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异己(異己)  拼音:yì jǐ
意见、志趣和自己不同的人。《晋书。卷八三。殷顗传》:「顗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做宰相,树置心腹,专害异己。」
《漢語大詞典》:异己分子(異己分子)
亦作“异己分子”。 指集体组织中在立场、政见或重大问题上与本组织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 谢文清 《和方志敏同志在一起》:“混进来的富农、阶级异己分子则大都跑向白区。”
《国语辞典》:诛锄异己(诛锄异己)  拼音:zhū chú yì jǐ
消灭铲除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如:「他为了达到独裁的目的,不惜以卑劣的手段来诛锄异己。」
《国语辞典》:打击异己(打击异己)  拼音:dǎ jí yì jǐ
运用手段攻讦和自己立场不同的人。如:「散播谣言打击异己是非常恶劣的竞选手段。」
《國語辭典》:排斥异己(排斥異己)  拼音:pái chì yì jǐ
排除、打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如:「在工作上,他总是坚持己见,排斥异己。」清。徐珂《清稗类钞。谏诤类。江春霖劾弈劻》:「诸王贝勒皆少年寡学,遍树党援,排斥异己,勾通阉寺,广行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