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新畬
开垦了两年和三年的熟田。《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毛 传:“田二岁曰新,三岁曰畬。”
《漢語大詞典》:开地(開地)
(1).开拓疆土。韩非子·十过:“兼国十二,开地千里。”汉书·地理志上:“至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南置 交阯 ,北置 朔方 之州。”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山谷用巴西字:“ 乐羊 为 魏 将,以攻 中山 ……果下之,遂为 魏文侯 开地。”
(2).翻地;耕地。
(3).方言。开垦荒地。
《漢語大詞典》:辟草
开垦荒地。 汉 贾谊 新书·先醒:“﹝ 楚庄王 ﹞内领国政,辟草而施教,百姓富,民恒一。”
《國語辭典》:辟田(闢田)  拼音:pì tián
开田垦地。《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传上。王方翼传》:「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辟田数十顷。」
分類:开垦田地
《漢語大詞典》:芟薙
(1).刈除。 唐 李涪 《李涪刊误》卷上:“春则扫除枯朽,秋则芟薙繁芜。”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道人》:“明日,往芟薙荆棘,以籧篨作屋宿焉。”
(2).引申为开垦。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凡属我天潢,虽在遐荒,靡弗芟薙。”
(3).清除;消灭。 明 唐顺之 《送柯签事之楚序》:“盖在 汉 时,诸陵邑习俗庞杂,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为选用强察能治剧吏,以拊循而芟薙之。”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夫当天下大定,势如磐石之安,指麾万里,奔走恐后,復何所疑忌而芟薙之不遗餘力哉?”
(4).删除。 清 方苞 《书删定〈荀子〉后》:“其篇完者,所芟薙几半。”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人传述亦有异同例:“盖以其与本篇文义无关,而古本相传,不敢竟从芟薙,姑存大略耳。”
《國語辭典》:垦荒(墾荒)  拼音:kěn huāng
开垦荒地。如:「十几年前,就有人在此垦荒了。」
《漢語大詞典》:开屯(開屯)
谓屯聚人员,开垦荒地。清史稿·食货志一:“曩 年羹尧 定议开屯,发北五省徒人能种地往 布隆吉尔 兴垦。”
《漢語大詞典》:生田
未开垦的荒地。宋史·食货志上四:“百姓舍己熟田而耕官生田。”《文献通考·田赋七》:“捨己熟田,耕官生田,私田既荒,赋税犹在。”
《漢語大詞典》:踏荒
(1).实地察看灾情。 明 李东阳 《里河道中即事》诗:“隔岸人招浅,沿村吏踏荒。” 清 李渔 《连鬼骗有故倾家,受人欺无心落局》:“母亲道:‘又不水,又不旱,怎么会荒起来?’要 竺生 领去踏荒, 竺生 不肯。”
(2).踏勘荒地,以便开垦。 锺涛 《北大荒踏查记》:“就像我们这些踏荒的人吧,我们眼里看到的,脑子里想到的,都是哪片地可以开,哪片地现在还开不出来。”
《漢語大詞典》:新升
清 代对新开垦的田地所征收的钱粮。《清会典·户部·新垦升科分摊》:“四年覆准, 河南 丁银摊入地亩,嗣后遇有报垦升科,将丁银随年别行均摊。十一年议准, 湖北 於 雍正 七、八、九年各属开垦田地新升粮银九千四百一两四钱八分零,抵减 汉阳 等八县重丁银。”
《漢語大詞典》:遗土(遺土)
(1).丢弃泥块。形容鄙弃之甚。庄子·德充符:“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郭象 注:“去生如脱屣,断足如遗土。”魏书·萧衍传:“委慈母如脱屣,弃少弟如遗土。”
(2).未开垦利用的土地。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夫内修封疆之役,外修耕战之备,荒无遗土,百姓亲附,臣之事也。”
《漢語大詞典》:新畴(新疇)
新开垦的田地。 晋 陶潜 《和刘柴桑》:“茅茨已就治,新畴復应畬。”
分類:开垦田地
《國語辭典》:升科  拼音:shēng kē
旧制凡开垦田地,满一定年限后,按照普通田地赋则纳粮,称为「升科」。
《國語辭典》:开排(開排)  拼音:kāi pái
开始排演。如:「兰陵剧坊年度新作已经开排。」
《漢語大詞典》:垦耕(墾耕)
开垦耕作。《诗·小雅·大田》“田多稼” 汉 郑玄 笺:“大田谓地肥美可垦耕,多为稼可以授民者也。”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垦耕者,其农夫之第一义歟。”
分類:开垦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