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6—1571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乃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十百人,世称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审案时常劝解两造,使归和好。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隆庆四年以高拱等荐,官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官。工诗文,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与王慎中、唐顺之等被称为唐宋派,自谓可肩随欧阳修、曾巩,为明代文章大家。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维基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5日),字熙甫,一字开甫,直隶昆山县(今苏州昆山市)人,明朝文学家,早年因老家在昆山项脊泾(今属昆山市玉山镇),自号项脊生,晚年居于震泽(太湖的雅称)附近,人称震川先生。因曾任南京太仆寺丞,又称归太仆。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诗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与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为“唐宋派”。归有光又与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归有光生于正德元年腊月二十四日(1507年1月6日),归家为昆山世族,先世多以文学著称,祖母是太常寺少卿夏昶的孙女。但归有光这一支并不显赫,祖父归绅、父亲归正均未入仕,且归有光父叔辈感情不睦,互抢祖辈家产闹翻不往来,故归有光讨厌父方归姓亲属,与祖母与母亲等女性亲属感情密切。归有光自幼聪颖,九岁能属文,十岁写《乞醯论》流传至今。师事同县名儒魏校,喜读《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之文,也阅佛家《大藏经》。嘉靖四年(1525年),归有光以童子试第一名补为苏州府学生员,时年十八岁,后以贡生选入南京太学。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受到主考官张治的赏识,举应天乡试第二名。以后的二十年,八次礼部会试均落第,对科举失望。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迁居嘉定(今属上海)之安亭江边,讲学授徒二十年之久,从者数百人,自号「震川」,因太湖古称「震泽」,也尊敬当时的文士何震川。
《国语辞典》:归有光(归有光)  拼音:guī yǒu guāng
人名。(西元1506~1571)明朝江苏昆山人。字熙甫,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丞,卒于官。工古文及经术,为明代名儒。曾居嘉定安亭江上,门人称震川先生。著有《震川集》。
《漢語大詞典》:太常公
指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他在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例如:吾祖太常公。——·归有光《项脊轩志》
《漢語大詞典》:项脊轩
明朝后期著名的古文家归有光的书斋名。因其远祖归道隆住在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的项脊泾而命名。例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国语辞典》:急人之难(急人之难)  拼音:jí rén zhī nàn
热心卖力的帮别人解决困难。明。归有光〈吴纯甫行状〉:「笃于孝友,急人之难,大义落落,人莫敢以利动。」也作「急人之困」。
《漢語大詞典》:练川三老(練川三老)
明 代继 归有光 之后以文著称的三位老人。明史·文苑传四·唐时升:“﹝ 唐时升 ﹞与里人 娄坚 、 程嘉燧 并称曰‘ 练川 三老’。”按, 唐时升 等均 嘉定县 人,其南有 练祁塘 ,亦名 练川 ,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