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班贺(班賀)
列班庆贺。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告词用上语》:“ 绍兴 十二年,太母还宫,百僚班贺。”宋史·礼志二三:“右僕射 王旦 充 玉 清昭应宫 使,有司按故事,宰相凡有吉庆,百官皆班贺。”
分類:庆贺
《漢語大詞典》:贺雨(賀雨)
(1).庆贺久旱得雨。 宋 苏轼 《次韵穆父舍人再赠之什》:“游仙梦觉月临幌,贺雨诗成云满山。”
(2).指为庆贺久旱得雨而备办的筵席。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五:“群众里有人喊:‘跟着龙王吃贺雨就是帮凶!’”
《國語辭典》:庆祝(慶祝)  拼音:qìng zhù
对可喜、值得纪念的事表庆贺祝福。如:「庆祝双十国庆」。
《漢語大詞典》:贺酒(賀酒)
表示庆贺的酒宴。 唐 李商隐 《喜雪》诗:“此时倾贺酒,相望在京华。”儒林外史第三十回:“这个喫了酒,那个又来喫,足喫了三四天的贺酒。”
分類:庆贺酒宴
《國語辭典》:年礼(年禮)  拼音:nián lǐ
年终致赠的礼物。如:「我准备给父母的年礼是健康食品。」
《漢語大詞典》:贺元(賀元)
庆贺元宵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福建·宁化民风略记》:“至于贺元张灯,饮社上冢,悬蒲竞渡,乞巧赏月……中元祀先诸俗,率同 闽 中,亦不异海内。”
《國語辭典》:挂红(掛紅)  拼音:guà hóng
1.受伤。如:「他不小心跌了一跤,挂红了。」也作「挂花」、「挂彩」。
2.店铺开张,以悬挂红幛来庆祝。
3.宴会时,赌酒胜方陪负方喝酒。
《國語辭典》:烘堂  拼音:hōng táng
庆生、迁居等吉事,亲友出钱庆贺饮宴,满堂欢乐。宋。张纲〈西江月。易老方惊岁晚〉词:「为具随宜饾饤,烘堂不用笙箫。」
《漢語大詞典》:烘堂大笑
唐 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冯相 、 和相 同在中书。一日, 和 问 冯 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 冯 举左足示 和 曰:‘九百。’ 和 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责久之。 冯 徐举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
《漢語大詞典》:避生
谓某人在生日当天避而外出,以躲避亲友的庆贺。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雅浪·安给事生辰》:“ 安 给事 磐 , 蜀 人,初度避生,同僚尾至所在。” 清 张岱 《快园道古·戏谑》:“ 安 给事 磐 , 四川 人,初度避生,同僚寻至避所。”
《漢語大詞典》:同贺(同賀)
共同庆贺。后集体祝人结婚、寿辰等,多于礼品或礼单上写“某某同贺”。 唐 王建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翰林同贺文章出,惊动茫茫下界人。”
《漢語大詞典》:宣答
群臣奉表庆贺或朝见皇帝,皇帝使近臣答以制词,称为“宣答”。宋史·礼志二四:“东上閤门官进诣楼前承旨,就班首宣曰有制,赞者曰拜,在位官皆再拜,宣答,其词学士院随事撰述。”辽史·礼志四:“引班舍人赞各祗候毕,引右上,准备宣问……宣答云:卿等久居乡邑,来奉乘舆。时属霜寒--或云炎蒸,谅多劳止。卿各平安好。”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宣答》:“按宣答者,羣臣奉表庆贺而礼官宣制以答之也。先期词臣撰词以授礼官,礼官习之,至日宣示,以见君臣同庆之意。盖虽繁文,而义则美矣。今制亦用之,而词皆两句,尤为古雅。”
《漢語大詞典》:喜贺(喜賀)
欣喜庆贺。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娶妇:“﹝交盃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於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
《漢語大詞典》:祝庆(祝慶)
庆祝,庆贺。诗·鲁颂·閟宫“ 鲁侯 燕喜,令妻寿母” 汉 郑玄 笺:“ 喜公 燕饮於内寝,则善其妻寿其母,谓为之祝庆也。”
分類:庆祝庆贺
《國語辭典》:拜春  拼音:bài chūn
中国习俗立春日称为「春朝」,此日不论家家户户,彼此相互庆贺,称为「拜春」。清。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
《漢語大詞典》:参贺(參賀)
参拜庆贺。旧唐书·穆宗纪:“其日,百僚、命妇宜於 光顺门 进名参贺。”宋史·职官志二:“皇太子正席,讲读官迭起如 延英 仪,讲罢復位。节朔不受宫僚参贺。”《水浒传》第六回:“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参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攧那厮下粪窖去,只是小耍他。”
分類:参拜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