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弹词(彈詞)  拼音:tán cí
一种曲艺。流行于南方各省,表演者大都在一人至三人,有说有唱;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或再加上琵琶、扬琴陪衬。唱词多为七字句。曲调、唱腔则因地而异,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等。也称为「搊弹词」。
《國語辭典》:苏州弹词(蘇州彈詞)  拼音:sū zhōu tán cí
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区的曲艺。有说有唱,以小三弦、琵琶为主。演出者自弹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变化反覆结构。表演灵活简便,善用叙事、代言相结合的手法和说、噱、弹、唱的艺术手段描绘故事情节,刻划人物性格。此种技艺在清代中叶时已相当成熟。
《国语辞典》:扬州弹词(扬州弹词)  拼音:yáng zhōu tán cí
一种以扬州方言说唱的民间艺术。初为一人说唱,用三弦伴奏;后演变为二人说唱,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多自弹自唱。传统书目题材为长篇,现代者则以短篇居多。
《國語辭典》:搊弹词(搊彈詞)  拼音:chōu tán cí
一种说唱艺术。参见「弹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