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妙庄严王
【佛学大辞典】
(本生)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说过去无数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如来。说法华经。尔时国王名妙庄严,夫人名净德,有二子,名净藏,净眼。时妙庄严信外道婆罗门法,夫人与二子共设种种方便,以翻王心。遂诣宿王华如来所,闻法华经,共得妙益。
妙庄严王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妙庄严王本事品之略称。
妙庄严王本事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七品之名。说妙庄严王之本事来历,故名。
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一卷,宋施护译。大日如来,安住一切如来自性中,说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之诸法句。
九十四种阿僧祇依报庄严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十等法界无量回向之菩萨,说愿回向其法施所修之善根,以九十四种阿僧祇之庄严具,庄严十方佛刹云。」
香光庄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念佛,佛随逐于吾身,犹如染香气之人身有香气也。楞严经五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秘密庄严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十。如来以秘密之三业,开显众生本具之无尽功德,庄严之住心也。是即为真言一乘之住心。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那提译。佛依庄严王菩萨之请问而作方曼荼罗,说供养地藏菩萨等八大菩萨。
庄严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观无量寿经曰:「以诸恶业而自庄严。」辅行一之一曰:「一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
【佛学常见辞汇】
1。装饰的意思。2。庄美威严。
【俗语佛源】
塑造佛像,为之贴金,使其形象端庄肃穆,称为庄严。如元·陶宗仪《辍耕录·旃檀佛》:「京师旃檀佛以灵异著闻,海宇王侯、公相、士庶、妇女捐金庄严。」亦指佛菩萨像的光彩,如说「法相庄严」。用善、美之物(如七宝等)装饰国土,也称庄严。如《阿弥陀经》:「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此外,用福慧等善行净化身心,亦谓之庄严。如《大集经》卷一说四种庄严,即戒庄严、三昧庄严、智慧庄严和陀罗尼庄严。后用庄严形容自然界宏伟精妙。如宋·范成大《回黄坦》诗:「世界真庄严,造物极不俗。」或形容建筑物的端正肃穆。如《宋书·夷蛮传》谓诃罗陀国「台殿罗列,状若众山;庄严微妙,犹如天宫」。亦用庄严形容人的神态、仪表或语言等庄重而又严肃。如:老法师庄严地升座,并为四众弟子说法。又如梁启超《锡兰岛卧佛》:「为奇冷语有壮采者不难,为庄严语有风格者最难。」(李明权)
四种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三昧璎珞庄严,菩萨修禅定以离诸邪觉也。三智慧璎珞庄严,菩萨觉知圣谛以离诸颠倒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菩萨持善使不失,持恶使不生也。此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其身,故名璎珞庄严。见大集经一。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璎珞庄严)
庄严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世之三大劫中,过去之大劫,名庄严劫。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华光佛为首,毗舍浮佛为末。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见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佛学常见辞汇】
在三世的三大劫中,过去的大劫叫做庄严劫。在任何一大劫中,都有成住坏空的八十增小劫,在住劫的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华光佛最先,毗舍浮佛最后,因有千佛出世以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
庄严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
庄严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有二部:一无著造,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之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一马鸣造,罗什译之大庄严论,十五卷。
庄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之略名。
庄严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庄严王三昧之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