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7,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廉泉
廉察
不廉
廉能
廉让
廉访
廉退
伤廉
廉介
廉谨
廉使
小廉
洁廉
察廉
养廉
《国语辞典》:廉泉  拼音:lián quán
1.涌泉:(1)位于江西省赣县东南。相传南朝宋元嘉时,一夕霹雳,泉忽涌出,时郡守以廉洁著称,故称「廉泉」。(2)位于广东省东莞县南黄岭下,宋绍兴年间邑宰筑亭聚砖修井,称为「廉泉」。
2.河川名。源出陕西省南郑县南巴岭山,北流经廉水镇入于汉水。
《漢語大詞典》:廉察
(1).考察,视察。廉,通“ 覝 ”。后汉书·第五种传:“ 永寿 中,以司徒掾清詔使 冀州 ,廉察灾害。” 唐 赵璘 因话录·角:“ 姚 僕射 南仲 廉察 陕 郊。”宋史·选举志六:“二年,遣使廉察诸道长吏,得八人涖事公正、惠爱及民,皆降璽书奬諭。”明史·陈遇传:“奉命至 浙江 ,廉察民隐。”
(2). 唐 以来对观察使或职权与之相当的官员的简称。廉,通“ 覝 ”。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卿来从 江 表,见彼中甿庶来否?廉察,郡守字人求瘼之道如何?”
(3).廉洁明察。宋史·选举志四:“请詔监司、郡守,条上剧邑,遴选清平廉察之人为之。”
《漢語大詞典》:不廉
(1).不断裂。周礼·考工记·轮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旁不肿,谓之用火之善。” 郑玄 注:“廉,絶也。”
(2).不考察。管子·正世:“过在下,人君不廉而变,则暴人不胜,邪乱不止。”
(3).不廉洁,贪得。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史举 ﹞以苟贱不廉闻於世, 甘茂 事之顺焉。”
《國語辭典》:廉能  拼音:lián néng
清廉有才能。如:「他是一位公正廉能的好官,深受人民爱戴。」《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二苏劲烈,羊、贾廉能。」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國語辭典》:廉让(廉讓)  拼音:lián ràng
廉价出让。如:「吉屋廉让」。
《漢語大詞典》:廉泉让水(廉泉讓水)
二水名。兼喻风俗醇美的地方。 廉泉 ,又名 廉水 ,源出 陕西 南郑县 ,流入 汉水 ; 让水 ,又名 逊水 ,在 陕西 褒城县 (今 勉县 )。南史·胡谐之传:“﹝ 范柏年 ﹞见 宋 明帝 ,帝言次及 广州 贪泉 ,因问 柏年 :‘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 梁州 唯有 文川 、 武乡 、 廉泉 、 让水 。’又问:‘卿宅在何处?’曰:‘臣所居 廉 让 之间。’帝嗟其善答。”
《國語辭典》:廉访(廉訪)  拼音:lián fǎng
1.察探、访查。《宋史。卷三九五。列传。李大性》:「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至彼知会。」
2.宋代廉访使者、元代肃政廉访使及明、清按察使的通称。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自家王庆,在这赵廉访老相公府内做著个堂候官。」《宦海》第八回:「陆廉访听了,袁太守竟教训起他来,气得七孔生烟,双眉倒竖。」
《漢語大詞典》:廉退
犹廉让。谦让。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序》:“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閭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北史·高允传:“是时贵臣之门,并罗列显官,而 允 子弟,皆无官爵,其廉退若此。” 宋 苏轼 《送周正孺知东川》诗:“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分類:谦让
《漢語大詞典》:伤廉(傷廉)
损害廉洁。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文选·陆机〈文赋〉:“苟伤廉而衍义,亦虽爱而必捐。” 李善 注:“言他人言,我虽爱之,必须去之也。 王逸 《楚辞注》曰:‘不受曰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 平中丞 説:‘这样寿礼,清而不俗,就收了他也是不伤廉的。’”
分類:损害廉洁
《漢語大詞典》:廉介
清廉耿介。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故人多爱之而不敬也”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 輅 ﹞常谓:‘忠孝信义,人之根本,不可不厚;廉介细直,士之浮饰,不足为务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质 性本卞急,好面折人过,然以廉介自居,未尝营生事,四方馈献皆不纳。”明史·马谨传:“ 谨 性廉介, 杨士奇 尝称为‘冰霜铁石’。”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 墨翟 之仁, 庄周 之高, 陈仲子 之廉介,自 汉 以后,可復得乎?”
分類:清廉耿介
《漢語大詞典》:廉谨(廉謹)
廉洁谨慎。史记·张丞相列传:“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 宋 洪迈 夷坚志·祖寺丞:“﹝ 祖翱 ﹞处身廉谨,以法律为己任。”明史·奸臣传·温体仁:“ 体仁 辅政数年,念朝士多与为怨,不敢恣肆,用廉谨自结於上,苞苴不入门。”
《國語辭典》:廉使  拼音:lián shǐ
1.古代观察使、按察使的通称。唐。元稹《莺莺传》:「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宰相机。」
2.清廉的使臣。唐。刘长卿 送李挚赴延陵令诗:「明君加印绶,廉使托茕嫠。」唐。司空图 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护军刘重羔党类豪侈,傲视廉使,橐奸黩货,得以自专。」
《漢語大詞典》:小廉
小事上的廉洁。因非大德,故曰小廉。 汉 贾谊 《新书·益壤》:“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于乡党邑里。”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无朋则无党,而饰曲谨为学术,假小廉为操守。”
《漢語大詞典》:洁廉(潔廉)
清白廉洁。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性洁廉,而沓贪有才者皆进之。” 宋 叶适 《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属州缘 绍熙 登极,科进奉千餘,公亟奏黜,而荐其名士洁廉者十数。”
分類:清白廉洁
《漢語大詞典》:察廉
犹举廉。 汉 朝选用官吏的一种方法,由郡国荐举廉洁之士,经过考察,任以官职。汉书·王嘉传:“光禄勋 于永 除为掾,察廉为 南陵 丞,復察廉为 长陵 尉。” 清 唐孙华 《伏闻上从学士臣揆叙俯询感恩自愧恭赋》之四:“察廉恪守 周 官法,持节叨乘 汉 使车。”
《國語辭典》:养廉(養廉)  拼音:yǎng lián
培养廉洁的心。《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志十二》:「诸路职官各有职田,所以养廉也。」《金史。卷八一。伯德特离补传》:「俸禄已足养廉,衣食之外,何用蓄积。」
《漢語大詞典》:养廉银(養廉銀)
清 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曰“养廉银”。文职始于 雍正 五年,武职始于 乾隆 四十年。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户部拟款八条……提各省裁减文武养廉银。”亦省称“ 养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雍正 间,耗羡归公,定直省各官养廉,由 世宗 之独申睿断,因时制宜。”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加之厚其养廉,永其俸禄,则无瞻顾之心,而能专一其志。”参阅 徐珂 《清稗类钞·礼制·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