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异类(異類)  拼音:yì lèi
1.旧时称不同种族、政教的人。《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怀柔异类,莫匪嘉绩。」《文选。李陵。答苏武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2.指禽兽鬼神等。《列子。黄帝》:「异类杂居,不相搏噬。」
3.种类、品式不同的事物。《文选。左思。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异类众夥,于何不育?」
《国语辞典》:殊方异类(殊方异类)  拼音:shū fāng yì lèi
各地各种不同的事物。《文选。班固。西都赋》:「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踰昆崙,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唐。王勃〈采莲赋〉:「殊方异类,舞咏相错,王公卿士,歌吹并作。」
分类:王勃采莲
《国语辞典》:异类之人(异类之人)  拼音:yì lèi zhī rén
行同禽兽的人。清。张尔岐〈辨志〉:「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
分类:禽兽辨志
《国语辞典》:异类对(异类对)  拼音:yì lèi duì
一种以异类之词相对的对偶。如「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其中风与虫、池与草皆异类。
《漢語大詞典》:二类(二類)
异类。庄子·山木:“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蝉召螳螂,螳螂召雀,皆自招害。”
分類:二类异类
《漢語大詞典》:虫蛇(蟲蛇)
(1).泛指蛇和其他虫类。韩非子·五蠹:“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羣害,而民悦之。”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虫蛇未化,人不食也;化为鱼鱉,人则食之。”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元 傅若金 《桂林喜吕仲实佥宪至》诗:“草热虫蛇常并出,树深豺虎近皆肥。”
(2).喻指异族异类的人。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明 高启 《喜幼文北归》诗:“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雁鵠飞。”
(3).谓虫蛇纠曲之状。比喻曲折钩连的书法。 汉 蔡邕 《篆势》:“頽若黍稷之垂颖,藴若虫蛇之棼緼。”《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鸞,舒翼未发,若举復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國語辭典》:鸥鹭忘机(鷗鷺忘機)  拼音:ōu lù wáng jī
隐者恬淡自适,不存机心忘身物外。参见「鸥鸟忘机」条。宋。陆游 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词:「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漢語大詞典》:仆食(僕食)
传说能化为异类食人尸者。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人化异类》:“又夷中人有号为僕食者,不论男女,年至老,輟变异形,或犬或豕或驴之属,於人坟前拜之,其尸即出,为彼所食,盖亦百夷一种也。”
分類:异类食人
说遍异类树形等刹
【三藏法数】
谓树形世界,江河形世界,回转形世界等,一切异类形相不同,而如来遍于其中,转斯法轮。故云说遍异类树形等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