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八
应选,字太鹿,湖州人。博学洽闻,治春秋得麻黄之传,执经者户屦常满。万天间,馆于平湖冯氏,因家焉。后以明经秉铎山阴。子季方、之高、之元,文名赫然,学者称春秋三鲍。
江应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江应选(1501年—?),字尚宾,浙江衢州府常山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六十七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八名进士。官南陵县知县。
王应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应选(1539年—?),字俊卿,号午山,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探花及第。王应选曾与郑光弼、钱仲选、陈应式共师从颜鲸。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第六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二名,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万历四年(1576年)六月,参与重修《大明会典》。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众甫,号明斋。万历十一年进士。官至卢龙兵备副使。工诗文,有《方众甫集》、《汝州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众甫,华亭人。万历癸未进士,历官福建提学佥事有集
维基
方应选(1546年—1598年),字众甫,号明斋,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灶籍。应天府乡试第二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十三名,登二甲第二十名进士。选授冀州知州,十四年丁母王夫人忧,十七年起补汝州,二十年擢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二十二年奉命典福建乡试,二十三年转武选司郎中,甫一月,特简擢山东按察司永平兵备副使,本年冬改福建提学副使,二十五年秋以病请告,次年春准告归,不久卒,年五十四。
《國語辭典》:应选(應選)  拼音:yīng xuǎn
应该选出的。如:「此次议员选举,本区应选名额为二名。」
《分类字锦》:窃户应选(窃户应选)
宋史选举志诸州士不还乡里而窃户他州以应选者严其法
分类:考试
《國語辭典》:膺选(膺選)  拼音:yīng xuǎn
当选。《晋书。卷三二。后妃传下。穆章何皇后传》:「穆章何皇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父准,见外戚传。以名家膺选。」
分類:应选当选
《國語辭典》:谒选(謁選)  拼音:yè xuǎn
官吏赴部应选。《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谒选》:「昔江宁某都门谒选,先子贻之书曰:『官中还债,莫若任前省钱,时称为格论。』」《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不一日,莫稽谒选,得授无为军司户。」
《国语辞典》:复选(复选)  拼音:fù xuǎn
1.多重选择。如:「这份问卷可以复选。」
2.由公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选出应选人员,这种制度称为「复选」。
《國語辭典》:接脚(接腳)  拼音:jiē jiǎo
1.紧跟著、紧接著。《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道罢起身,众人接脚随去,议了一百两财礼。」
2.入赘的后夫。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老汉自到蔡婆婆家来,本望做个接脚,却被他媳妇坚执不从。」也作「接脚夫」。
3.指电子元件末端外露之连接端,用以连接其他元件或电路板。
《漢語大詞典》:接脚夫
亦称“ 接脚壻 ”。 旧指夫死后妇女在家再招之夫。 宋 袁采 袁氏世范·收养义子当绝争端:“娶妻而有前夫之子,接脚夫而有前妻之子,欲抚养不欲抚养,大不可不早定。”《朱子语录》卷一○六:“昔为 浙东 仓时, 绍兴 有继母,与夫之表弟通,遂为接脚夫。”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林乔》:“﹝ 林乔 ﹞旋登 徐元杰 之门……既而 元杰 家为伐柯一村豪家,为接脚壻。”亦省称“ 接脚 ”。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夫既葬,村人不知礼教,欲纳一人为夫,俚语谓之接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老汉自到 蔡婆婆 家来,本望做个接脚。”
分類:妇女在家
《漢語大詞典》:东选(東選)
唐 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 长安 。 太宗 贞观 元年,因岁旱谷贵,命 潼关 以东应选者集于 洛阳 ,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國語辭典》:保结(保結)  拼音:bǎo jié
为保證他人身分或行为所立的文书。《清会典。卷八四。处分例。官员文结》:「若督抚地方官,将假冒顶替者,不行查出,即出保结。」《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这邓质夫的父亲是王玉辉同案进学,邓质夫进学又是王玉辉做保结,故此称是老伯。」
《国语辞典》:中选区(中选区)  拼音:zhōng xuǎn qū
选举时,依据选区的应选名额及规模大小,划分出介于大选区和小选区之间的中选区,应选名额为三~五名。
《国语辞典》:小选区(小选区)  拼音:xiǎo xuǎn qū
选举时应选名额为一名的选区。也称为「单一选区」。
《漢語大詞典》:等额选举(等額選舉)
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一种选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