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面白
当面直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叉:“ 叉 刚直,能面白人短长,其服义则又弥缝若亲属然。”
分類:当面直说
《漢語大詞典》:面叙
当面叙谈。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忠懿 ( 钱忠懿王 )临别,面叙感恋,愿子孙世世奉藩。”
《漢語大詞典》:面受
当面授与。宋史·高宗纪一:“ 耿南仲 驰至 相 ,见帝致辞,以面受 钦宗 之旨,尽起 河北 兵入卫。”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英宗复位实录:“盖十三日上召 亨 于榻前,面受代行郊坛之礼。”
《漢語大詞典》:面欺
当面欺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 高帝 将兵四十餘万众,困於 平城 ,今 噲 奈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欺!”汉书·张汤传:“上以 汤 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 汤 。” 颜师古 注:“对面欺诬也。”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他怎敢面欺着当今驾,他当日为寻春色到儿家。”
分類:当面
《漢語大詞典》:面尽(面盡)
谓当面详尽叙说。 明 李东阳 《与李士常书》:“老先生遗稿,近颇条次,但更録数手,讹谬实多。旧草残缺,犹未能办,须缓图之。此事至重,非面尽不能既也。” 明 袁宏道 《与曹以新书》:“枯守衙斋,望上官牘如望赦,诸容面尽。”
《漢語大詞典》:面谩(面謾)
当面欺蒙。汉书·季布传:“夫以 高帝 兵三十餘万,困於 平城 , 噲 时亦在其中。今 噲 奈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谩!” 颜师古 注:“谩,欺誑也。” 宋 司马光 《医官第二札子》:“ 安道 等不惟方术无効,论其面谩之罪,亦宜诛殛矣。”明史·余应桂传:“壮士健马咸出 关 西。贼得之,必长驱横行,大臣安得面谩!”
分類:当面欺蒙
《漢語大詞典》:面别
当面告别。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书》之十六:“故覼缕此纸,以代面别尔。”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相公还有分付,説秀才去的迟,便等相公回来,与你面别。” 清 李渔 《怜香伴·拷婢》:“莫説不能勾面别,就是书也不曾寄得一封。”
《国语辞典》:面致  拼音:miàn zhì
当面送给。《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二位先生竟写一书,小弟也附一札,差一位盛使到山中面致潜斋。」
分类:当面送给
《國語辭典》:面辞(面辭)  拼音:miàn cí
当面辞行。《西游记》第一九回:「上覆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
《國語辭典》:面数(面數)  拼音:miàn shǔ
当面数落别人的过错。《战国策。赵策一》:「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
《國語辭典》:面交  拼音:miàn jiāo
1.当面交付。《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少爷!为什么不出去,那人说是山东寄来的银信,要面交,等得不耐烦了。」
2.不是真诚相交的朋友。《宋史。卷三四六。常安民传》:「吾心实恶之,姑以为面交尔。」
《國語辭典》:面首  拼音:miàn shǒu
古代专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资治通鉴。卷一三○。宋纪十二。明帝泰始元年》:「帝乃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漢語大詞典》:面称(面稱)
(1).当面称颂。隋书·经籍志一:“其后君尊於上,臣卑於下,面称为諂,目諫为谤。” 郑玄 《诗谱序》“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 唐 孔颖达 疏:“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諂,目諫不为谤。”
(2).当面陈述。《捻军史料丛刊·军情》:“ 左宗棠 前次面称,该处兵力尚非不足。” 盛宣怀 《致陈尚书再启》:“ 蒋少穆 面称: 益吾 病不问事。”
《國語辭典》:面谈(面談)  拼音:miàn tán
当面谈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文明小史》第三二回:「你前次给我的信,我也没覆,我原晓得你就要回来,可以面谈的。」
《國語辭典》:口具  拼音:kǒu jù
当面陈说。南朝陈。徐陵 为陈武帝与周家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一二因使人宇文平口具。其怀耿耿,故此相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