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刘肃(字 大诚 张 )
张大素
张大安
张大隐
张大吉
张大象
张彻(行第 大 )
张南本(别称 大手笔 )
张逸(字 大隐 别称 良吏 )
张大中
张大宁
张大亨(字 嘉父、嘉甫 )
张大年
张阐(字 大猷 忠简 )
其它辞典
张大豫(号 抚军将军、凉州牧 )刘肃(字 大诚 张 )
张大素
张大安
张大隐
张大吉
张大象
张彻(行第 大 )
张南本(别称 大手笔 )
张逸(字 大隐 别称 良吏 )
张大中
张大宁
张大亨(字 嘉父、嘉甫 )
张大年
张阐(字 大猷 忠简 )
人物简介
简介
张大豫(?—387年),前凉王张天锡的世子。淝水之战后,张天锡南奔东晋,前秦长水校尉王穆藏匿了张大豫,与他一起奔河西,依附秃发思复鞬,秃发思复鞬送他们到魏安。魏安人焦松、齐肃、张济等聚兵数千人,迎张大豫为主。386年二月,攻克吕光占据的昌松郡,捉住了太守王世强。吕光使辅国将军杜进进击,杜进兵败,张大豫兵临姑臧(今甘肃武威)。王穆谏曰:「光粮丰城固,甲兵精锐,逼之非利;不如席捲岭西,砺兵积粟,然后东向与之争,不及期年,光可取也。」张大豫不从,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传檄郡县,建康太守李隰、祁连都尉严纯皆起兵响应,有众三万,据守杨坞。张大豫从杨坞改屯姑臧城西,王穆和秃发思复鞬子秃发奚于帅众三万屯守城南;吕光出击,斩秃发奚于。387年,张大豫从西郡攻入临洮,掠民五千馀户,保据俱城。吕光率领彭晃、徐炅攻张大豫,张大豫奔广武,王穆奔建康。八月,广武人押解张大豫送到姑臧,吕光斩张大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前凉敦煌人,字大诚。与前凉主张玄靓叔父张天锡为总角交。玄靓年幼,天锡与张邕共同辅政,肃遂为天锡腹心,并助天锡除张邕。及天锡杀侄自立,以肃有功,赐姓张,改其字曰大诚,并以为己子。肃得参政事,人情怨惧。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 【介绍】: 唐魏州繁水人。张公谨子。高宗朝,官户部郎中。仪凤二年,以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时章怀太子在春宫,命与注范晔《后汉书》。永隆元年,太子废为庶人,大安贬晋州刺史。永淳二年,移睦州刺史。终横州司马。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4 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县西北)人。高宗上元中,历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章怀太子令其与刘讷言等共注《后汉书》。永隆元年(680),贬为普州刺史。永淳二年(683),徙睦州刺史。武后光宅元年(684),卒于横州司马。事迹散见《旧唐书·高宗本纪下》与《张公谨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与《张公谨传》,《严州图经》卷一。《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瀛州乐寿人。张士衡子。高宗仪凤中,为太常博士,累迁中书舍人。则天后垂拱中,博士周悰请立武氏庙为七室,唐庙仅五,奏言不可。武后不获已,伪听之。时皆服其沉正不诡从,有大臣体。终礼部侍郎。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魏州繁水人。张公谨子。高宗朝,官至户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 【介绍】: 唐贝州清河人。宪宗元和四年进士。累官至幽州节度判官。穆宗长庆元年,诏以为监察御史。行至中道,会以张弘靖为幽州节度使,诏彻归幽州幕,迁殿中侍御史。弘靖至镇数日,军乱,尽杀其从事,独以彻长者,囚之。彻出门骂众,遂被害。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1 排行大,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从韩愈学,愈妻以族子。宪宗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为泽潞从事。改幽州节度判官,穆宗长庆元年(821)召为监察御史,为幽州节度使张弘靖奏留,复返幽州,七月军乱遇害。生平见韩愈《幽州节度判官清河张君墓志铭》。《全唐诗》存联句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益州人。僖宗中和年寓居蜀城。工画佛像人物及龙王神鬼,尤喜画火。千姿百态,曲尽其妙,时称大手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0 【介绍】: 宋郑州荥阳人,字大隐。举进士。历任监司及州县官,皆有惠政。仁宗时官至尚书兵部郎中、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时已四至蜀地,谙其民风,为政多便民。卒于任所。全宋诗
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进士及第,知襄州邓城县,迁澶州观察推官。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由监察御史为益州路提点刑狱、劝农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改两浙转运使,累迁知开封府。景祐四年(一○三七),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同上书卷一二○)。卒于官。《宋史》卷四二六有传。全宋文·卷三九三
张逸(?——一○四○),字大隐,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进士及第,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襄州邓城县,澶州观察推官,改大理寺丞,知长水县,徙青神县、尉氏县。擢监察御史,提点益州路刑狱,开封府判官,为两浙转运使。景祐中历知梓州、开封府;四年,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康定元年卒于官。所在有政声,时称良吏。《宋史》卷四二六《循吏传》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五年(1072)任枢密院检详礼房公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四年(1081)任秦凤等路提举常平等事。元丰五年(1082)任永兴军等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人,字嘉父。神宗元丰八年登进士。官至直秘阁。有《春秋五礼例宗》、《春秋通训》。全宋诗
张大亨,字嘉甫,湖州(今属浙江)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太学博士(《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政和七年(一一一七)为司勋员外郎(《玉照新志》卷一)。官至直秘阁(《直斋书录解题》卷三)。有《春秋通训》十六卷,今存六卷;《春秋五礼例宗》十卷,今存七卷。事见《春渚纪闻》卷一。全宋文·卷二七○七
张大亨,字嘉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登元丰八年进士乙科。建中靖国初为太学博士,后为左司郎中,政和八年六月罢,与宫观。官至直秘阁。著《春秋五礼例宗》十卷(今存七卷)、《春秋通训》十六卷(今唯大典本六卷)。见《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职官六八之四一,《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徽宗政和中进士。知萍乡县。金人入江浙,时局动乱,乃日阅民伍,教以兵法,声闻四境。累官通判琼州、道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64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大猷。幼力学,博涉经史,善属文。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严州兵曹掾兼治右狱。高宗绍兴十三年,迁秘书郎兼国史院检讨官,因不附秦桧,罢去。历泉、衢二州通判。孝宗即位,权工部侍郎兼侍讲,上十事,皆切中要害。隆兴元年,力陈和议有六害,反对与金媾和。进工部尚书兼侍读。次年,引疾请归,居家逾月卒。全宋诗
张阐(一○九一~一一六四),字大猷,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严州兵曹参军,兼治右狱。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虔州州学教授。四年,辟湖南安抚司干办公事。十年,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宗正少卿。孝宗即位,权工部侍郎兼侍讲。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权工部尚书兼侍读。二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等,均佚。事见《文忠集》卷六一《张公阐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一有传。全宋文·卷四○○八
张阐(一○九一——一一六四),字大猷,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宣和六年进士,调严州兵曹掾兼治右狱。绍兴初为虔州州学教授,辟于江西、湖南帅幕,历鄂、台二州教授。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绍兴十三年,迁秘书郎、兼国史院检讨官。忤秦桧,主管台州崇道观,历泉、衢二州通判。二十五年,提举两浙市舶,入为御史台检法官,吏部、祠部员外郎、兼建王府赞读。孝宗即位,权工部侍郎兼侍讲。隆兴元年真拜工部尚书、兼侍读。次年七月卒,年七十四,谥忠简。有文集若干卷。见周必大《张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六一),《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