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13,分468页显示 上一页 240 241 242 243 244 246 247 248 249 下一页
王逢(字 原吉 号 最闲园丁 别称 席帽山人、张氏画策 )
张宏范(字 仲畴 宪武、武烈、武烈张公、云尔 )
张性
张士诚(别称 张九四 九四 )
张庸(字 存中 )
张缉(字 士明 )
张士德( 九六 )
张德胜(字 仁辅 蔡国公 )
张升(字 伯起 )
张嗣德(号 太乙、太乙子 )
张天水(字 长年 号 雪篷 )
张文贵
张监(字 天民 )
张著(字 则明 )
其它辞典(续上)
张颙王逢(字 原吉 号 最闲园丁 别称 席帽山人、张氏画策 )
张宏范(字 仲畴 宪武、武烈、武烈张公、云尔 )
张性
张士诚(别称 张九四 九四 )
张庸(字 存中 )
张缉(字 士明 )
张士德( 九六 )
张德胜(字 仁辅 蔡国公 )
张升(字 伯起 )
张嗣德(号 太乙、太乙子 )
张天水(字 长年 号 雪篷 )
张文贵
张监(字 天民 )
张著(字 则明 )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五
颙,诗亦见《铁网珊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9—1388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元诗选
逢字原吉,江阴人。弱冠有文名,至正中,尝作《河清颂》,行台及宪司交荐之,皆以疾辞。世居江上之黄山,自号席帽山人。避地无锡梁鸿山,未几迁松之青龙江,名所寓曰「梧溪精舍」,自号「梧溪子」。盖以大母徐尝手植双梧于故里之横江,志不忘也。又徙上海之乌泾,筑草堂以居,曰「最閒园」,自号「最閒园丁」。明初,以文学录用。其子通事令掖,以父老泣请,命罢之。年七十卒,洪武戊辰岁也。有《梧溪诗集》七卷,钱牧斋《列朝诗集》载之前编。谓原吉当张氏据吴,大府交辟,坚卧不就。而又称其为张氏画策,使降元以拒台。此何说也?张士德之败在丁酉三月,其时张氏尚未降元也。而谓其于楚公之亡有馀恫焉,未知其为元乎?抑为张氏也?原吉一老布衣,沐浴于维新之化者二十年,其子已通仕籍矣。而谓其故国旧君之思,至于此极,西山之饿,洛邑之顽,未知其又何所处也!牧斋好为曲说,至引谢皋羽、犁眉公为喻,抑何其不相类乎!然原吉之诗,志在乎元,则成其为元而已矣。故附于遗民之例而录之。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原吉,称席帽山人,江阴人。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原吉,江阴人。自号席帽山人有浯溪诗集七卷
人物简介
钦定四库全书·淮阳集·提要
《淮阳集》一卷;附录《诗馀》一卷。元·张宏范撰。宏范,字仲畴,易州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之第九子也。官至镇国上将军、蒙古汉军都元帅。将兵入闽广,灭宋于厓山。师还而卒。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事迹具《元史》本传。其遗诗一百二十篇,词三十馀篇。燕山王氏尝刻之敬义堂,故宋礼部侍郎庐陵邓光荐为之序。光荐,即宏范南征时被获不屈,因命其子圭,事以为师者也。后其曾孙监察御史旭重刋。明正德中公安知县周钺又重刋之。此本即从钺刻传录,盖犹旧帙。 宏范尝从事于郝经,颇留心儒术。其诗皆五七言近体,虽沿南宋末派,然大抵爽朗可诵,如“中酒未醒过似病,搜诗不得胜如愁”,置之江湖集中不辨也。亦无愧曹景宗之赋竞病矣。淮阳集·原序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勋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高。 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是足以知王之词章为优为耳。盖王以事业之馀,适其性情而聊以见之吟咏,往往托物感兴为多,而在于射猎击毬之事者无几。况夫,雅韵清辞,雍容谐协,固非服介胄者之所能及。至其读韩信、李广传诸作,英气伟论,卓荦发扬,又岂拘拘律度之士所能道哉。 惟王世在名门,天资超迈,幼尝学于郝公伯常,而友邓公光荐,恒与钜儒学士大夫交,故属意文字为甚。王之子恒阳忠献王历事累朝,弼成文治,为世文臣。平生立朝,大节若汉之丙魏、唐之房杜,皆王所素教焉。今其曾孙旭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访求先世遗文,得敬义堂所刻。顾其集,犹王之旧谥“武烈”题其首,欲重梓之,从宣因僭为之叙,以著王之好儒尚文,辞章祇其馀事,且使天下后世之人知王之世家不独高于武功也。 至正十年庚寅九月吉日 中宪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 许从宣 谨叙 故都元帅赠平章谥武烈张公,讳宏范,字仲畴,河内人,蔡国武康公第九子也。天分英特。少从郝经学士,虽观书大略率意,吐辞往往踔厉奇伟,据鞍纵横,横槊酾酒,叱咤风生,豪快天纵。其诗类楚汉间烈士语。余尝谓气,文章之主,诗笔特功名馀。豪曹氏父子,气雄建安。刘越石悲愤之作,犹度越晋人远甚,斛律金《敕勒》、六朝文士所无,唐刘幽求、严武、张建封辈,一联半句音节豪宕,自别是。固难以常人捡押翰墨,径畦论也。中原,文献荒芜,士少有,得辄自有馀。惟武烈公所作,未尝属稿,篇什随手散落,后亲友网罗遗失,得其仅有者,为诗词若干。将传于后,属余序。惟立功立言,自古难并勋业,盖世往往掩其他长。矧公文章,赫赫照映,非出偏长以与文士角逐者,然英英在纸,略见其人决非营度出吻,笔下辄止者所能学,亦非凌烟阁上进贤冠、大羽箭所能尽存之穹壤。要是:古今一奇。 庐陵邓光荐序淮阳集·后序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效力,逼宋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此,是则为可取焉者也。诗集首题【淮阳张献武王】,元人盖侈其爵谥云尔。乃今僭易之曰《张淮阳诗集》。若唐之韦苏州以诗鸣、宋之秦淮海以乐府鸣之类是已。乐府仍附于其后。顾旧本,触首随落,且传之者复甚钞。于是拾遗补阙,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备元诗之一家。张讳宏范,字仲畴,中州河内人,履历之详,具载《元史本传》云。 时正德辛未岁孟冬之吉知公安县事宿人 周钺 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抚州路金溪人。顺帝至正十年领乡荐。任太和州学正。有《杜律注》二卷(误题虞集撰),注杜甫七律诗一百四十九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67 【介绍】: 元泰州白驹场人,小字九四。以操舟贩盐为业。顺帝至正十三年,与弟士德、士信及李伯升、吕珍等十八人,率盐丁起事,克泰州、高邮。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一度为元脱脱重兵所围,以脱脱被贬得解。十六年,渡江取常熟,进克平江路,改为隆平府。并进取湖州、杭州等地。十七年,降元,任太尉,每年从海道运粮济元都。二十三年,称吴王,停海运粮食,仍奉元正朔。在吴中招贤纳士,有贤声。但与朱元璋战屡败。二十七年,平江城破,被俘至应天,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人,字存中。顺帝时为秘书少监。后以刑部尚书团结房山诸寨。明兵至,坚守骆驼谷拒战,众溃,寨民执之出降。以不降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益都胶州人,字士明。能诗文。至正七年领乡荐,由泽州儒学正转泰州幕职,弃之,养亲居扬州。十五年,扬州乱,缉以身蔽母,中枪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2—1357 【介绍】: 元末泰州人,小字九六。张士诚弟。善战有谋,能得士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据平江,以为平章。十七年徐达攻常熟,被俘,不食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3 【介绍】: 明开国时庐州合肥人,字仁辅。与俞通海等以舟师自巢湖归附朱元璋。从渡江,克镇江,授秦淮翼元帅,取常州,擢枢密院判。与陈友谅战于采石,阵亡,追封蔡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顺昌人,字伯起。八岁以诗名,九岁以神童闻于朝。年十二,除秘书省正字,仕至江南等处儒学提举。顺帝至正末,陈友谅破豫章,不食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号太乙,道士。善画墨竹禽鸟。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号太乙子,与材次子,至正中袭掌教事,为四十代天师,授太乙明教广玄体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高邮人,字长年,号雪篷。顺帝至正末避兵嘉定,授徒养母,屡辟不就。张士诚据吴,强起授江浙行省都事。善诗文。有《雪篷行稿》、《沟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宣城人。官百户。顺帝至正中,明朱元璋兵破宁国路时拒降而死。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监字天民,金坛人。至正间,避地荆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永嘉人,字则明。元末游学至常熟,道梗不能归,学者争师之,举为州学训导。洪武三年领乡荐,授延安府肤施知县,升临江府同知。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六
著字则明,浙江平阳人,徙居常熟。洪武庚戌举人,授肤施知县,迁临江同知。有永嘉集十二卷。 田按:《列朝诗集》、《明诗综》称则明永嘉人。余藏《永嘉集》十二卷,首有庐陵周矩《永嘉先生传》云:「则明自号永嘉子,人称永嘉先生,世居温之平阳,至正间游学至姑苏之琴川,兵梗弗克归,遂占籍焉。」牧斋、竹盖未见斯集,故误称永嘉人也。则明知肤施以吏事见称,公暇与同年金文徵、黄廷玉唱和,有《长安唱和诗集》流播于时。《永嘉》一集雅健丽则,诸体并工,亦明初诗家罕见之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