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明毅(1847年—1915年),字绍荣,号迪卿,又号棣琴,晚号培园逸叟。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癸酉科第122名举人,十三年(1874年)中甲戌科第82名进士。光绪四年(1878年)授四川乐山知县。光绪十年(1884年),因父故丁忧服丧,又孝母养终,有意不再涉仕途,回石家坊闲居13年。因人们对其离任颇有微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母亲病故后,又返回四川,历任綦江、金堂、垫江、蒲江、梁山、安县等县知县。授花翎三品衔,后升补眉州直隶州知州,二品顶戴,四川补用道,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资政大夫。张明毅在川任职期间,请命放赈,严惩讼魁,责行新法,奖进文学,兴修水利,资尚蚕桑。受到当地百姓称颂。他在乐山符溪凿山疏渠、清淤筑堰,惠及乡里,被誉为“张公堰”。为了防止污吏使奸,张明毅棹舟巡堤,并在舟中听讼断案。有诗赞曰:但求民隐无留滞,一叶扁舟即讼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明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自号培园逸叟,日种菊陶情,夜呤诗明志。著有《培园诗文稿》四卷,诗入《近代诗选》。八年后,病逝于石甲坊岗高屋场。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张仲炘(1857-1913),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湖北江夏(今武汉)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散馆授编修。强学会会员。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尊经书院山长。张仲炘与“晚清四大家”朱祖谋、王鹏运、郑文焯等交往甚密。早年在苏州曾参加郑文焯组织的壶园词社,入京后加入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参与“庚子事变”后京师词人的“春蛰吟”。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元荣(1857~1943),官章选荣,字少六,号武峦散人。清嘉义东门人,岁贡生。光绪十七年(1892)授儒学教职,掌嘉义玉峰书院兼任「圣乐友声社」之首董以及「惜字社」主管。日治后受聘辅佐办理保良局,明治卅年(1897)任县参事,后改厅参事。曾设帐授徒,栽植后学甚众。 著有《选荣吟草》,以下诗作据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赖惠川《诗词合钞》、林钦赐《瀛洲诗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等辑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龙威,号铁珊,又号艺舫。工诗词,曾与厉鹗唱和。有《兰玉堂诗文集》、《红兰阁词》。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七
张云锦,字龙威,号铁珊,又号艺舫,平湖人。有《兰玉堂集》。
全台诗
张云锦(?~?),字绮年,安徽合肥人。著有《顺所然斋诗集》。刘铭传驻台之时,尝开山抚番。光绪十四年(1888)刘铭传议讨宜兰,调福建兵舰,亲自督全军驻苏澳,相持二个月,颇为瘴毒所苦,乃班师,以镇海前营戍之。时张云锦随之,赋苏澳从军诗七首以记其事〖参考连横《台湾诗乘》。〗。诗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坚(1858年—?),本姓黄,字心庵,号芷舫,又号芝髣,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六
张士珩,字楚宝,号潜亭,合肥人。光绪戊子举人,直隶候补道,加四品卿衔。有《劳山甲录》。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通典(1859-1915),字伯纯,号天放楼主,晚号志学斋老人,湖南湘乡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元奇(1860—1922)字贞午、珍午、君常,号姜斋。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十二年2甲122名进士,散馆授编修,升御史,民国后任奉天巡按使、政事堂铨叙局局长、内务部次长、参政院参政、肃政厅肃政使等职。
维基
张元奇(1858年—1922年),字贞午,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生平张元奇自幼学习经书,后来曾到台湾教书。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监察御史、湖南岳州府知府、奉天锦州府知府,任内曾弹劾载振。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4月至5月,他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1912年11月至1913年11月,任福建民政长。1914年5月,任政事堂铨叙局局长。同年9月,任奉天巡按使。1915年9月,署内务部次长并兼任参政院参政。1916年2月,任肃政厅都肃政史。1920年5月,任经济调查局总裁。晚年,张元奇回到家乡,任福州鳌峰书院山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逝世。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与时,号道弓,附贡生,少负隽才侠气,善为人排难,光绪十六年卒,年五十。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崇光, 1860-1918,东莞人。字子勉,号鹤耶居士,张嘉谟次子。工书善画,民初任东莞中学图画教席。有《曼陀罗馆遗稿》、《止止室词钞》。
张朝墉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张朝墉(1860—1942),字白翔,号半园老人,重庆奉节县人。长期在黑龙江幕府司文牍。民国八年晋京,任国史馆誊录。善书法,有《半园诗稿》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平江人,字南瞻,号子衡。以诸生从军,光绪初官至福建按察使。晚年遍历名山,所至有诗。有《铁瓶诗文钞》。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一
张岳龄,字南瞻,号子衡,平江人。诸生,历官福建按察使。有《铁瓶诗钞》。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男,浙江海盐人,中国出版家,为宋朝张九成的裔孙。张元济出生于名门望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任刑部主事,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甲午战争后,积极投身维新运动,组织陶然亭集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北京创办溪学堂。戊戌变法时,被徐致靖推荐给光绪帝,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革职,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元济投资上海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倡议设立编译所,聘蔡元培为所长,主持编定教科书,并延请夏曾佑编《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张元济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后来任董事长。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一文评价:“张先生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张元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次年,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8月14日于上海逝世。上海福寿园内有其铜像。
张相文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宿迁泗阳人。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
张称达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称达(1866年—1939年),字季旷,号二谷老人,湖南永绥(今属吉首)人。清末进士,书画家。清同治五年(1866年),张称达生于永绥厅城。幼年家贫,苦读进学,在辰州考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殿试,位列三甲一百四十一名。辛亥革命后,张称达回归故里。民国二年(1913年),在县城创办务正小学,后因生计日绌,只身去常德以卖字和授徒为生,后患风症返回。张称达工诗文,善书画,字体苍劲,别具一格。晚年仰慕唐代李昌谷和宋代黄山谷,遂自号“二谷老人”,并汇集平日诗文成册,定名《二谷老人诗文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家中病逝,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