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返青
(1).指某些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转为绿色并恢复生长。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高原上的麦田,呈现出返青期的葱绿。”《花城》1981年第3期:“满山的麦苗儿返青了,青得发蓝。”
(2).某些作物黄熟时遇多雨天气而转青迟熟。如:谷熟不要雨,久雨要返青。
(3).枯萎的植物重生新叶。《新华文摘》1982年第4期:“大柳树枯死过几回,又返青过几回,这两年叶茂枝荣,郁郁蓊蓊。”
《漢語大詞典》:春秧
春季的稻禾等幼苗。 宋 苏轼 《秧马歌》:“春云濛濛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分類:幼苗
《国语辞典》:嫩苗  拼音:nèn miáo
初生而柔弱的幼苗。如:「嫩苗要经过细心的呵护,才能成长茁壮。」清。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枲耳》:「嫩苗及实,遇俭岁,人亦食之。」
《國語辭典》:露苗  拼音:lù miáo
岩石或矿脉出露在地表的部分。也作「露头」。
《漢語大詞典》:养苗(養苗)
(1).培育、保养禾苗。汉书·食货志上:“二千石遣令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齐民要术·耕田题解引 南朝 宋 何承天 《纂文》:“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铲柄长二赤,刃广二寸,以剗地除草。”
(2).方言。谓土地肥沃,能使幼苗茁壮成长。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五:“一块地净是黑氯土,可养苗啦!”
《國語辭典》:出苗  拼音:chū miáo
草木萌芽,幼苗露出地表。也作「露苗」。
《國語辭典》:植苗  拼音:zhí miáo
把树木的幼苗直接栽种在造林的土地上。如:「先进国家在培育公有林地时,均采用植苗方式来造林。」
《漢語大詞典》:禾草
水稻幼苗,秧苗。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江 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
《漢語大詞典》:豆秧
豆的幼苗。《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炉妇》:“只得二月中旬,觅得几株羊眼豆秧,种在屋前屋后閒空地边。”
分類:幼苗
《國語辭典》:育苗  拼音:yù miáo
在苗圃或温室里培育植物幼苗。
《國語辭典》:秧子  拼音:yāng zi
1.植物的幼苗。也称为「秧儿」。
2.鱼苗。
3.北平方言。称不知世事而受人欺骗的富家子弟。《红楼梦》第四五回:「你看那正根正苗的,忍饥挨饿的要多少!你一个奴才秧子,仔细折了福。」也称为「家秧子」。
《國語辭典》:苗圃  拼音:miáo pǔ
培植幼小植物的地方。
《國語辭典》:温床(溫床)  拼音:wēn chuáng
1.温热卧铺。形容事亲至孝。参见「温席扇枕」条。《北史。卷八四。孝行列传。序》:「至如温床、扇席,灌树、负土,苟或加人,咸为疾俗。」
2.具有加温设备和盖有玻璃或透明塑胶,用来培育幼苗的苗床。
3.比喻培养某种事、物的有利条件或环境。如:「淤塞的水沟是蚊、蝇滋生的温床。」
《漢語大詞典》:温凊
(1).冬温夏凊的省称。冬天温被使暖,夏天扇席使凉。侍奉父母之礼。 唐 皇甫冉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诗:“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穡难。” 清 王筠 《菉友臆说》:“忠孝是大德,定省温凊,奔走先后,是小德。”
(2).犹寒暖。借指生活起居。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三:“ 鉉 徐出座上, 文寳 拜竟,陞自西阶,通温凊,復降拜, 鉉 乃邀 文寳 上,立谈道旧者久之。”
(3).犹言温存体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与生交拜成礼,已而送归舘舍,洞房温凊,穷极芳腻。”
《漢語大詞典》:壮苗(壯苗)
健壮的幼苗。
分類:健壮幼苗
《國語辭典》:栽子  拼音:zāi zi
供移植用的植物幼苗。如:「这些树栽子是专家精心培育成功,准备推广栽种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选拣奇花异卉,和买花栽子,趁时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