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申停
谓延缓执行。陈书·世祖纪:“﹝ 天嘉 元年﹞十二月乙未,詔曰:‘古者春夏二气,不决重罪……自今孟春讫于夏首,罪人大辟事已款者,宜且申停。’”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及秋冬乃行刑也。”
分類:延缓执行
《漢語大詞典》:缓军(緩軍)
延缓进军。三国志·魏志·荀攸传:“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
分類:延缓进军
《漢語大詞典》:连滞(連滯)
牵扯延缓。后汉书·鲁恭传:“旧制至立秋乃行薄刑,自 永元 十五年以来,改用孟夏,而刺史、太守不深惟忧民息事之原,进良退残之化,因以盛夏徵召农人,拘对考验,连滞无已……上逆时气,下伤农业。”
分類:牵扯延缓
《國語辭典》:展缓(展緩)  拼音:zhǎn huǎn
宽延、延期。如:「他的行期因为台风而一再展缓。」
分類:延缓宽限
《国语辞典》:延会(延会)  拼音:yán huì
因出席者不足法定人数或别的缘故而延缓会议日期。
《国语辞典》:防沙堤  拼音:fáng shā tí
方向约与海滩垂直的堤防,用以贮蓄漂沙或延缓海滩的侵蚀。
《漢語大詞典》:防火漆
本身不易燃烧,并能阻止或延缓燃烧的涂料。分非膨胀型和膨胀型两大类。前者受热不变,高热难燃;后者遇热会起泡形成多孔炭质层或放出不燃气体,起阻燃作用。其配方中常含氯化石蜡、氯化橡胶、硼酸、磷酸二氢铵、硫酸盐等。用于涂刷内外墙壁、板壁、船舱等。
《國語辭典》:缓兵之计(緩兵之計)  拼音:huǎn bīng zhī jì
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比喻暂时设法拖延时间,使事态缓和的方法。《老残游记》第二○回:「许大决意要杀陶三,监生恐闹出事来,原为缓兵之计,告诉他有种药水,名:『千日醉』,容易醉倒人的,并不害性命。」
《國語辭典》:催化剂(催化劑)  拼音:cuī huà jì
化学上指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不受化学变化影响,不被消耗的物质。通常加速反应速率者,称为「正催化剂」;抑制、延缓化学反应者,称为「负催化剂」(旧称),即「抑制剂」。生物体内的催化剂通常称为「酵素」或「酶」,而生物体外的其他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一般多为贵金属系,并可再回收利用。也称为「触媒」。
《漢語大詞典》:宽延(寬延)
宽缓,延缓。 郭沫若 《行路难》中篇第二章:“他的女人要求他再宽延几天,说不久就有钱来,要把房金付好之后才好搬。”
分類:宽缓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