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
词典
1
分类词汇
15
分类词汇
诺唯
正是
得得
俞允
一唯
诺诺
唯阿
者者
喏喏
咄诺
一呼百诺
得不的一声
一呼再诺
软磨儿
软磨
《漢語大詞典》:
诺唯(諾唯)
应诺。 宋
苏轼
《戏子由》
诗:“道逢 阳虎 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清
朱琦
《感事》
诗:“机幄时咨对,震慑但诺唯。”
分類:
应诺
《國語辭典》:
正是
拼音:
zhèng shì
1.恰是。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红楼梦》第六七回:「那时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
2.小说杂剧,在一回或一出结束诗词前所用的套语。元。白朴《梧桐雨。楔子》:「正是:画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好惊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分類:
正是
确实是
应诺
就是
确实
实是
戏曲
客观
存在
套语
同意
真实性
人意
意见
肯定
加重
引出
语气
熟语
《國語辭典》:
得得
拼音:
dé dé
1.特地、专程。唐。
贯休
陈情献蜀皇帝
诗:「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
2.形容行走的样子。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
词:「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3.拟声词。形容走路的声音或马蹄声等。如:「他骑著马,得得的跑了过来。」
分類:
象声词
应诺
任情
的确
恰好
频频
自得
确实
特地
频仍
容马
词组
马蹄
好好
蹄声
后缀
《國語辭典》:
俞允
拼音:
yú yǔn
允许、允可。《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分類:
应诺
允诺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一唯
(1).语出
《论语·里仁》
:“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 曰:‘唯。’”后因以“一唯”谓应诺迅速,全无疑问。
《
朱子语类
》
卷四一:“ 颜子 问目,却是初学时; 曾子 一唯,年老成熟时也。” 明
李贽
《寄焦弱侯书》
:“观自言 回 死则亡,未闻有好学者,则 参 虽一唯,亦不得谓之好学矣。”
(2).谓完全听从。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内阁三·相公投刺司礼
》
:“ 冯保 势虽张,然一唯 江陵 指麾。”
《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何消如此多疑!使得,使得。一唯尊命,只求快些。”
分類:
听从
应诺
迅速
无疑
疑问
《國語辭典》:
诺诺(諾諾)
拼音:
nuò nuò
连声答应的声音。表示顺从。《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分類:
连声
声应
应诺
顺从
违逆
《漢語大詞典》:
唯阿
(1).
《
老子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阿皆应诺声。后因以“唯阿”喻差别极小。
《
宋书·蔡兴宗传
》
:“率卫相去,唯阿之间。” 唐
刘禹锡
《〈送鸿举师游江西〉诗引》
:“视予之仕,昔与今乃唯阿之差耳。”
(2).形容卑恭顺从。 明
唐顺之
《莆田林氏先墓表》
:“嚘咿唯阿,苞苴承迎之行,可以无谴訶憎疾於人。” 李大钊
《真理之权威》
:“吾为爱真理之故,而不敢有所附和唯阿,以趋承此社会。”
分類:
卑恭
恭顺
顺从
应诺
极小
《漢語大詞典》:
者者
应诺声。犹诺诺。 清
尤侗
《北狩》
诗:“送君还归,羣呼者者。” 清
黄遵宪
《纪事》
诗:“有时应者者,有时呼咄咄。”
分類:
应诺
《國語辭典》:
喏喏
拼音:
nuò nuò
答应声。《三国演义》第二回:「督邮大喝曰:『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目今朝廷降诏,正要沙汰这等滥官污吏!』玄德喏喏连声而退。」《西游记》第八回:「怪物闻言,连声喏喏;收了宝杖,让木叉揪了去,见观音纳头下拜。」
分類:
应诺
顺从
敬慎
《漢語大詞典》:
咄诺(咄諾)
谓呼唤应诺。 唐
司空图
《休休亭》
:“咄诺,休休莫莫,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常用以形容事情轻易,只须张口一唤。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
:“ 刘义叟 为予言,
《
晋书
》
言‘咄嗟而办’,非是,宜言‘咄喏而办’。”
《
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
》
:“则见女娘教安排酒来……顷刻之间,咄喏而办。” 明
田汝成
《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
:“适造一殿,无瓦而值雨……一吏白于官长曰:‘多差兵士,以钱鏹分俵关厢铺席,赁借楼屋腰簷瓦若干,候旬月新瓦到,照数赔还。’府司从之,殿瓦咄诺而办。”
分類:
谓呼
呼唤
应诺
轻易
只须
张口
《國語辭典》:
一呼百诺(一呼百諾)
拼音:
yī hū bǎi nuò
一人呼唤,百人应和。形容权势显赫,随从盛多。《孤本元明杂剧。南牢记。第一折》:「厅上一呼百诺应,白金横带锦袍宽。」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出:「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著生杀之权。」
分類:
一声
声呼
呼唤
百人
应诺
权势
显赫
侍从
从众
众多
《国语辞典》:
得不的一声(得不的一声)
拼音:
dé bù de yī shēng
巴不得的应诺。形容心中非常盼望、迫切的立刻回应对方。《
红楼梦
》第七一回:「周瑞家的听了,得不的一声,──素日因与这几个人不睦,──出来了便命一个小厮到林之孝家传凤姐的话。」《歧路灯》第三六回:「人有脸树有皮,前日赶出来,磕头乱央不肯收下,今日得不的一声儿,又回去了。」
分类:
巴不得
应诺
心中
中非
盼望
迫切
立刻
回应
应对
《国语辞典》:
一呼再诺(一呼再诺)
拼音:
yī hū zài nuò
在上者一呼喊,在下者则连声应诺。形容恭敬顺从。《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分类:
一呼
呼喊
在下
下者
连声
声应
应诺
恭敬
敬顺
顺从
《国语辞典》:
软磨儿(软磨儿)
拼音:
ruǎn mó ér
用柔善的态度纠缠人,使应诺自己的请求。如:「他不答应,你就使软磨儿,他也没奈何。」
分类:
态度
纠缠
应诺
自己
请求
《漢語大詞典》:
软磨(軟磨)
谓以柔和的态度纠缠人,使其应诺自己的要求。
《小说选刊》
1981年第12期:“国家城建局几次下文调他进京,都被 秦越 软磨硬泡顶了回去。”
分類:
柔和
态度
纠缠
应诺
自己
要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