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熊罴守
    
老罴高卧


《北史》卷六十二〈王罴列传〉~2202~
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

简释

老罴当道:指猛士勇武使敌人害怕。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國語辭典》:当道(當道)  拼音:dāng dào
1.拦阻道路。《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文王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
2.路的中间。《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见一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正行之间,只见当道路边,青松影里,绿桧阴中,见一古庙。」
3.居要位。指掌握政权的人。《魏书。卷七七。列传。高崇》:「古人有言,罚一人当取千万人惧,豺狼当道,不问狐狸。」《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所以这些当道大人,俱蒙相爱。」
《漢語大詞典》:当道(當道)
合于正道。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 赵岐 注:“言君子事君之法牵引其君以当正道者仁也。” 朱熹 集注:“当道,谓事合於理。”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孟子 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当道。”文献通考·经籍一:“ 孟氏 以儒术游於诸侯,思济天下之溺,而引时君於当道者,至拳拳也。”
分類:合于正道
《國語辭典》:不当道(不當道)  拼音:bù dāng dào
算不得、不算是。《董西厢》卷四:「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个日光菩萨,没转移好教贤圣打。」
《国语辞典》:卧狼当道(卧狼当道)  拼音:wò láng dāng dào
恶狼躺在道路上。形容前途凶恶危险。如:「处在卧狼当道的时代,更应该自立自强。」
《國語辭典》:豺狼当道(豺狼當道)  拼音:chái láng dāng dào
比喻奸人掌握大权,专断横行。汉。荀悦《汉纪。卷三○。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元。孛罗御史〈一枝花。懒簪獬豸冠套。梁州〉曲:「尽燕雀喧檐聒耳,任豺狼当道磨牙。」也作「豺狼当涂」、「豺狼当路」、「豺狼横道」、「豺狼塞路」。
《漢語大詞典》:当道撅坑(當道撅坑)
谓拼个死活。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从来个路见不平,爱与人当道撅坑。”
分類:死活
《漢語大詞典》:狮虎当道
危险的阻障;尤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例如:狮虎当道,艰险重重。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
《國語辭典》:老熊当道(老熊當道)  拼音:lǎo xióng dāng dào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参见「老罴当道」条。清。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八首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
《漢語大詞典》:得路
(1).指仕途得志。 唐 孟郊 《伤时》诗:“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2).当道,当权。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是时文学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咸以推贤进善为意。”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唐伯玉还朝》词:“忆当年, 天章阁 上, 建明 尤伟, 庆历 诸贤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
《漢語大詞典》:横道
(1).当道,横在道上。 汉 刘向 说苑·谈丛:“士横道而偃,四支不掩,非士之过,有土之羞也。” 宋 苏轼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2).旁道。 鲁迅 《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他后来真是暮年景象,因为反对白话,不能论战,便从横道儿来做一篇影射小说,使一个武人痛打改革者,--说得‘美丽’一点,就是神往于‘武器的文艺’了。”
分類:当道道上
《國語辭典》:斩蛇(斬蛇)  拼音:zhǎn shé
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典出《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后以斩蛇指有帝王之运的徵兆。唐。薛逢 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漢語大詞典》:奥灶(奥竈)
喻当道贵宠。论语·八佾:“ 王孙贾 问曰:‘与其媚於奥,寧媚於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於天,无所祷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奥,内也,以喻近臣;灶以喻执政。” 邢昺 疏:“天以喻君,获犹得也。我道之行否由於时君,无求於众臣。如得罪於天,无所祷於众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圣人举天以敌奥灶。”
《国语辞典》:张三丰(张三丰)  拼音:zhāng sān fēng
人名:(1)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也作「张三峰」。(2)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分类:当道道士
《漢語大詞典》:罴卧(羆卧)
北史·王罴传:“ 神武 遣 韩轨 、 司马子如 从 河东 宵济袭 羆 , 羆 不觉。比晓, 轨 众已乘梯入城。 羆 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后以“羆卧”喻有志之士虽退处草野而意气犹盛。 宋 陆游 《晓出至湖桑埭》诗:“老气犹能作羆卧,壮怀谁復记鸿轩。”参见“ 老羆当道 ”。
分類:草野意气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