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1,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下一页
邓缵先(字 芑洲 号 毳庐居士 )
陆懋勋(字 勉侪 号 潜庐 )
陈朝龙(字 子潜 号 卧庐 )
陈述猷(字 乃勋 号 述庐主人 )
陈毅(字 诒重、武仲 号 郇庐 道亨 )
冯善徵(字 子久 号 达庐 )
王季烈(字 晋余 号 君九、螾庐 )
钱振锽(字 梦鲸 号 谪星、名山、藏之、海上羞客、星影庐主人、庸人 )
张超南( 海楼 字 蟹庐 )
许宝蘅(字 季湘 号 巢云、夬庐、耋斋 )
刘景晨(字 贞晦 号 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 )
胡雪抱( 元轸 字 孟舆 号 穆庐、雪抱 )
柳亚子(名 慰高 弃疾 字 安如、亚庐、亚子、人权、稼轩 )
谢国文(字 星楼 号 省庐、醒庐、醒如、稻门老汉、旭斋主人、彧斋、蕉园 )
其它辞典(续上)
何振岱(字 梅生 号 心与、觉庐、悦明、梅叟、南华老人 )邓缵先(字 芑洲 号 毳庐居士 )
陆懋勋(字 勉侪 号 潜庐 )
陈朝龙(字 子潜 号 卧庐 )
陈述猷(字 乃勋 号 述庐主人 )
陈毅(字 诒重、武仲 号 郇庐 道亨 )
冯善徵(字 子久 号 达庐 )
王季烈(字 晋余 号 君九、螾庐 )
钱振锽(字 梦鲸 号 谪星、名山、藏之、海上羞客、星影庐主人、庸人 )
张超南( 海楼 字 蟹庐 )
许宝蘅(字 季湘 号 巢云、夬庐、耋斋 )
刘景晨(字 贞晦 号 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 )
胡雪抱( 元轸 字 孟舆 号 穆庐、雪抱 )
柳亚子(名 慰高 弃疾 字 安如、亚庐、亚子、人权、稼轩 )
谢国文(字 星楼 号 省庐、醒庐、醒如、稻门老汉、旭斋主人、彧斋、蕉园 )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何振岱(1867-1953) 字梅生,梅叟,号南华老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陈兼与《读词枝语》:"所作皆得静与深二字,词尤冷峭孤微,素不轻示人。"门下学词女弟子甚多,如刘蘅、薛念娟、张苏铮、叶可羲、王德愔及其女何曦等,皆以词名。有《觉庐诗集》、《我春室词》。何振岱集
1867-1952.2,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我春室集
先师南华老人殁之三年,门弟子辑所著《我春室集》,曰赋、曰论说、曰序跋、曰启、曰书、曰赠序、曰传记、曰铭箴、曰碑志、曰赞颂、曰哀祭、曰诗、曰词,凡十有六类,为篇七百八十有奇,分四卷。同人等欲付手民,以费绌请于先师长公子惇畴,缮印粗本藏之。此外尚有易学聚明、诗话、词话、笔记等若干种,俟剞劂有资,续成大集。夫士有一集初成,千秋自命,不能信于友生而求信于天下后世,难哉!先师准经衡史,氾滥诸子,所作文章不喜酬人,但供适己吟赏。所寄虽一花一木,一山一水,莫不幽其思而洁其旨。中岁公车报罢,即绝意仕进,游大江南北暨燕都数十年,所至贤士大夫皆慕与之交,得其零篇断简,珍若拱璧,集虽未行,而名震海内矣。嗟夫!世之智勇功名之士,一时藉甚,末路失节,或罹祸者匪鲜,视先师无位而尊、不禄而泰有间矣。身死与草木同腐,视先师一集藏山、奇光照世又有间矣。先师既倦游,家居大光里,南为瓯香馆,西为香草斋,皆昔贤读书旧址。先师尝云「择邻尚友」,意在斯乎?年虽迈,犹日手一卷,危坐丹黄,而乞书问字,户外屦满。其教人,先伦常而后文艺;其论文,主根柢而重性情。先师与先君子为中表行,以故恪于同门中事先师最久,年又最长。校勘既竣,同人命述梗概,不敢辞。援笔书此,敢谓能知先师哉?乙未立春,受业表侄林心恪谨识。(录入:顾青翎)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邓缵先,字芑洲,自号毳庐居士。广东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人,1880年入经馆,师从名宿蓝湘眉夫子。博学经史,15岁中秀才,1914年任首届紫金县议会议长。9月,应内务部第三届县知事试验,取列乙等,受北京中央政府派遣分赴新疆,不远万里来到新疆戍边安民。1933年因暴乱,在巴楚县以身殉国。著有《叶城县志》、《乌苏县志》、《叶迪纪程》、《毳庐诗草》和《毳庐续吟》。
人物简介
维基
陆懋勋(1869年—?),字勉侪,号潜庐,杭州府仁和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六年(年)任求是书院总理。光绪二十九年(年)改任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二年(年)任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中华民国成立后,担任江苏审判厅厅长 。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朝龙(1869~1903),字子潜,号卧庐。世居竹堑(今新竹市),清光绪七年(1881)邑庠生。少以工诗闻名,号其居为「十癖斋」。光绪五至六年(1879~1880)掌教东城义塾。后又设馆于北门静修书斋。光绪十二年(1886)加入「竹梅吟社」,参与竹堑地区的文学活动,与林薇臣、刘维圭、蔡启运经常诗酒往来。光绪二十年(1894),应邑令叶曼卿之聘,参与纂修《新竹采访册》,并主讲明志学院。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割台之故,避乱西渡厦门,曾应安溪县令刘威之聘担任幕客。光绪二十九年(1903)卒于福州。著有《十癖斋诗文集》〖参考黄美娥〈北台之冠—清代竹堑地区的文人及其文学活动〉,《台湾史研究》第五期一号。〗。(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乃勋,号述庐主人,原籍长沙县,出自江州义门陈氏。为将门之后。其父陈麟书为湘军将领。历任江苏山阳县知县、江宁县知事、两淮盐运使署。民国时任江苏常熟县厘金局长,后在江苏第三专税局局长任上退职,家于金陵。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金陵沦陷。陈述猷携眷避难,流离颠沛,辗转回湘。1940年庚辰五月十八日逝世,寿七十。即安葬于硖石村万宜组梦冲山嘴。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陈毅,字诒重,号郇庐,湘乡人。光绪甲辰进士,历官邮传部参议。有《郇庐诗文集》。维基
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后来又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庆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相、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此时又恰逢刚出生的儿子去世,其长妾也悲伤去世,不久陈毅也去世。陈毅生前曾经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维基
冯善徵,字子久,号达庐。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登癸卯科经济特科二甲第一名进士,授四川云阳县知县。著有《达庐诗录》、《云阳县乡土志》。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3.9.7-1952.3.1,江苏省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字晋余,号君九,又号螾庐。清光绪甲辰(1904年)科进士,官学部郎中。业余昆曲家,民国初年在天津入审音社。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钱振锽(1875-1944) 字梦鲸,号谪星、名山、藏之、海上羞客,别署星影庐主人、藏之、庸人。江苏武进人。十六中秀才,十九中举人,二十九为进士。曾授刑部主事,后因服父丁忧,而不求仕进。擅书,曾为谢稚柳师。有《谪星诗文集》、《名山九集》、《名山文约》、《名山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超南(1876年—1955年),原名海楼,字蟹庐,福建永定县人,清末民初官员,灯谜界知名人士。张超南9岁时,经其父的幕僚指引,参加了县试、府试、院试,中秀才。后来,他随父亲迁居湖南辰州。1891年,他17岁时参加了光绪辛卯科乡试,中举人。1892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中贡士,又经刘可毅试中二甲进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此后,他历任湖南新宁县、湘潭县、善化县、衡山县等县知县。不久,他升任大理院推事,特用四川道加布政使衔。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历任湖南省省长、肃政厅肃政史、平政院评事、大总统府顾问、参议院议员等职。退休后,他住在北京,和弟弟张起南发起组织灯谜社。晚年,他随儿子住在上海,挂名《永定县志》总纂,1942年他在上海为《永定县志》撰写了总序言。1955年,张超南逝世。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许宝蘅(1875-1961) 字季湘,号巢云,又号夬庐、耋斋。浙江仁和人。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军机章京。民国时先后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被周恩来总理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有《说文形系》、《掌故丛编》、《巢云簃随笔》、《巢云簃楹帖》、《巢云簃诗稿》、《巢云簃词稿》、《咏篱仙馆别集》等。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许宝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绪壬寅举人。清末曾任学部主事,军机章京。民国时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铨叙局局长、内务部考绩司长、代理内务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等职。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后任辽宁省政府秘书长、黑龙江省府顾问。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学。解放后,为中央文史馆研究馆馆员。巢云簃词稿
1876-1961,杭州人,字季湘,清末举人。曾任军机处章京。入民国,历任北京政府国务院秘书,内务部司长、次长,图书馆副馆长,辽宁省政府秘书长等职。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被周恩来总理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我国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81-1960.8,字贞晦,号冠三、潜庐、梅隐、梅屋先生等。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早年就读京师学堂,曾执教于温州府学堂(温州中学)。民国初年,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候补议员。1923年拒曹锟贿选,毅然偕同沈钧儒、陈叔通等南下。在上海结交刘放园、李佩秋、陈石遗、徐悲鸿、张红薇、郑曼青诸诗画名家。解放后为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被公认为现代“浙江知名的耆宿”。善诗文书画金石,绘画尤长梅花。有西泠印社影印发行《贞晦印存》、《贞晦题画绝句》传世。另著有《题画梅百绝》、《古遗爱传抄》、《贞晦诗集》等。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胡雪抱(1882—1926),名元轸,字孟舆,号穆庐,又号雪抱,都昌人。师从同光体闽派著名诗人沈瑜庆。光绪间优贡,往京师考进士未中,授广东盐经历不就。民国初年寓居南昌,与王浩、汪辟疆等江西先贤交往密切。一度应胡思敬之约参加刊刻《豫章丛书》,后往景德镇珠山书馆教读。先后著有《昭琴馆诗文小录》五卷(明治四十二年日本东京木活版本)、《昭琴馆诗存》四卷(民国九年木刻本)。今合编为《昭琴馆诗文集笺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其诗渊郁幽奥、古健沉雄,或情致绵邈,奇丽遒逸。刘严吾以为如“海波谲诡,万怪宾士,怒风裂幕,胡马悲鸣”。马祖熙先生以为“气骨高奇,精微郁勃。”人物简介
江西都昌苏山人。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柳亚子(1887-1958) 原名慰高,号安如,改字人权,号亚庐、亚子,再改名弃疾,字稼轩,苏州吴江人。早岁在乡从陈去病、金天羽游。创办并主持南社。民国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有《磨剑室诗词集》和《磨剑室文录》。人物简介
柳亚子(一八八七—一九五八),初名慰高,更名弃疾,字安如,改字亚庐、亚子,吴江人。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南社社员。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工旧体诗,尤长七言。有《柳亚子诗词选》等。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国文(1887~1938)字星楼,号省庐、醒庐、醒如,又号稻门老汉、旭斋主人、彧斋、蕉园。笔名柳裳君、谢耶华、赤崁畅仙、空庵、小阮、江户野灰、新羿、小畅仙。台湾台南人。少有诗名,为邑庠生谢友我之长子。明治三十九年(1906)与其叔父谢维岩及台南文人赵云石、陈瘦云等共同创设「南社」。大正四年(1915)赴日本东京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部。大正十年(1921)参与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著有〈台湾议会设置请愿歌〉。大正十二年(1923)撰写白话小说〈犬羊祸〉讽刺台湾的御用士绅,刊载于《台湾》杂志,颇受瞩目。昭和七年(1932)任《台湾新民报》学艺部客员,为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的有力人士。曾多次前往中国,遍游名山大川。昭和十三年(1938)病卒。 谢氏雅好文艺,多诗古文辞之作,尤擅于灯谜。台南诗人王开运谓其诗文不拘一格,每匠心独运,出语惊人;往往于酒酣耳热时,发为悲歌慷慨之论;而莳花煮茗时,则喜作冷眼傍观语。近人王国璠曾总论其诗风曰:「细窥所作,典而不佻,婉而善讽,深得温柔敦厚之旨。晚年趋于雄迈,凌轹今古,颇有高青丘、李空同风格。」生平作品经其哲嗣谢汝川蒐集,共得诗约三百首、灯谜数百条、文五篇。共分诗钞、吟馀、唱和、文稿、灯谜等五集,前冠诸家序、题词,后附谢友我亲友唱和集,总为《省庐遗稿》,于民国四十三年(1954)排印出版。(施懿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