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掞,号敬斋,嘉兴(今属浙江)人(《至元嘉禾志》卷三二)。
张康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潭州湘潭人,字汝安,号明远。精术数之学。宋亡,隐衡山。世祖召授著作佐郎,以内嫔松夫人妻之,礼遇特厚。曾借星象言不宜侵日本。累官至秘书监丞,年六十五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0—1325 【介绍】: 元杭州路钱塘人,字仲实,号菊存。荐授杭州路学录,历江阴州学正、宜兴州学教授,迁平江路学教授,除广德主簿,终两浙盐运司知事。

人物简介

全元诗
张斯立,字可与,号绣江。章丘(今属山东)人。至元十六年任南台禦史,历江浙行省员外郎、郎中。入为户部侍郎,除中书参议,改户部尚书。出佥江浙行省事。大德元年拜中书参政。大德七年获罪罢职。仕至中书左丞。生平见阎复撰《中尝参知政事张公先莹碑铭》(《静轩集》卷五)、《至正金 陵新志》卷六、〔万历〕《章丘县志》卷二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4—1327 【介绍】: 元易州定兴人,字公端,号澹庵。张弘范子。少受学于邓光荐。年十六摄管军万户,未几,拜昭勇大将军,治所统军镇建康。成宗大德初,历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吏以下三十余人,府史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仁宗时累拜中书平章政事,忤铁木迭几,被诬受杖责,谢病家居。英宗时起为集贤大学士,复拜中书平章政事。泰定元年,与枢密院、御史台及翰林、集贤两院官,极论得失奏之。泰定帝不能从。旋以翰林学士承旨病归。
元诗选
圭字公瑞,自号澹庵,弘范子。至元十七年,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弘范卒,屡著战功。二十九年入朝,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擢江南行台侍御史,换文阶中奉大夫。迁浙西廉访使,入佥枢密院事,拜江南行台中丞,谢病归。至大初,召为太子谕德,进宾客,拜御史中丞。皇庆初,迁枢密副使。延祐初,拜中书平章政事,后以大司徒谢病家居。至治间,起为集贤大学士,寻复入中书,封蔡国公,知经筵事。泰定二年,得旨暂归。三年,复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继得旨还家,四年薨。初,淮阳王平广海,得宋礼部侍郎邓光荐,命公瑞师事之。光荐尝遗一编书,目曰《相业语》,曰:熟读此,后必赖其用。故其为学不尚章句,务求内圣外王之道。学书,腕力尤健,端重严劲,无惭笔谏之臣。真能世其家者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公瑞,号淡庵,弘范子。以战功累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换文阶历御史中丞枢密副使,拜中书平章政事。至治间以集贤大学士再入中书,封蔡国公。泰定三年复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4—1337 【介绍】: 元瑞州路新昌人,字质夫,晚号书巢先生。为江西省吏,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荐授百丈尹,不赴。家四壁皆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逢原,字渊甫,号泉月,海昌(今浙江海宁西南)人。九成曾孙、伯雨祖。宋末通判漳州。宋亡不仕,家有泉月精舍,与高克恭、仇远等人吟咏其中。事见《赵氏铁网珊瑚》卷一三、《珊瑚木难》卷五刘基《句曲外史张伯雨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29 【介绍】: 元济南人,字希孟,号云庄。幼有行义,读书勤奋。以荐为东平学正。入京师,为平章不忽木所赏识,选授堂邑县尹,有惠政。武宗时拜监察御史,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为当国者所不能容。改除翰林待制,复以事罢之。养浩惧祸,改姓名逃去。后复召用。仁宗延祐时累官礼部尚书。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散家财,赈贫乏,葬死者,终日无少怠,得疾而卒。工散曲。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三事忠告》、《归田类稿》。
元诗选
养浩,字希孟,济南人。自幼以才行名,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累辟御史台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擢监察御史。疏时政万馀言,为当国者所忌,除翰林待制,寻罢之。恐祸及,乃变姓名遁去。尚书省罢,召为右司都事,迁翰林直学士,改秘书少监。延祐设科,以礼部侍郎知贡举,累拜礼部尚书。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以父老弃官归。召为吏部尚书,不拜。泰定间,屡召不起。天历二年,关中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慨然就道。祷华山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到官四月,倾囊橐以赈饥民。日不胜给,每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赠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滨国公,谥文忠。别号云庄,有《云庄类稿》行世。江浙行省参政孛朮鲁翀为之序曰:「本朝牧庵姚文公以古文雄天下,天下英才振奋而宗之,卓然有成。如云庄张公,其魁杰也。」又曰:「其文渊奥昭朗,豪宕妥帖,辞必己出,凛有生气。」今观其句法,如「江空孤月白,天阔片云高」,「月色虫边苦,秋容雁外深」,「断岭云通气,颠崖树倒根」,又「鹤嫌客俗穿云去,燕喜春阴掠地飞」,「华发半簪天与老,丹枫两岸水分秋」,「半窗春梦子规月,满院客愁杨柳花」,「勘破宦途盘谷序,蹴开天网漆园书」,其风致潇洒,亦在元和、长庆间也。
词学图录
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少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见上层腐败,以父老归养为由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有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庆元人,字小山。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曾为昆山幕僚。工散曲,与乔吉齐名。有《小山乐府》。
词学图录
张可久(约1270-1348后) 字伯远,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庆元(今宁波)人。一生不得志,每纵情酒色,放浪山水。工散曲小令,与乔吉齐名。有词曲集《张小山北曲联乐府》。又天一阁本《张小山乐府》中有词四十二首。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号小山,庆元人。以路吏转首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6 【介绍】: 名或作羽材,元贵溪人,字国梁,号薇山,又号广微子,居信州龙虎山。能大字,善画竹与龙。正一道三十八代天师。时大潮侵蚀盐官、海盐两州地,为害特甚,与材以术治之,潮患遂息。成宗大德中,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武宗即位,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国梁,号薇山,别号广微子。居信之龙虎山,为三十八代天师,袭掌道教。元贞初,入见大明殿,授太素凝神广德大真人。大德中,加正一教主,领三山符箓,给银印,视二品。至大初,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给金印,视一品。皇庆初,赐冠服。延祐中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1332 【介绍】: 元天台人,字子晦,号务光。不求仕进,教授里中。学以朱熹为宗。生平不嗜荣名,筑幽斋于智山,列图书左右,抵掌剧谈,酾酒赋诗,望之如世外人。又善画竹石。
张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27 【介绍】: 元庆元路象山人,字信甫,号无为子。早年从方士游,后弃家入武当山紫霄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2 【介绍】: 元潭州路长沙人,字则复,号息堂。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起为岳麓书院山长,历移濂溪、紫微书院。武宗至大初授辰州路儒学教授。英宗至治二年以太常礼仪院奉礼郎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50 【介绍】: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元诗选
雨字伯雨,一名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人。宋崇国公九成之后也。年二十,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弃家为道士,登茅山,授《大洞经箓》。开元宫王真人偕之入京,玺书赐驿传,欲官之,自誓不更出,往来华阳云石间。作黄篾楼,储古图史甚富,世称「句曲外史」。至正间,卒于开元宫斋舍。外史风裁凝峻,赵文敏公一见而异之,授以李北海书法。范德机以能诗名,外史造焉。范适他出,有诗集在几上,外史取笔书其后,为四韵诗,守者大怒,走白范。范惊曰:我闻若人不得见,今来,天畀我友也。即日诣外史,结交而去,由是外史名震京师。一时袁伯长、马伯庸、杨仲弘、揭曼硕、黄晋卿诸人,皆争与为友。他日谒虞伯生,虞问能作几家符篆乎?答曰未也,虞连书七十二家示之。外史下拜曰:真吾师也。自后与虞手札,必执弟子礼。晚年尤为杨廉夫所推重。吴郡徐良夫序其诗曰:虞范诸君子,以英伟之才,谐鸣于馆阁。而流风馀韵,播诸丘壑之间。外史以豪迈之气,孤鸣于丘壑,而清声雅调,闻诸馆阁之上。虽出处不同,其为词章之宗匠一也。夫以方外诗人,而与馆阁词臣相颉颃,宁非一代之盛欤。
词学图录
张雨(1283-1350) 初名泽之,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嗣真,又号贞居子、句曲外史、山泽臞者、幻仙等。钱塘人。与赵孟頫、杨载、虞集等为文字交。工书画。有《句曲外史集》、《贞居词》。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一名天雨,字伯雨,别号贞居子,钱唐人。弃家为道士,晚居开元宫。有句曲外史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1353 【介绍】: 元济南人,字梦臣,号华峰。博学能文,尤工篆隶。初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一度摄县事,听断明允。仁宗延祐二年进士第一,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贤修撰,历国子监丞、监察御史。丞相倒刺沙诬陷御史台臣,力争于泰定帝前,事乃得释。历侍御史、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顺帝时诏修辽、金、宋三史,入翰林为承旨,充总裁官。以熟于金代掌故及宋儒道学原委,于史稿多所改正。史成致仕。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
元诗选
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徙家济南。中延祐乙卯进士,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贤修撰,转国子博士,升监丞,进翰林侍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丁内艰,服除。拜监察御史,迁中书右司员外郎,进左司郎中,拜太子右赞善。丁外艰,服除,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事。擢江南行台侍御史,入为中台侍御史,转燕南廉访使,升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拜翰林学士承旨。俄拜御史中丞,诏修辽、金、宋三史。复入翰林为承旨,充总裁官,积阶至荣禄大夫。史成,上疏乞骸骨归,卒年六十九,谥文穆。梦臣面如紫琼,美髯方颐,而眉目清扬可观。博学有文,熟于金源典故,史官立言未当,梦臣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善篆、隶,自号华峰真逸,有《华峰漫稿》、《类稿》、《金陵集》若干卷。先是至元乙酉三月乙亥,太史奏文昌星明,文运将兴。时元世祖行幸上京,明日,仁宗降生于儒州,是夜梦臣亦生。其后仁宗践祚,始诏设科取士。及廷试,梦臣遂为第一人。论者以为非偶然也。
维基
张起岩(1285年—1353年),字梦臣,号华峰。元朝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祖先为章丘人,五世祖时迁至禹城(今山东省禹城县),高祖张迪徙至历城。起岩为延佑二年(1315年)左榜进士第一名。历官侍御史。泰定时,为监察御史,与丞相倒剌沙不合。文宗时,拜礼部尚书,再转中书参议。至元年间,担任南台御史,后入中台,再转为燕南廉访使。至正十三年(1353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