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13,分468页显示 上一页 450 451 452 453 454 456 457 458 459 下一页
张尧燊
张庚铭
张志轩
张朴
张瑞芳
张罗澄(字 岷远 )
张致安
张锡鸿
张元济(字 筱斋 号 菊生 )
张启藩
张濂
张相文(字 蔚西 号 沌谷 )
张称达(字 季旷 号 二谷老人 )
张继良
其它辞典(续上)
张存谐张尧燊
张庚铭
张志轩
张朴
张瑞芳
张罗澄(字 岷远 )
张致安
张锡鸿
张元济(字 筱斋 号 菊生 )
张启藩
张濂
张相文(字 蔚西 号 沌谷 )
张称达(字 季旷 号 二谷老人 )
张继良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存谐,广西省郁林直隶州博白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8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尧燊,四川省潼川府射洪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庚铭,江苏省海州直隶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31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志轩,山东省泰安府平阴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4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朴,山西省大同府怀仁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7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瑞芳(1865年—1922年),顺天府宝坻县广林木村人,同进士出身,官至户部侍郎。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殿试三甲44名进士。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曾任大清银行陕西总办。历任户部侍郎、山西省银行督办。致仕后,在村中开办学堂,名为养正子堂,免费教授乡间子弟和辅导家中子侄读书。弟张瑞芬,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进士,官山东长清县知县。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致安,贵州遵义人,清末地方官员,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三甲一百九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官湖南永定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锡鸿,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25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男,浙江海盐人,中国出版家,为宋朝张九成的裔孙。张元济出生于名门望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任刑部主事,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甲午战争后,积极投身维新运动,组织陶然亭集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北京创办溪学堂。戊戌变法时,被徐致靖推荐给光绪帝,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革职,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元济投资上海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倡议设立编译所,聘蔡元培为所长,主持编定教科书,并延请夏曾佑编《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张元济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后来任董事长。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一文评价:“张先生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张元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次年,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9年8月14日于上海逝世。上海福寿园内有其铜像。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启藩,安徽省泗州直隶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5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濂,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相文(1866-1933),字蔚西,号沌谷。宿迁泗阳人。在上海南洋公学、北京大学等长期任教。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称达(1866年—1939年),字季旷,号二谷老人,湖南永绥(今属吉首)人。清末进士,书画家。清同治五年(1866年),张称达生于永绥厅城。幼年家贫,苦读进学,在辰州考中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殿试,位列三甲一百四十一名。辛亥革命后,张称达回归故里。民国二年(1913年),在县城创办务正小学,后因生计日绌,只身去常德以卖字和授徒为生,后患风症返回。张称达工诗文,善书画,字体苍劲,别具一格。晚年仰慕唐代李昌谷和宋代黄山谷,遂自号“二谷老人”,并汇集平日诗文成册,定名《二谷老人诗文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在家中病逝,享年73岁。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继良,湖北汉阳府黄陂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