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06,分408页显示 上一页 376 377 378 379 380 382 383 384 385 下一页
张树声(字 振轩 靖达 )
张汝嵩(字 倬云 )
张运兰(字 凯章 忠毅 )
张遂谋
张声训( 声恒 )
张师亮
张庭诗(字 二南、伯训、亦庐 )
张树珊(字 海柯 勇烈 )
张正椿(字 友榆 号 秋轩 )
张运桂(字 稚园 )
洪昌燕(字 敬传 号 张伯 )
张家骧(字 子腾 文庄 )
张景祁(字 蘩甫、孝威、蘩圃、蕴梅 号 韵梅、新蘅主人 祖钺、左钺 )
张维垣(名 群玉 号 蠡叟、冷红生、星枢 字 禄兴 )
其它辞典(续上)
张锡龙(别称 张龙逵 字 震伯 号 游轩、云田 文宪 )张树声(字 振轩 靖达 )
张汝嵩(字 倬云 )
张运兰(字 凯章 忠毅 )
张遂谋
张声训( 声恒 )
张师亮
张庭诗(字 二南、伯训、亦庐 )
张树珊(字 海柯 勇烈 )
张正椿(字 友榆 号 秋轩 )
张运桂(字 稚园 )
洪昌燕(字 敬传 号 张伯 )
张家骧(字 子腾 文庄 )
张景祁(字 蘩甫、孝威、蘩圃、蕴梅 号 韵梅、新蘅主人 祖钺、左钺 )
张维垣(名 群玉 号 蠡叟、冷红生、星枢 字 禄兴 )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一作张龙逵,字震伯,号游轩、云田,谥文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884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振轩。张树珊兄。咸丰间,以廪生办团练,与太平军为敌。同治间,领淮军从李鸿章,转战江苏、浙江。后历官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光绪间任两广总督,并一度署直隶总督。中法战争爆发后,命赴广东治军防海,不久病死。谥靖达。人物简介
张树声,字振轩,合肥人,咸丰诸生,同治时率树军平吴平捻以功历官徐海道等,卒于任,谥靖达,有杂著一卷。
人物简介
简介
张汝嵩(1824-1905),字倬云,无锡人,国子监生,以贫故贾于沪,闲则吟哦不断。有《仰止斋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4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字凯章。咸丰初,从王鑫镇压太平军,转战衡、永、郴、桂,擢同知。后从援江西。鑫卒,与王开化分领其众,擢知府。下江西诸县,援湖南,回防皖南,官至福建按察使。同治三年赴闽,于武平兵败。被执而死。赠巡抚。谥忠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人。咸丰四年为太平军检点。次年累擢至春官又正丞相。随石达开援湖北,后转战江西、江苏、安徽各地,曾参加摧毁江南大营之战。杨韦内讧时,随石达开回天京,险遭韦昌辉谋害。随石达开独立行动,任元宰,转战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西。后事迹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桂阳州人,后改名声恒。咸丰六年,募乡兵百人,从王鑫镇压太平军,升至都司。后隶胡林翼、左宗棠。以武官受人轻视,愤而入赀为府同知,官至道员。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师亮,贵州贵阳人,同进士出身。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进士,三甲五名,后官江西南昌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庭诗(1826年6月23日—?),字二南,一字伯训,又字亦庐,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光绪十七年(1891)任四川乡试同考官,四川昭化县县令,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回乡,著有《校乡党图考补证札记》一卷,辑《黄县诗征》(《士乡诗征》)不分卷,另著《汉十四博士字法考》、《尔诗释诗异文记》、《黄县志续录》一卷、《炳烛录》等。《古诗平仄集说》五卷附《五古平仄略》一卷,抄本现藏于清华大学图书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6—1866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海柯。张树声弟。咸丰间,与兄办团练,是为淮军之始。同治间,从李鸿章转战江苏,又从曾国藩攻捻于豫、鄂一带。官至总兵,记名提督。在与捻军作战时中伏死。谥勇烈。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正椿(1820年6月1日—?年),字友榆,号秋轩,四川奉节人,进士出身。道光二十五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二,由翰林院编修调任广西学政。同治元年六月二十(1861年7月16日),解任查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字稚园。张运兰弟。咸丰间与兄守徽州对抗太平军。曾败赖裕新、古隆贤三万之众。官至总兵。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五
洪昌燕,字敬传,号张伯,钱塘人。咸丰丙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工科给事中。有《务时敏斋存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家骧(1827年—1885年),字子腾,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晚清政治人物。卒谥文庄。同治元年(1862年)殿试第二甲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五岁。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67年出督山东学政,寻调山西(与于建章对调)。1868年因父丧解职,守丧后重新上任旧职。历升翰林院侍讲(同治十年,1874年8月)、南书房行走(同治十三年,1874年9月)侍读、侍讲学士等。光绪元年(1875),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2月,任日讲起居注官,光绪二年,任国子监祭酒,光绪七年(1881),任詹事府少詹事,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绪八年,任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署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任稽察科事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光绪九年(1884),任直隶省举人复试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官,朝考阅卷大臣,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任武闱会试正考官,慈禧太后50寿庆,赏赐张家骧“砥德砺才”牌匾,并赐紫禁城骑马,终官吏部右侍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家骧病逝于吏部侍郎任上,归葬于鄞县龙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7—?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蘩甫,号韵梅,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官福建连江、台湾淡水知县。工诗词。历经甲午战后割台等世变,多感伤之音。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新蘅词》。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六
张景祁,字蘩甫,钱塘人。同治甲戌进士,官连江知县。有《研雅堂诗》。全台诗
张景祁(1827~1891),原名祖钺,字蘩甫、韵梅,号新蘅主人,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为薛时雨门下士。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张氏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著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集》及《新蘅词》,并传于世。诗词作品反映甲申(1884)北台战事(中法战争)和甲午(1894)之战。在台诗作,见诸赖子清《台湾诗醇》、吴幅员《台湾诗钞》、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陈汉光〈张景祁咏甲申北台战事及其他〉等。维基
张景祁(1827年—?),原名左钺,一作祖钺,字孝威,后自字蘩甫,或作蘩圃,一字韵梅,一作蕴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县人。同治三年(1864年)拔贡,同治十三年(1674年)甲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选福建武平县知县,坐事落职。台湾布政使邵友濂与其有旧,邀其前赴淡水县任职。光绪十年(1884年)至次年,两度担任淡水县知县,政绩卓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割台与日本,张景祁携家内渡。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福建连江县。民国建立后,与林寿图、郑孝胥等结社唱和。工诗词,有《研雅堂集》、《新蘅词》九卷、《秦淮八咏》等行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维垣(1827~1892),字禄兴,号星枢,清屏东长治人。中秀才后,赴苗栗头份教书;同治十年(1871)取中辛未科进士,派任浙江省遂昌县知县,后又调任北京,任考试官,钦加同知衔。辞官回台后仍居苗栗头份,光绪十二年(1886),于当地策划创建义民庙。光绪十八年(1892)卒,享寿六十六。生平作品留存不多,今依《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编校 。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维基
张维垣(1827年—1892年),字禄兴,号星枢,福建台湾府台湾县人。晚清政治人物。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神岗社,为客家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张德贵东台,定居下淡水广西里。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同治十年(1871年)中式辛未科进士。授浙江遂昌县知县。光绪三年(1877年)辞官返乡,北迁至淡水厅头份庄。光绪十八年(1892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归葬。有《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