡。永乐十九年进士。正统三年与修实录。在翰林院二十年,文章之美,为中外所称。累官侍讲学士。有《松坡集》、《臞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延年,泰和人。永乐辛丑赐进士第一,累官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有松臞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鹤龄字延年,泰和人。永乐辛丑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历侍读、南侍讲学士。有《松坡》、《臞叟》二集,合为《松臞集》二十八卷。 田按:延年五言悫质有味。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大年,舒城人。永乐甲午举人累官山东布政司右参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1456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寿卿。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未几得疾卒。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词学图录
聂大年(1402-1456) 字寿卿。幼失怙,母抚育成人。天资颖悟过人,经史子集无不涉猎。书法欧、赵,皆臻其妙,以是名动缙绅间。诗俊逸而洒脱,词清俊有韵致。有《冷斋集》、《东轩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寿卿,中书舍人。同文子用荐为仁和训导升教谕景泰中徵入翰林有冷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二
大年字寿卿,临川人。宣德末用荐为仁和训导,迁常州教谕。景泰初,徵入翰林卒。有《东轩》、《冷斋》二集。 (《水东日记》:聂大年诗,三十年来作家绝唱也。袁主事衷爱其《醉后跃起口占》云:「老我不胜金谷罚,傍人应笑玉山颓。」王翰林称其「愿得明朝又风雨,免教行跌出都门」。而吾友张筱庵喜其送僧「十年湖海孤舟别,万里云霄一锡飞」,以为不能忘之。但未知大年曾以此为极致否?大年诗翰著名于时,不得预京衔。或曰大年尝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如按察司。」以此见忤达官,其然岂其然乎?晚年被徵修前史,至京而卒。予尝比之梅圣俞,宜也。 《悬笥琐探》:王文端公直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临川聂大年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哉!」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后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谗议,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家,中二联云:「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公得诗泣下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明日而大年卒,公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耶!」大年之言固为正论,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因树屋书影》:临川聂大年正统间为仁和教谕。予得其遗诗一卷,工于七律。如:「一饭未尝忘钜鹿,千金何必学屠龙」,「可怜弄玉归天上,谁遣崔徽在卷中」,「老去维摩长卧病,重来苏晋爱逃禅」,「故乡夜雨灯前梦,京国秋风病后容」,「白马祠前潮似雪,碧鸡坊外路如天」,「露井晓分浇药水,春锄香带种花泥」,「铁马渡河冰已合,金笳吹月夜无风」,「柏子香消春梦觉,梨花门掩雨声寒」,「听经白昼来山鬼,咒食清斋起钵龙」,「绿水画船春系缆,绛纱银烛夜登楼」,「荷叶雨鸣湖水冷,稻花香散野田秋」,「杖龙化去秋池涸,笙鹤归来夜月寒」,皆足以传。 《西湖游览志馀》:聂大年襟怀坦率,有清才。文章流丽,诗复俊逸,而洒翰得李北海遗意。《詹氏小辨》:大年书法赵承旨,俊爽可爱。 田按:临川甘彦初以律体见长,寿卿古诗不多见,岂挹其流风耶!《东轩集》词新调爽,竹议其平熟,非公论也。)
解延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栖霞人。正统七年进士。历官户部郎中、顺庆知府。有《物类稿》。
维基
解延年(1406年—?),字世纪,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人,军籍。进士出身。山东乡试第二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七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二名。授户部郎中,出知顺庆府。著有《物类稿》。曾祖解谷宝。祖父解仲兴。父解锵,曾任三原县学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