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13,分468页显示  上一页  362  363  364  365  366  368  369  370  37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张罗彦(仲美 )
张世雍( 世基 成之 )
张亮
张元始(贞起 时 )
张士璠(素园 )
张惟一(允之 )
张拱机(群玉 )
张捷(前之 赤函 )
张经(雷溪 )
张翼(负青 )
张若獬(义生 )
张丁乾(玄仪、正仪 )
张奇柱
张宜(鹤洲 )
张希夏( 临安伯 )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罗彦(?—1644年),字仲美,直隶清苑县(今河北省清苑县)人。明末官员。张罗彦举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初官行人司行人,升吏部主事。累迁吏部文选司郎中。秩满,迁光禄寺少卿,被人诬陷,落职归里。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张罗彦与兄张罗俊等守城。城破,罗彦迅速返家,将官阶、姓名大书于墙上,投缳自尽。全家死者二十三人。《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世雍(1605年—1634年),原名张世基,字成之,松江府青浦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通政司观政,五年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六年贵州主考,七年养病回乡,不久病逝,享年三十岁。
张亮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四川内江人。举人。崇祯中历榆林兵备参议,改安庐兵备,监禁军镇压农民军。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四府。次年左梦庚破安庆,被执。梦庚挟之北行,投河死。
张元始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元始(?—1645年),字贞起,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四年(1624年),张元始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获授行人,转为工科给事中,上疏免除五年欠租,贪官透支,豪强顽劣,查解后优免负民,转任户科都给事中。山东寇盗急迫,他请求命令丘禾嘉专任招抚,使流寇大多解散;又上疏言封疆处事失误,保举不够称职,得崇祯帝嘉奖。东南方徭役繁重,送北粮、押送布后十家有九家耗尽家产,他因而疏请北粮为官德者,送布附在漕船,令民力复苏。崇祯十四年(1641年)发生旱灾,一斗米售价千钱,使得人心惶惶;他上疏建议建议以麦代米,得准许用麦价折色,先在河南推行,再扩展到整个江南,公私都获利;又指出中州督抚及督师丁启睿,宦官卢九德、刘元斌观望不前令致藩封失陷。很快朝廷命他负责催督漕运及积年欠饷,收得欠赋九十万,充盈国库;他在都察院八年间忠正而熟练,在获重用前却因母亲去世辞官归乡。弘光帝即位,起用张元始为太仆少卿,升任太常卿,商议弘光帝父亲朱常洵谥号时,只有他提出「恭」是逊位君主的谥号,请求改谥「共」,未得准许;不久又建议在各先帝忌辰时只备牲醴,改祭奉先殿,只有在五节才在孝陵设总坛附祭各先帝后,获许可。弘光元年(1645年)二月,他请求祭祀社稷;到寒食节时张星则请求遥祭先帝陵墓,他再上疏应该在崇祯帝后忌日停止音乐、屠宰、嫁娶,以感叹离别故宫、激发国家忧愤,直到消灭闯贼,能再次谒见先帝陵墓为止,因此擢任礼部右侍郎。南京失守,他回到家乡直至去世。
张士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士璠,号素园,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通政司观政,官武进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惟一(16世纪—?—1645年),字允之,河南归德府睢州人,明朝、南明]官员。张惟一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的进士,初授山西临汾县知县,天启五年擢任工科给事中。天启年间他上书关口事宜和登莱巡抚文武不和,希望使巡抚调职;同时又指出关口六个弊病。明熹宗说:「你的言论切中要害。」五年十月转为礼科右给事中;因与大理寺正许志吉互相攻击,六年八月改任吏科左给事中,七年获曹钦程推荐主考浙江乡试,以殿工加升太常寺少卿。崇祯帝继位,以阉党罢官。他和许定国为女儿亲,弘光元年(1645年)许定国杀害高杰,马士英起用张惟一招揽;他打算让许定国上疏认罪,但不成功。不久朝廷追赠高杰,但诏书长期不能下达,他南走时被李翔云误认为张缙彦而被杀。
张拱机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拱机(?—1645年),字群玉,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拱机在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获授莆田知县,转任福王王府评事、江西兵备道副使,弘光年间担任湖西道参议。张献忠攻佔四川,他无法归乡,隐居在巢县,和顾梦游、韩宗騋以诗得罪朝廷,未被追究,不久去世。他的妻子恭人徐氏从四川带著三名儿子到江南,途中二子被流贼杀害,她和幼子张祖咏逃脱,到巢县才知道张拱机已去世,变卖衣物来营葬他在水西门外;张祖咏后来刻苦读书,中选岁贡。
张捷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前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山阴知县,擢监察御史。崇祯间累迁吏部侍郎。捷敌视东林,与首辅周延儒友善。延儒败,又附温体仁。坐事除名,赎徒三年。南明弘光时起为吏部尚书。南都失守,与仆至鸡鸣寺自缢死。
维基
张捷(?—1645年),字前之,号赤函,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河南道御史,疏参尚宝司司丞刘时俊阉媚无骨,奸秽多机,并及科臣刘文炳居家龌龊之状,时俊旋以病乞归。天启元年,与兵科给事中萧基同日疏参阅科姚宗文,罪其排挤熊廷弼也。六月以极论辅臣刘一燝,被夺俸一年。二年四月巡视光禄寺,三年九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将他外放为陕西按察司副使,他不赴任而告归,由此嫉恨东林党人。五年以阉党给事中李鲁生举荐,三月起补为福建道御史,七月升补太仆寺少卿。七年二月,由于忤逆魏忠贤,在陪推宁夏巡抚时,以曾附党人,为李应升死友,被削籍为民。崇祯三年(1630年),起大理寺右少卿,拜左副都御史。明年,迁吏部右侍郎。又明年,进左侍郎。张捷仇视东林,而与首辅周延儒友善,由此引居吏部要地,延儒败,又附温体仁为羽翼。曾被御史梁云构弹劾,但崇祯皇帝不听。崇祯七年八月,皇帝召勋戚文武于平台,问堪冢宰(吏部尚书)及总宪(都察院长官)者?令各给笔札条对,吏部侍郎张捷受大学士王应熊暗示,举荐原任兵部尚书吕纯如,诸臣以纯如名列阉党逆案,不可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张捷仍然喋喋不休举荐,刑科给事中姜应甲呵斥张捷巧辩,张捷失色而退。此后科道交章弹劾王应熊、张捷同谋党附,大肆欺擅,皇帝命张捷回奏,卒以温体仁、王应熊力保,置不问。崇祯八年正月,张捷姻亲贺儒修任成都知县,张捷嘱托四川巡按御史刘宗祥令举儒修卓异,刘宗祥却以贺儒修贪墨上疏弹劾,贺被削籍逮治,张捷大为愤恨,以川中州县多陷于贼,诏议宗祥罪。刘宗祥害怕被张捷报复,就将张捷嘱托私信上报,皇帝大怒,诏除名议罪,坐赎徒。南明弘光时,虽为刘泽清、马士英举荐,廷议多持不可。魏国公徐弘基特疏荐,乃以内传复故官,却被给事中章正宸以内批非制而罢。不久吏部尚书徐石麒去职,阮大铖通过宫内太监取得中旨,以张捷继任尚书,此后为崇祯初的逆案翻案,起用逆案中人。清军破南京,张捷逃到鸡鸣寺,以佛幢自缢而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经,号雷溪,四川成都府绵州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四川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钦授兵部武选司主事。
张翼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翼,号负青,河南归德府夏邑县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授中书舍人,仕至安陆府推官。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若獬(17世纪—17世纪),字义生,山东莱州府胶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若獬是崇祯四年进士张若麒之兄,在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人,七年(1634年)成进士,获授河间知县,任内弭盗安民:之后考最迁官南京户部主事,弘光时擢为山东淮徐道佥事、督漕河防,有不少功劳。南明灭亡,他弃官归隐在胶州南旃檀庵终老。
张丁乾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丁乾(17世纪—17世纪),字玄仪,一字正仪,河南汝宁府光州光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丁乾是崇祯三年(1630年)河南乡试举人,次年(1631年)联捷进士,获授饶阳知县,有清廉正直声誉,联同当地绅士抵挡流寇,后丁忧辞官归里。十四年(1641年)流寇入袭光州,他被擒,对方诱使他投降,他愤怒责骂对,流寇愤而削去他的鼻子,又斩断其右手,始终不屈服。弘光年间张丁乾补任应天教授,朝会时用木耳鼻掩饰其削鼻,人们都认为这样不祥,后归里去世。
张奇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奇柱,直隶肃宁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明亡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升任陕西布政使司参议、河西道。
张宜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宜,号鹤洲,云南临安府河西县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云南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授延平府推官。
张希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希夏(?—17世纪),平阳府蒲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希夏是崇祯元年(1628年)的进士,历任平原知县、礼科给事中,上疏文武荐举冒滥,请求禁止。之后转为吏科给事中,又请求地方的督抚司道有欺骗卸责都交由吏科处理。赵之龙推荐陈尔翼,张希夏疏言祖制禁止废臣入国,赵之龙此举藐视君主;杨兆升复官,于之英请求袭封临安伯,他亦上表不可袭封。其时大臣经常寻求报复,张希夏表示光复大业才是大翻案,消灭敌寇才是真报仇,未获理会。弘光年间擢任太常少卿,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