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13,分468页显示 上一页 358 359 360 361 362 364 365 366 367 下一页
张延祚(字 仲胤 )
张文烶(字 彦彪 号 湛生 文选员外郎 )
张积润(字 次璧 )
张鹏翀(字 凌虚 号 襟溟 )
释寂定(字 自如 号 铁牛 张 )
张令
张利民(字 能因 号 田中 )
张映宿(号 小月 )
张缙彦(字 濂源 号 坦公、外方子、大隐 )
释弘礼(字 具德 张 )
张名振(字 侯服 定西伯 )
张国经(字 九一 号 印梁 )
张如芝(号 云眉 )
张我正
其它辞典(续上)
张应一(字 经叔 号 听天堂 )张延祚(字 仲胤 )
张文烶(字 彦彪 号 湛生 文选员外郎 )
张积润(字 次璧 )
张鹏翀(字 凌虚 号 襟溟 )
释寂定(字 自如 号 铁牛 张 )
张令
张利民(字 能因 号 田中 )
张映宿(号 小月 )
张缙彦(字 濂源 号 坦公、外方子、大隐 )
释弘礼(字 具德 张 )
张名振(字 侯服 定西伯 )
张国经(字 九一 号 印梁 )
张如芝(号 云眉 )
张我正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仁同人。字经叔。号听天堂。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延祚(1599年—1649年),字仲胤,青州府莒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延祚是崇祯九年(1636年)的举人,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广平府推官,三年内不曾接受请托,上级本来以循良入荐;适逢广平有豪强横行不法,入狱后逃脱去,因此令他遭中伤,其后朝廷得知他清正执法,只将他调任永平府。尚未到任,李自成已入侵朝廷,十七年(1644年)三月北京失陷,他得知后发誓殉国,顾念母亲在家,弟弟张延嗣在壬午年殉难,决定回家探望,到五月才抵步。弘光年间,张延祚奉母亲到淮上,史可法荐任为职方主事,和朱芾煌、吴国琦、刘若宜、徐天麟、姜一学、周祚新、张印中、吴亮明、潘自得、王健、贺燕徵、黄衷赤、张大赓、姚孙棐、金邦柱、黄泰来、黄钟斗、李长似、张拱端、徐肇森、荆廷实、许士健、刘星耀、陈璧、董念陛在兵部共事;南京失陷后推却清朝催促任命,在东莞村隐居,称「东莞隐君」,四年后(1649年)去世,年五十一岁。他年少有异慧,勤学用功,经史子集一概通晓,著作都在战乱烧燬。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文烶(16世纪—17世纪),字彦彪,号湛生,顺天府通州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人,顺天府通州官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文烶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张柽芳的兄长张杞芳之子,崇祯三年(1630年)的顺天乡试举人,七年(1634年)与弟张文煇一起成进士,获授益都知县,九年间仁慈宽厚,人民都感其恩德。之后他历任吏部验封主事、文选员外郎、郎中,为时人所称。南明时隆武帝曾召用为稽勋司未赴任,鲁王朱以海监国后两次入选司,日益清谨守法。张文烶为人平和,好学文章和楷书,又擅长山水画。南明灭亡,他不问天下事,更在意笔墨事,有子张士寿。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次璧,江苏华亭人。所望子。明崇祯二年(1629)作双真记传奇,刺里豪朱国盛,被控毁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鹏翀(?—1639年),字凌虚,号襟溟,直隶保定府祁州束鹿县人。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左光斗督学直隶,拔选为举人,明年(1622年)成壬戌科进士,与黄道周、倪元璐同出于左谕德韩日缵门下,三人相友善。授河南确山县知县,县冲疲役,有马户夫头,值者家立破产。鹏翀用额设工食募应,不以病里甲,民德之。确山南至信阳有百八十里,中途无税驾所,鹏翀自明港驿设皇华,行者称便。又蠲俸粥荒,活周泽等千余家。时魏忠贤柄政,以龃龉中乙丑计典,降为应天府学博士。转国子监学正,七年升户部主事,以丁忧去职。服阕,起补原职,司天津、辽东及中原练饷,秩满,户部尚书毕自严爱其才,复任之。再岁晋寇南向入怀庆、卫辉,神州孔棘,尚书侯恂举荐为河南睢陈兵备道副使,募兵六千人,自倾家产俸金养军,时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自是日起,领军剿寇。七年八月,三十万大小七十二营贼寇进入睢陈抄掠,蔡沟有郑贵北二毛,平头垛有郭三海,西平有侯鹭鹚,啸聚数万,鹏翀擐介胄,叠战擒之,当提兵下西平,军饥浃旬不食,啜野菜以饱,有觅得面饼进者,鹏翀却之曰:忍民兵枵,独果腹乎?由是三军感激泣下,争用命,诸贼悉平。九年正月,贼犯永城,鹏翀与副将祖大乐御之,鏖战至辰至西,斩贼渠混天王,隔旬再至再破之,贼精锐几尽,余众奔宿州。鹏翀有红旗军千人,皆选锐,贼望旗惊窜,曰:张长头兵来矣!谓其好赴斗也。越三年,不敢犯其境。鹏翀兼摄臬守学驿,绾五篆,历六载不迁,后升山西口北道右参政。鹏翀官睢陈,心力俱困,不时呕血,移节赴口北,道卒于封丘之邮署。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寂定,字自如,别号铁牛。姓张氏,剑川人也。明天启间,随南礼科给事中扬栋朝之任金陵,习见俗荣,颇怀厌恶,思舍去之恐不得,遂乃解衣履,置之眢井,眉竟从之逸。已乃知其至衡岳为僧,初受度于无相隐者,时年十七。后受戒于三昧,复游大江南北,参请名宿,博研经律,仍返南岳,依颛愚得其法。登坛讲授,名与师埒。明崇祯辛巳,归滇住鸡足山,弘敷法席,名振一时,乃建断际庵,居之数载。剑川赵鹤公,州之耆儒,仰其德教,延至石宝山,赵氏所建曰“宝岩居”。寂定既主宝岩,不复至鸡足。其时清师定滇,明桂藩出奔缅甸,故锦衣卫都督指挥段晅弃官归,与为方外交,请为卜地石宝山顶,填筑龙湫,别建佛顶寺,寺成,主其法席。邓川刘涛石致《大藏》一部,庋寺阁。清顺治己亥冬示寂,寿六十一,腊四十四。寂定宗律湛深,尤精教义,书兼行草,有阁帖遗意,鸡山犹存墨迹。所著语录诗文十卷,未梓而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明四川永宁宣抚司人。初从奢崇明为伪总兵,后率众降,授参将。崇祯中,累迁副总兵,镇川北。年七十余,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胸,军中号“神弩将”。屡破张献忠军。巡抚邵捷春倚令与秦良玉如左右手。十三年,守竹箘坪,献忠兵大至,令力战死。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维基
张利民,字能因,号田中,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官桐城县知县,流寇蹂躏楚皖,邻封不守,利民誓死率民兵登陴拒守,有援将廖应登被贼擒,随以所部兵导贼攻城,木牛、云梯毕具,利民造内城数十丈,并浚深沟,贼屡攻不得入,桐邑得完。寻解组归,隐居田中,白号田中居士。按《福建通志》:“陈氏,候官进士张利民母。幼耽书史,能为五七言诗。年二十夫亡。氏哀毁逾礼,课子严甚。尝为《闻雷诗》云:‘空中霹雳闻天语,夫在山头知不知。幼子未能传古事,王裒抱冢亦人儿。’年三十三,哀毁而死。著有《茹檗录》一卷。后利民自疏其母节于朝,赠旌。”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映宿(?年—1641年),号小月,河南信阳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授静海县知县,六年被革职。崇祯十四年家居时,值张献忠攻信阳城,死于兵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河南新乡人。明崇祯四年进士,授知县,官至兵部尚书。先迎降李自成,自成败走后降清军,又南投明弘光帝。南京陷落后,再降于洪承畴。在清官至工部侍郎,降授江南徽宁道。顺治十七年,坐编刻《无声戏》,自称“不死英雄”,籍其家,流宁古塔而死。维基
张缙彦(1600年—1672年),字濂源,号坦公,又号外方子,别号大隐,河南新乡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辛未科进士,户部观政,历任清涧、三原知县、后入京为户部主事、郎中,累迁翰林院检讨、兵科都给事中。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时任兵部尚书的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军队,崇祯帝在景山自缢。清军入关后,张缙彦回乡反大顺,遭大顺刘汝魁部击败。张缙彦遂退守山寨抗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洪承畴招降。顺治十年(1653年)授山东右布政使,顺治十五年(1658年)擢工部侍郎。因罪籍没家产,流徙宁古塔。在北地与吴兆骞、姚琢之、钱威、钱虞仲、钱方叔、钱丹季等结成诗社为“七子之会”。终老当地。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九
释弘礼,字具德。姓张氏,绍兴人。初为锻工,好与黄冠游。有紫阳洞苏道者,教以息养方,本天台《小止观》与《首楞严》合,因读是经而发正信,投普陀宝华庵仲雅祝发。既受具,乃参三峰汉月藏禅师,因承记莂,授以临济正宗。是宗在明初法运中微,汉月初从折竹洞悟,彻尽法渊,后乃得源流于金粟悟,而其始终加护者,则在网宗。网宗者,全提五家宗旨,而于临济则从一句中分宝主玄要照用,堂奥森严,使学者不滞鉴觉,洞抉佛祖心髓。弘礼闻之,亟往参叩。时汉开法安隐,以本来面目示之,苦求未得,偶窥镜见影,被同侣一推,猛然有省。由是精进,服勤左右,历三峰、邓尉者,十有七载。彻悟宗旨,遂承衣拂。三峰既殁,同参潭吉忍,著《五宗救》,弘礼赞助居多,书成而阐扬纲宗,三峰道法始晓然于天下。虽当时辨难三峰者,持论不无异同,是书一出,淆讹立判矣。潭又告寂,弘礼归隐云门,御史念台刘公请主广孝寺,陶鍊学人,名动诸方。继迁安隐、显宁,复应江北请,说法泰兴之庆云,秦邮之地藏,维扬之天宁,嗣居佛日、灵隐、会稽、华严、径山。先后十坐道场,开大法门,雷震海内。在天宁日,湖海浩归,衲侣奔奏,所谓五千衲子下扬州者,纪其实也。灵隐方兴巨工,事同开创,大殿火,重新之。施者坌集,购大木于深山,人力罕致。一夕雷雨,暴洪汛涨,浮涌毕达,缺一石础,感神示梦,因之募得。故功成钜丽,甲于天下。又以其馀葺浙之广孝、安隐、法相、灵峰诸寺。而径山频以兴复请,乃以灵隐付其徒晦山,而自往径山。将兴法席,为弟子巨渤封塔,再至天宁。临行机语,皆似息机投老者。既至七日,刻晷为筵,热香礼佛,五鼓易衣,端然坐逝。时康熙丁未十月十九日也,寿六十八,僧腊四十七,塔于灵隐慧日轩。吴梅村祭酒伟业为之铭。著有《弘宗说》、《正讹说》二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55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侯服。崇祯十六年授台州石浦游击。南京陷落,鲁王监国,加富平将军,扈监国入闽,封定西伯。旋还浙江,招旧部以壮其军。鲁监国二年,因清松江守将吴胜兆来附,率水军至崇明,遇风覆军。奉王居舟山。监国六年,舟山陷,扈鲁王再入闽。永历七年,率军入长江,至金、焦。次年,会张煌言再入长江,登金山,遥祭孝陵。退出后不久病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国经,字九一,号印梁,福建漳州府漳浦县军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福建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刑部观政,本年授江西广信府兴安县知县,四年调分宜知县,本省同考。崇祯三年升南吏部文选司主事,四年升稽勋司郎中,六年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兵备罗定道。时流寇入境,土贼窃发。国经以峻法惧之,闻风屏息。重文教以育胶庠,旌节妇以维风化。治事有方,重文学,工诗书,主修《罗定州志》凡十卷,八年书成,今佚。八年迁分守海北道参政,士民为之建祠。崇祯九年(163年),海北道参政张国经与廉州知府郑抱素纂修《廉州府志》十四卷。十二年调广西苍梧道,十三年考察,降四川佥事,十六年考察。享年九十四。著有《南都草》、《岭表吟》。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如芝(?—1641年),号云眉,河南信阳州(今信阳市)人,同进士出身。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授德安府教授,六年升国子监博士,七年升南京户部主事,八年升福建司员外郎,九年升郎中,十四年授安庆府知府,未任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明河南陕州人。崇祯间集乡里众御义军。众溃而奋臂独战。义军爱其勇,欲生致之。自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