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逼死  拼音:bī sǐ
逼迫致死。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我那几个舅子,狼虎般相似,去那城中告下来呵,韩弘道为小媳妇逼死大浑家,连我的性命也送了。」《红楼梦》第二五回:「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
《國語辭典》:胁迫(脅迫)  拼音:xié pò
强行逼迫。《后汉书。卷五三。申屠蟠传》:「爽等为卓所胁迫,西都长安,京师扰乱。」
《國語辭典》:租界  拼音:zū jiè
一国在通商口岸划定界限,租给外国人民居住、通商的区域。租借国通常以缔结条约的方式,取得租借期间对租界的统治权,但出租国仍保有最后的主权,可以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将之收回。
《漢語大詞典》:威挟(威挾)
以暴力强迫。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吾乡有日劫窃其妇之首饰,不得则威挟而力夺之,其终则卖其妻以供一博者矣。”
《國語辭典》:追逼  拼音:zhuī bī
1.追赶进逼。《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先使孙乾来见曹操,言被吕布追逼,特来相投。」
2.以强迫的方式追究或索取。
《漢語大詞典》:逼立
(1).强迫登上帝王之位。晋书·石勒载记下:“ 弘 大惧,让位於 季龙 ……遂以 咸和 七年逼立之,改年曰 延熙 。”晋书·慕容宝载记:“长上 段速骨 、 宋赤眉 因众军之惮役也,杀司空、 乐浪王 宙 ,逼立 高阳王 崇 。”辽史·食货志上:“会 天祚 播迁, 耶律敌烈 逼立 梁王 雅里 。”
(2).指山崖等像墙壁一样陡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潭前峭壁乱耸,回互逼立,下瞰无底。”
《漢語大詞典》:逼婚
强迫婚嫁。《天雨花》第二一回回目:“ 慎思堂 戏探四宫娥, 迎风楼 逼婚三鼎甲。” 沙陆墟 《魂断梨园》第二四回:“ 陈玉珍 听了这段话,暗忖:这个 侯巧凤 是 王晶安 派来逼婚的。” 马云鹏 《雁塞游击队》第二章:“ 白要命 一看到 凤子 ,就又想起那次逼婚的失败,对 改改 就更加痛恨。”
《國語辭典》:逼宫(逼宮)  拼音:bī gōng
古时大臣强迫帝王退位,称为「逼宫」。
《漢語大詞典》:逼取
强迫索取。北史·齐纪中·文宣帝:“帝每为后私营服翫,小佳, 文襄 即令逼取。”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王府:“ 寿 涇 二府,官校恣横,至殴辱宪臣,逼取财物,地方骚动。”《禅真逸史》第十二回:“ 周乾 、 史文通 大恼,将 杜成治 家僮、干办尽数拿出,逼取财物、产业。”
分類:强迫索取
《漢語大詞典》:挜托(掗托)
强迫人买,强卖与人。 宋 朱熹 《奏盐酒课及差役利害状》:“拍户抱额则庶几矣,然或额重而抱纳不前,或藉此而掗托骚扰。” 宋 朱熹 《奏盐酒课及差役利害状》:“买扑之害,在买人,有消折本柄、破坏家产之患;在众人,有掗托、抑勒、捕捉、欺凌之扰。”
分類:强迫迫人
《漢語大詞典》:逼嫁
强迫女子出嫁。《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 方姨娘 将 卢南村 逼嫁, 妙惠 自縊,及央去劝諭,方始肯从的事説与。”《天雨花》第二五回:“只因逼嫁不从命,故将作践这般行。”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柳南随笔续笔有应订正处》:“ 玉莲 为人逼嫁,自沉於 桑门江 口。”
《漢語大詞典》:人圈
特指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 侵略者强迫沦陷区居民集中居住的地区。 邹韬奋 《人圈》:“最凄惨的是我们的民族敌人近来在 东北 各村里设有所谓‘人圈’,把贫病交加的我们的苦同胞,拉到这个人圈里去喂猎狗!” 曾克林 《大地重光》:“﹝我们﹞粉碎了日寇惨无人道的‘集家并村’政策,把苦难的乡亲们从‘人圈’里解救出来。”
《國語辭典》:勒索  拼音:lè suǒ
用威胁或暴力等非法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如:「他辛苦工作所赚得的金钱,十之八九都被歹徒勒索光了。」
《漢語大詞典》:畏迫
畏惧。《文选·曹冏〈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虽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姦情散於胸怀,逆谋消於唇吻。” 李周翰 注:“言其虽有篡 周 之心,而犹畏惧同姓之国。”
威迫。用威力强迫。魏书·司马叡传:“ 叡 畏迫於 敦 ,居常忧戚,发病而死。”
《國語辭典》:迫降  拼音:pò jiàng
飞行中的飞机,因燃料不足、气流不稳定、机件故障或其他原因,难以续飞,须紧急著陆,称为「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