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姜维传〉~062~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囧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馀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孙盛《杂记》曰:「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太史慈〉~90~
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人物简介

简介
陈名珂(1892-1972),字季鸣,号茗柯,又号文无,亦称当归子,江阴人。工诗词,作大小篆尤擅场。丁丑战事,陶社既毁,甲申与谢鼎镕等复社于海上,所致力独多。并同辑《陶社丛编甲、乙集》及《独学庵集》。著有《文无馆诗抄》行世。
《國語辭典》:当归(當歸)  拼音:dāng guī
植物名。伞形科当归属,一年生宿根草本。茎高一公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深绿色,质厚,具光泽。复伞形花序,伞辐九至十三枝,夏秋间自枝梢开出白色小花,有药香味。根也称为「当归」,为妇科要药。
《漢語大詞典》:寄当归(寄當歸)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谐音取应当归来之意。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维 遂与母相失”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杂记》曰:“初, 姜维 诣 亮 ,与母相失,復得母书,令求当归。 维 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又吴志·太史慈传:“ 曹公 闻其( 太史慈 )名,遗 慈 书,以篋封之;发省,无所道,但贮当归。”后因以“寄当归”为催促归去之典。 宋 辛弃疾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昌观偶成》词:“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
《漢語大詞典》:白蕲(白蘄)
当归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当归
分類:当归
《漢語大詞典》:文无(文無)
中药当归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芍药一名可离,故将别以赠之;亦犹相招召,赠之以文无。文无名当归也。” 清 钱谦益 《瑶台歌》:“相思难避如逃疟,一味文无是良药。”
分類:中药当归
《国语辞典》:七香  拼音:qī xiāng
1.多种香料的混合。
2.凡合多种香料涂饰或制造的器物,古多以七香为名。如:「七香车」。
3.指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七种香物。
《国语辞典》:羌活  拼音:qiāng huó
植物名。伞形科当归属,越年生草本植物。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端裂片长卵形,背微白,茎略带紫色,中空,全株高约一公尺馀。夏天开花,复伞形花序,花白色。根入药,晒乾后使用,有发汗、驱风、止痛等功效。也称为「林当归」。
《国语辞典》: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  拼音:shí quán dà bǔ tāng
由人参、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黄芪、肉桂等十味药材所制成的汤药。能补益血气,适用于精神疲倦、病后衰弱、夜梦遗精、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症状。
《国语辞典》:凤还巢(凤还巢)  拼音:fèng huán cháo
1.戏曲剧目。明代故事戏。描述侍郎程浦次女雪娥与穆居易几经离合,终成眷属的故事。
2.比喻回到自己所当归属的地方。如:「足球队队员虽被挖角,最后还是回原球队报到,演出一出凤还巢。」
《国语辞典》:生化汤(生化汤)  拼音:shēng huà tāng
一种中药汤剂,其组成药材为当归、川芎、甘草、黑姜及桃仁。有化瘀生新血、调血补虚的功用,宜于妇女产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