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邑庐宿市(邑庐宿市)
礼记司空:执度量地远近,兴事任力。注:事谓筑邑庐宿市也。
分类:偶字
《分类字锦》:周庐肃然(周庐肃然)
白居易授李演左卫上将军制:洎出分戎律,入拱宸居,内外周旋,不懈于位。交戟之下,周庐肃然。
分类:将领
《分类字锦》:中田有庐(中田有庐)
诗:中田有庐。郑笺: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其田事。
分类:庵庐
《分类字锦》:驯翔庐侧(驯翔庐侧)
梁书孝行传:刘霁,平原人也。母明氏寝疾,霁年已五十,衣不解带者七旬,诵观世音经,数至万遍。夜因感梦,见一僧谓曰:夫人算尽,君精诚笃至,当相为申延。后六十馀日乃亡。霁庐于墓,哀恸过礼,常有双白鹤驯翔庐侧。
分类:
《分类字锦》:野庐埽路(野庐埽路)
潘岳 藉田赋 于是乃使甸师,清畿野庐埽路。
分类:藉田
《分类字锦》:星散周庐(星散周庐)
虞集 送袁伯长扈从上京诗 日色苍凉映赭袍,时巡母乃圣躬劳。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櫜。
分类:巡幸
《分类字锦》:挟干阖庐(挟干阖庐)
榖梁传子胥父诛于楚也挟弓扶矢而干阖庐阖庐曰大之甚勇之甚
分类:弓弩
《国语辞典》:茅庐三顾(茅庐三顾)  拼音:máo lú sān gù
比喻敬贤礼士,诚意邀请。参见「三顾茅庐」条。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分类:诚意邀请
《国语辞典》:人境庐诗草(人境庐诗草)  拼音:rén jìng lú shī cǎo
书名。清黄遵宪所著诗集,十一卷。诗中意境新颖,风格亦多独辟,为新文学运动之先声。
《国语辞典》:螾庐曲谈(螾庐曲谈)  拼音:yǐn lú qǔ tán
书名。民国王季烈著,四卷。内容分为论度曲、论作曲、论谱曲及馀论,分论作曲要旨、宫调及曲牌等,最后并论及传奇的源流、词曲掌故及传奇作者的事迹考證。
《韵府拾遗 鱼韵》:邹庐(邹庐)
汉书地理志胶东国县邹庐
《国语辞典》:朱柏庐(朱柏庐)  拼音:zhū bó lú
人名。(西元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江苏昆山人。入清后隐居不仕,其学笃守程朱,知行并进,所著之治家格言,尤为脍炙人口,卒后门人私谥为孝定先生。
《漢語大詞典》:割乳庐墓(割乳廬墓)
谓丢下乳儿在亡亲墓旁筑庐守孝。古代认为是至孝的行为。新唐书·列女传·李孝女妙法:“ 李孝女 者,名 妙法 , 瀛州 博野 人。 安禄山 乱,被劫徙它州。闻父亡,欲间道奔丧,一子不忍去,割一乳留以行。既至,父已葬,号踊请开父墓以视,宗族不许。復持刀刺心,乃为开。见棺,舌去尘,髮治拭之。结庐墓左。”新五代史·杂传·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國語辭典》: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  拼音:bù shì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无法认识庐山的全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常用此语来比喻人因陷于事物环境中,以致只见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如:「在这紫禁城中,东逛西逛,也只能欣赏一隅,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对刻意遮掩的事物难窥究竟。如:「到底谁是天字第一号?不识庐山真面目。」
《骈字类编》:菜庐(菜庐)
嵇康 答二郭诗 乐道托菜庐,雅志无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