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13,分468页显示 上一页 437 438 439 440 441 443 444 445 446 下一页
张正椿(字 友榆 号 秋轩 )
张运桂(字 稚园 )
洪昌燕(字 敬传 号 张伯 )
张家骧(字 子腾 文庄 )
张景祁(字 蘩甫、孝威、蘩圃、蕴梅 号 韵梅、新蘅主人 祖钺、左钺 )
张维垣(名 群玉 号 蠡叟、冷红生、星枢 字 禄兴 )
张诗日( 勤武 )
张锡嵘(字 敬堂 )
张宗愚( 梁王 )
张禹爵(名 张五孩 )
张丙炎(字 午桥 号 药农 )
张宪和(字 闻惺 )
张锡龄(字 鹤圃 号 谔夫 )
张鸣珂(字 玉珊、公束 号 窳翁、窊翁、寒松老人 )
其它辞典(续上)
张树珊(字 海柯 勇烈 )张正椿(字 友榆 号 秋轩 )
张运桂(字 稚园 )
洪昌燕(字 敬传 号 张伯 )
张家骧(字 子腾 文庄 )
张景祁(字 蘩甫、孝威、蘩圃、蕴梅 号 韵梅、新蘅主人 祖钺、左钺 )
张维垣(名 群玉 号 蠡叟、冷红生、星枢 字 禄兴 )
张诗日( 勤武 )
张锡嵘(字 敬堂 )
张宗愚( 梁王 )
张禹爵(名 张五孩 )
张丙炎(字 午桥 号 药农 )
张宪和(字 闻惺 )
张锡龄(字 鹤圃 号 谔夫 )
张鸣珂(字 玉珊、公束 号 窳翁、窊翁、寒松老人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6—1866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海柯。张树声弟。咸丰间,与兄办团练,是为淮军之始。同治间,从李鸿章转战江苏,又从曾国藩攻捻于豫、鄂一带。官至总兵,记名提督。在与捻军作战时中伏死。谥勇烈。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正椿(1820年6月1日—?年),字友榆,号秋轩,四川奉节人,进士出身。道光二十五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二,由翰林院编修调任广西学政。同治元年六月二十(1861年7月16日),解任查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字稚园。张运兰弟。咸丰间与兄守徽州对抗太平军。曾败赖裕新、古隆贤三万之众。官至总兵。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五
洪昌燕,字敬传,号张伯,钱塘人。咸丰丙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工科给事中。有《务时敏斋存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家骧(1827年—1885年),字子腾,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晚清政治人物。卒谥文庄。同治元年(1862年)殿试第二甲第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五岁。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67年出督山东学政,寻调山西(与于建章对调)。1868年因父丧解职,守丧后重新上任旧职。历升翰林院侍讲(同治十年,1874年8月)、南书房行走(同治十三年,1874年9月)侍读、侍讲学士等。光绪元年(1875),任顺天乡试同考官,12月,任日讲起居注官,光绪二年,任国子监祭酒,光绪七年(1881),任詹事府少詹事,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光绪八年,任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署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任稽察科事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光绪九年(1884),任直隶省举人复试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官,朝考阅卷大臣,授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任武闱会试正考官,慈禧太后50寿庆,赏赐张家骧“砥德砺才”牌匾,并赐紫禁城骑马,终官吏部右侍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家骧病逝于吏部侍郎任上,归葬于鄞县龙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7—?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蘩甫,号韵梅,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官福建连江、台湾淡水知县。工诗词。历经甲午战后割台等世变,多感伤之音。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新蘅词》。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六
张景祁,字蘩甫,钱塘人。同治甲戌进士,官连江知县。有《研雅堂诗》。全台诗
张景祁(1827~1891),原名祖钺,字蘩甫、韵梅,号新蘅主人,清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为薛时雨门下士。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晚岁由福建渡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张氏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著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集》及《新蘅词》,并传于世。诗词作品反映甲申(1884)北台战事(中法战争)和甲午(1894)之战。在台诗作,见诸赖子清《台湾诗醇》、吴幅员《台湾诗钞》、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陈汉光〈张景祁咏甲申北台战事及其他〉等。维基
张景祁(1827年—?),原名左钺,一作祖钺,字孝威,后自字蘩甫,或作蘩圃,一字韵梅,一作蕴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县人。同治三年(1864年)拔贡,同治十三年(1674年)甲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选福建武平县知县,坐事落职。台湾布政使邵友濂与其有旧,邀其前赴淡水县任职。光绪十年(1884年)至次年,两度担任淡水县知县,政绩卓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割台与日本,张景祁携家内渡。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福建连江县。民国建立后,与林寿图、郑孝胥等结社唱和。工诗词,有《研雅堂集》、《新蘅词》九卷、《秦淮八咏》等行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张维垣(1827~1892),字禄兴,号星枢,清屏东长治人。中秀才后,赴苗栗头份教书;同治十年(1871)取中辛未科进士,派任浙江省遂昌县知县,后又调任北京,任考试官,钦加同知衔。辞官回台后仍居苗栗头份,光绪十二年(1886),于当地策划创建义民庙。光绪十八年(1892)卒,享寿六十六。生平作品留存不多,今依《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编校 。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蠡叟、冷红生……等。清福建闽县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于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文精舍、京师金台书院讲学。光绪二十七年(1901)担任京师五城学堂教习,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师大学堂。教学之馀,由他人口译,以古文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馀种(或言共二百馀种),世称「林译小说」,乃引介西方文学之先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与王寿昌合译之《巴黎茶花女遗事》最为著名。平生著述丰富,与古文相关者如《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文法讲义》……等数十种;诗作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闽中新乐府》收仿乐府体诗歌三十二首,激议时政,倡导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风行海内,王松《台阳诗话》特别予以介绍;此外画作《畏庐遗迹》、理论专著《春觉斋话论》,都为世人所赞誉 。维基
张维垣(1827年—1892年),字禄兴,号星枢,福建台湾府台湾县人。晚清政治人物。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神岗社,为客家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张德贵东台,定居下淡水广西里。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同治十年(1871年)中式辛未科进士。授浙江遂昌县知县。光绪三年(1877年)辞官返乡,北迁至淡水厅头份庄。光绪十八年(1892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归葬。有《张维垣先生閒吟诗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7 【介绍】: 清湖南湘乡人。咸丰间从军,初为外委。同治间攻陷天京之役,夺门先入。官至直隶宣化镇总兵。后又从曾国藩与捻军作战。卒谥勤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7 【介绍】: 清安徽灵璧人,字敬堂。咸丰三年进士,授编修,官记名御史。随曾国藩镇压捻军,后偕刘松山在陕西与捻军作战,于西安阵亡。有《孝经章句读》、《朱子就正录》、《孝经问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8 【介绍】: 清安徽亳州人,清代官书改“宗”为“总”,别号“小阎王”。张洛行侄。太平天国封为梁王。本为捻军黄旗将领。同治初,与陈得才、赖文光所率太平军相结。天京陷落后,进而与赖文光等军合并,共歼僧格林沁马队。后分为东、西捻军。宗愚率西捻军自河南至陕西,歼湘军刘蓉部。为解东捻军围,回师东进,经山西入直隶,进迫卢沟桥,震动清廷。旋以敌军大集,转而南下山东,为李鸿章、左宗棠部所围,军覆投水,后生死不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8 【介绍】: 清安徽亳州雉河集人,本名张五孩。张乐行侄。乐行殉难后,袭爵为太平天国幼沃王。同治五年秋,捻军分东西两支时,属西捻军,地位仅次于张宗禹。后于直隶饶阳战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丙炎,字午桥、号药农,江苏人,进士出身。咸丰九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咸丰十年,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广东廉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张宪和,字闻惺,平湖人。咸丰己未举人,历官武冈知州。有《受月轩诗草》。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鹤圃,号谔夫,监生,候选县主簿。咸丰九年卒,享年五十八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9—1908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窳翁。咸丰十一年拔贡。历官江西德兴知县、义宁知州。工诗词骈文。有《寒松阁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七
张鸣珂,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窊翁,嘉兴人。咸丰辛酉拔贡,历官义宁知州。有《寒松阁集》。词学图录
张鸣珂(1829-1908) 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窳翁,又号寒松老人。嘉兴人。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官新建知县,任满告归养。复出为德化、德兴知县。官至义宁知州。以事罢官。晚以鬻文生。骈文树骨庾信、徐陵,取材杨炯、骆宾王。诗上溯王维,沿波钱起,以格韵真切取胜。有《寒松阁集》、《寒松阁词》、《寒松阁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