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恐怖主义(恐怖主义)  拼音:kǒng bù zhǔ yì
蓄意运用暴力、威胁压迫,作为制造恐怖、恐吓或强迫社会的手段,以达成政治、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
《国语辞典》:吃顺不吃抢(吃顺不吃抢)  拼音:chī shùn bù chī qiǎng
只接受温和的劝慰而不受人强迫。如:「千万不要强逼他做,他向来是吃顺不吃抢。」「我吃顺不吃抢,最怕人动之以情。」
《国语辞典》:自发运动(自发运动)  拼音:zì fā yùn dòng
1.不藉外力强迫而自动自发实行。如:「拒绝贿选,要靠市民的自发运动。」
2.植物生活细胞自然的运动,不因外力而成。如牵牛花的茎生长时的旋转运动。
《国语辞典》:牛不喝水强按头(牛不喝水强按头)  拼音:niú bù hē shuǐ qiáng àn tóu
比喻强迫他人做不愿做的事。《红楼梦》第四六回:「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
《国语辞典》:偪仂  拼音:bī lè
强迫、胁迫。如:「做事时不要太强人所难,偪仂太过,往往会有反效果。」
分类:强迫胁迫
《国语辞典》:架走  拼音:jià zǒu
用暴力强迫别人跟著走。如:「二个彪形大汉走近店里,不由分说,便把老闆架走。」
《國語辭典》:赶跑(趕跑)  拼音:gǎn pǎo
驱逐离开。如:「你不必害怕,那个无赖已经被赶跑了。」
《漢語大詞典》:浮收勒折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清 冯桂芬 《江苏减赋记》:“意甚决,是将奉旨浮收勒折矣。”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江浙卫兵:“酌留数成以为卫所增兵造船之用,则州县之浮收勒折者,无可籍口。”亦作“ 浮收勒索 ”。清史稿·高宗纪四:“辛酉,以 图思德 劾 苏墧 浮收勒索,命 袁守侗 等严鞫之。”
《漢語大詞典》:公共租界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邹韬奋 《经历》三六:“由外面传进的消息,说前一夜在公共租界被捕的 沉 、 李 、 王 、 沙 四先生……于当天十二点即由各人的律师保了出来。” 洪深 《咸鱼主义》:“我们先生想,有一天 上海 真的打起仗来的话,逃难到公共租界里来的人一定是很多的。”参见“ 租界 ”。
《國語辭典》:租界  拼音:zū jiè
一国在通商口岸划定界限,租给外国人民居住、通商的区域。租借国通常以缔结条约的方式,取得租借期间对租界的统治权,但出租国仍保有最后的主权,可以在条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将之收回。
《國語辭典》:黑社会(黑社會)  拼音:hēi shè huì
从事非法活动的秘密组织。也称为「黑帮」、「黑道」。
《漢語大詞典》:逼限
强迫限定。云笈七籤卷一○二:“逼限宫禁,津路无缘。”
分類:强迫限定
《漢語大詞典》:逼租
指强迫征收地租。《中国歌谣资料·农民+痛苦》:“逼租逼债卖儿女,百年老后无依靠呵!”《红旗歌谣·今日是主人》:“ 苗 家宽心呵,没有人逼租也没有人抓丁。”
《漢語大詞典》:逼摄(逼攝)
强迫夺取。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上:“俗生男必紿云女,女紿云男,意者以其形新魄怯,虑鬼物知而逼摄,不欲诚告。”
分類:强迫夺取
《漢語大詞典》:逼输(逼輸)
强迫征取税收。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同治二年》:“乡官为保卫地方起见,不必掯捐逼输。”
《漢語大詞典》:逼讨(逼討)
强迫索取。 刘大白 《挂挂红灯》诗之一:“收成没得,饿煞妻小。饿煞犹可,只怕田主逼讨。”
分類:强迫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