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逗乐子(逗樂子)
引逗以取乐;引人发笑。 李强 等《在风雨中长大》:“孩子们满以为这故事是老师现编出来逗乐子的,所以一听就好笑。” 锦云 王毅 《笨人王老大》:“一来二去惯了,人们只有在逗乐子时,才会提到他。” 陈建功 《辘轳把胡同9号》:“听名儿,有意思,广告上也写着‘喜剧片’,逗乐子的。”
《漢語大詞典》:逗乐儿
引人发笑:人都快急疯了,你还有心思~。
《國語辭典》:逗哏  拼音:dòu gén
用滑稽有趣的话引人发笑。如:「相声演员个个都是逗哏高手。」
《國語辭典》:发科打诨(發科打諢)  拼音:fā kē dǎ hùn
泛指引人发笑的举动或言谈。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二。连枝秀》:「发科打诨,不离机锋。」也作「插科打诨」。
《國語辭典》:插科打诨(插科打諢)  拼音:chā kē dǎ hùn
本指戏剧表演时,以滑稽的动作或言语引人发笑。亦泛指引人发笑的举动或言谈。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一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也作「发科打诨」、「打诨发科」、「打诨插科」、「插科使砌」、「撒科打诨」。
《漢語大詞典》:调皮话(調皮話)
含有幽默、讽刺意味能引人发笑的话。 赵树理 《“锻炼锻炼”》:“这位队长是个比较爱说调皮话的青年。他问 张信 说:‘ 吃不饱 大嫂在哪里学会这单做一根面条的本事哩?’”
《國語辭典》:俏头(俏頭)  拼音:qiào tou
1.烹饪时加入的香菜、木耳、辣椒等配料,可增加菜肴的美味或色泽,称为「俏头」。
2.在戏曲或评书中令人喜爱的身段、道白等。
《國語辭典》:耍活宝(耍活寶)  拼音:shuǎ huó bǎo
做滑稽、逗笑的表演。如:「不要耍活宝了,快办正事吧!」
《國語辭典》:说笑话(說笑話)  拼音:shuō xiào huà
说逗趣、不认真的话。《文明小史》第四四回:「我们说说笑话,你不要多心!」
《國語辭典》:惹气(惹氣)  拼音:rě qì
引来怒气。《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同舍弟一同到你家坐坐罢,还不看见这些惹气的事。」
《國語辭典》:可读性(可讀性)  拼音:kě dú xìng
指文章内容吸引人的程度,或文章具有阅读及欣赏的价值。如:「这篇报导非常深入,可读性很高。」
《國語辭典》:焦点(焦點)  拼音:jiāo diǎn
1.沿球面镜或透镜主轴方向上,平行入射的光线经镜面反射或折射后,所集聚的光点。其中凹面镜或凸透镜实际将光聚于一点,称为「实焦点」;凸面镜或凹透镜使平行光看来像是发自一点,称为「虚焦点」。
2.比喻注意力的集中点。如:「电影明星一出现,往往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國語辭典》:溜掉  拼音:liū diào
趁机跑开,逃走。如:「说时迟,那时快,他已从后门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