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张弓拔刃(张弓拔刃)  拼音:zhāng gōng bá rèn
拉开弓弦,拔出佩刀。形容武装警戒的样子。《汉书。卷九○。酷吏传。严延年传》:「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张弓拔刃,然后敢行。」
《国语辞典》:张弓簇箭(张弓簇箭)  拼音:zhāng gōng cù jiàn
拉开弓弦,携带聚集成簇的箭。指人行猎或出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十年间,张弓簇箭,不曾撞个对手。」
《国语辞典》:张弓挟矢(张弓挟矢)  拼音:zhāng gōng xié shǐ
拉开弓弦,搭射箭矢。指打猎或作战时的紧张局面。《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夫妻两个商量收拾些本钱,在村郊开个酒铺,卖酒营生,再不去张弓挟矢了。」
《国语辞典》:应弦饮羽(应弦饮羽)  拼音:yìng xián yǐn yǔ
弓弦响处,鸟兽应声命中,深及箭羽。唐。皇甫枚《王知古》:「少焉,有群狐突出,焦头烂额者,罝罗罥挂者,应弦饮羽者,凡获狐大小百馀头以归。」
《国语辞典》:低音提琴  拼音:dī yīn tí qín
乐器名,弓弦乐器。为提琴家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最低音乐器。高约一百八十五公分,宽约六十公分,四弦,是提琴属中最大的乐器。音域比大提琴低八度,为音色最低的弦乐器。音色低沉稳重,多用于管弦乐团。
《国语辞典》:擦弦乐器(擦弦乐器)  拼音:cā xián yuè qì
弦乐器的类别。指以弓弦摩擦琴弦而发声的乐器。如提琴类及胡琴类。
《漢語大詞典》:护腕
如击剑者或球类运动员所用的戴在手腕上防止扭伤的防护套;尤指射箭运动员戴的一种通常皮革制的防护套,以防止左腕因弓弦突然绷断而被弹伤
套在手腕上的保暖编织物
《國語辭典》:大提琴  拼音:dà tí qín
乐器名,弓弦乐器。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乐器之一。为英语Violoncello的义译,简称为Cello。琴身主要部分为木制的共鸣箱及琴颈所构成,张四根弦。演奏时置于两膝间,左手按弦,右手拉弓。音色壮丽,但较为低沉,为合奏中之重要低音乐器,亦可独奏。
《漢語大詞典》:垫弦(墊弦)
弓身与弓弦相接处的部件。
《漢語大詞典》:承弦
弓弦的副弦。《流沙坠简·器物》:“ 大黄 承弦一。”
分類:弓弦
《漢語大詞典》:桥箭累弦(橋箭累弦)
矫正箭矢,系上弓弦。指作战的准备工作。桥,通“ 矫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天下锻甲砥剑,桥箭累弦,转输运粮,未见休时,此天下之所共忧也。”《汉书·徐乐传》作“矫箭控弦”。
《国语辞典》:佩韦佩弦(佩韦佩弦)  拼音:pèi wéi pèi xián
韦,皮带,具舒缓的意思。弦,弓弦,有紧张的意思。佩韦佩弦指佩戴著韦弦,用以警戒自己。语本《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今引申为乐闻规劝。
《國語辭典》:惊弓之鸟(驚弓之鳥)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魏国射箭能手更羸仅是拉动弓弦,不用箭,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便因过度惊惧而落下的故事。典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晋书。卷七一。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歧路灯》第八一回:「绍是惊弓之鸟,吓了一跳。」也作「伤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