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棚寮
指储置建筑材料或供工人聚居的棚屋。 孙中山 《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革命党之於国家,即如棚寮之於洋楼,党有力量,可以建国。”
《漢語大詞典》:砌块(砌塊)
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以砂石、火山灰、煤矸石、炉碴等为骨料,以水泥为胶结剂搅拌模压成型。砌块是空心的,可以减少建筑地基的承重强度和造价。
《漢語大詞典》:油毡纸(油氈紙)
用动物的毛或植物纤维制成的毡或厚纸坯浸透沥青后所成的建筑材料。有韧性,不透水。亦名油毛毡。《新华月报》1952年第11期:“轻工业产品各种新的品种日益增多。如油毡纸,绝缘纸等。”
《國語辭典》:重工业(重工業)  拼音:zhòng gōng yè
相对于轻工业,需要大量人力、大量土地、庞大的资金和设备。通常指造船、冶金、钢铁、石化、采矿、建筑材料、重型机器制造等工业。
《国语辞典》:防水材料  拼音:fáng shuǐ cái liào
具有防水功能的建筑材料。如沥青与柏油油毛毡具有防水功能,通常使用于屋顶顶层,是防水最佳、最经济的材料。
《国语辞典》: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拼音:jiàn zhú cái liào
建筑工程时所使用的原料。如水泥、钢筋、木材、砖、玻璃等均为建筑材料。缩称为「建材」。
《国语辞典》:波形板  拼音:bō xíng bǎn
波浪形的建筑材料板,材质有塑胶、玻璃纤维、石棉等。也称为「浪形板」、「浪板」。
《国语辞典》:隔音板  拼音:gé yīn bǎn
隔绝声音的建筑材料,多以刨花、芦苇、稻草制成。如:「高架桥两侧,最近都架上了隔音板。」
《國語辭典》:混凝土  拼音:hùn níng tǔ
由水泥、砂、石与水依比例配合,搅拌而成胶糊状的建筑材料。乾后坚硬有如石材。也称为「三合土」、「三和土」。
《漢語大詞典》:灌筑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构筑工事和其他建筑物的过程,包括模型板安装、钢筋编扎、混凝土灌注等工序
圬土灌注(如含有小石子的砂浆)
《国语辞典》:玻璃砖(玻璃砖)  拼音:bō li zhuān
玻璃制成的砖状建筑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透光性能,常用于屋内隔间的墙壁上。多为空心及有花纹。
《國語辭典》:扁柏  拼音:biǎn bó
植物名:(1)柏木科扁柏属,常绿乔木。叶鳞片状,与茎密接,成扁枝,有中叶与侧叶之分。毬果圆形,径十至十一公厘。为最普通的柏类。叶可入药。(2)柏木科侧柏属,「侧柏」之俗称。参见「侧柏」条。
《國語辭典》:敞车(敞車)  拼音:chǎng chē
没有车篷的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怕来不及,多雇两辆大敞车,一会儿就搬走了!」
《漢語大詞典》:白梓
木名。质轻耐朽,可作建筑材料及制家具。管子·地员:“桐柞枎櫄,及彼白梓。”
《國語辭典》:瓷砖(瓷磚)  拼音:cí zhuān
一种细致的砖,为高级建材。表面涂釉,如同瓷器。用来铺地或贴于墙壁,清洁且美观。也作「磁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