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13,分468页显示 上一页 247 248 249 250 251 253 254 255 256 下一页
张英
张贞(名 张真 )
张信(字 彦实 )
张叔豫(字 顺动 号 忍庵 )
张贤(字 思齐 )
张辅(别称 定兴张忠烈王 定兴忠烈王、信安伯、新城侯、英国公 字 文弼 )
张昭
张珂
张铉
张翼
张翼(字 公傅 号 履素 )
张升(字 叔晖 )
张旟
张坚(字 彦诚 号 勿欺 )
其它辞典(续上)
张洪(字 宗海 号 止庵 )张英
张贞(名 张真 )
张信(字 彦实 )
张叔豫(字 顺动 号 忍庵 )
张贤(字 思齐 )
张辅(别称 定兴张忠烈王 定兴忠烈王、信安伯、新城侯、英国公 字 文弼 )
张昭
张珂
张铉
张翼
张翼(字 公傅 号 履素 )
张升(字 叔晖 )
张旟
张坚(字 彦诚 号 勿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宗海,号止庵。洪武中坐累戍云南,帅臣延教子弟,荐为靖江王府教授。永乐中为行人奉使赴日本,又赴缅甸。洪熙初召入翰林,官修撰。有《南夷书》、《使规》。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一
字宗海,常熟人,永乐初授行人(外交使节),曾出使缅甸。洪熙初召入翰林,改修撰,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英,进士。永乐二年(1404年),张英中甲申科二甲第四十五名进士,后授吏科给事中。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贞,又名张真,浙江萧山人,进士出身。永乐二年(1404年),登进士二甲二十八名,授汉阳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1445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彦实。张辅从兄。建文元年举人。永乐初授礼科给事中,累迁工部右侍郎。坐事谪边郡。仁宗时召为兵部左侍郎,仕终四川都指挥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叔豫,字顺动,号忍庵,江西永新县人。永乐三年(1405年)中式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中解元)。永乐四年(140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参与编撰《永乐大典》。有学生刘如贵、彭学用、刘邦善、戴礼、欧阳奎、陈至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鄠县人,字思齐。初务农,年三十,以不堪为里人所侮,始发奋读书。永乐三年举人。授吏部司务,升郎中。以刚廉自持,人称“板张”。以督山西逋赋功,超拜山西右布政使。致仕归,临终嘱其子:“勿纳赙坏其节,作志表勿虚誉失其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1449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文弼。靖难兵起,从父河间王张玉力战,为指挥同知。父死嗣职。从入京师,封信安伯。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四年为右副将军,副朱能,统兵入安南。能死,代为统帅。六年,班师,封英国公。前后凡四赴交南。仁宗即位,掌中军都督府事。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反。使人赴辅所,诱为内应,辅执之奏闻。从宣宗亲征平叛。四年,解兵权。历事四朝,与蹇义、夏原吉、三杨同心辅政。正统末从英宗亲征,死于土木堡之变。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昭,江西奉新县人,进士。永乐四年(1406年),其中进士二甲第六十三名,授刑科给事中。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珂,福建建安县人,进士出身。永乐四年(1406年)丙戌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迁赣州府知府,转宗人府经历。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铉,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进士出身。永乐四年,登进士二甲第四十五名,授户部主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泰州人。永乐六年举人。任江西巡按御史时,劾佞臣刘观,请赈金救灾,垦斥卤之地以富民,称良吏。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翼(14世纪—15世纪),字公傅,号履素,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张翼是永乐元年(1403年)的举人,二年(1404年)联捷进士,五年(1407年)获授通道知县,以廉能得民心,升福建佥事,公署常有怪事,官员都不敢居住,他得知后笑著说:「我并非畏惧鬼祟的人。」住宿当晚梦见有旅人进入公庭陈诉,他责问:「是你在作祟?」对方回答:「我不敢作祟,只是遗骸在公署下,不能自拔,知阁下是长者才对你乞哀。」次日在询问下才知道公署旧为丛冢焉,命人发掘得枯骨十多具,于是为其买棺下葬,再梦见对方来谢,怪事就不再发生,十六年(1418年)五月改任云南佥事,转河南参政,在任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41 【介绍】: 明河南永城人,字叔晖。张骐子。成祖起兵,升以舍人守北平有功,授千户,历府军卫指挥佥事。仁宗时拜后府都督同知,宣宗时进左都督。英宗正统中封惠安伯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榆社人。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永乐时官安丘知县。永乐十八年与都指挥卫青力战唐赛儿,解安丘围。擢山东左参议,升布政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坚(14世纪—15世纪),字彦诚,号勿欺,南直隶太平府芜湖县人。张坚是永乐三年(1405年)举人,十三年(1415年)成进士,获授庶吉士,外任河内知县;他为人温和正直,辞官后居于林下多年,非正人不交、非经史不读,专注模仿圣贤,实践训诲后辈,以正心诚意为宗旨,而他写下的诗歌文词都是为当时感言,不尚尚浮华,八十一岁才去世。他读书时曾读到朱子作品内有「勿欺」二字,就拿来命名其家堂,检讨张颖、编修周孟简为他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