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4
典故
4
词典
424
佛典
56
其它
50
共424,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遗录
录目
录牒
笔录
序录
旌录
漫录
前录
录子
茶录
兼录
录记
参录
翻录
校录
《漢語大詞典》:
遗录(遺録)
(1).谓遗弃不取。 宋
梅尧臣
《送曾子固苏轼》
诗:“朝廷有巨公,讲索无遗録。”
(2).指前人的语录。 明
李诩
《
戒庵老人漫笔·心斋论非上立党
》
:“ 王心斋 艮 遗録曰:‘居是邦,不非其大夫。’”
分類:
前人
遗弃
不取
语录
《漢語大詞典》:
录目
目录。 宋
欧阳修
《〈集古录目〉序》
:“又以谓聚多而终必散,乃撮其大要,别为録目。”
《漢語大詞典》:
录牒
名册。
《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
:“时侍御史 蜀郡 景毅 子 顾 为 膺 门徒,而未有録牒,故不及於谴。”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
诗:“鉤党悉名贤,録牒纷刊章。”
分類:
名册
《國語辭典》:
笔录(筆錄)
拼音:
bǐ lù
1.用笔记载登录。如:「他随身带著一本笔记本,以便随时笔录心得感想。」
2.依据口述而记录下来的文字。如:「审判笔录」、「讯问笔录」。
分類:
笔录
用笔
笔记
记录
著作
文字
《國語辭典》:
序录(序錄)
拼音:
xù lù
1.依次选录。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故知前世符命,历代宝传,仲尼所撰,序录而已。」
2.记录。宋。
曾巩
〈
类要序
〉:「至于地志、族谱、佛老、方伎之众说,旁及九州之外蛮夷荒忽诡变奇迹之序录,皆披寻细绎。」
3.书目的编次和说明。
分類:
书目
记叙
记录
编次
和说
说明
分包
著作
源流
要旨
《漢語大詞典》:
旌录
表彰叙录。
《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
“车驾亲率羣司,躬行古礼”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
:“ 文皇帝 旌録先贤,拜 玄 适孙 小同 以为郎中。”
《
晋书·元帝纪
》
:“其 吴 之高德名贤或未旌録者,具条列以闻。”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序》
:“逮 元嘉 廓祚,圣神纪物,光昭茂绪,旌録旧勋。”
分類:
表彰
叙录
《國語辭典》:
漫录(漫錄)
拼音:
màn lù
随意的记录,如宋代吴曾著有《能改斋漫录》十八卷。
分類:
随笔
笔记
记录
《骈字类编》:
前录(前录)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漢語大詞典》:
录子
即札子。 宋
欧阳修
《
归田录
》
卷二:“ 唐 人奏事,非表非状者谓之牓子,亦谓之録子,今谓之札子。”参见“ 札子 ”。
分類:
札子
《國語辭典》:
札子
拼音:
zhá zi
官府中的往来文书。《水浒传》第一六回:「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另修一封书在中间,太师跟前重重保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叫做蓝宝堂,得了札子到差之后,便去见总督。」也作「劄子」。
分類:
札子
乐器
乐器名
官方
公文
上呈
呈文
文书
发指
指示
长官
进言
议事
帝王
《骈字类编》:
茶录(茶录)
蔡襄茶录序: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序。唐庚斗茶记,欧阳少师作龙茶录。
《韵府拾遗 沃韵》:
兼录(兼录)
曹植文帝诔:镌石纪勋,兼录众瑞。
《漢語大詞典》:
录记(録記)
记录。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十二:“亦经御览,亲笔録记。”
分類:
记录
《漢語大詞典》:
参录(參録)
参与总领。录,总领。 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
《
后汉书·安帝纪
》
:“夏四月丁酉,太尉 冯石 为太傅,司徒 刘熹 为太尉,参録尚书事。”
《
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
》
:“詔以 司空越 为太傅,与 顒 夹辅帝室, 王戎 参録朝政。”
《三国演义》
第二回:“次日,太后命 何进 参録尚书事,其餘皆封官职。”
分類:
参与
总领
尚书
超过
三公
《國語辭典》:
翻录(翻錄)
拼音:
fān lù
拷贝、复制。如:「翻录录音带。」
分類:
抄写
录音带
转录
《漢語大詞典》:
校录
订正著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
:“子本太极紫微左仙卿,以校録不勤,謫於人世。” 清
方苞
《文王十三生伯邑考辨》
:“自 东汉 相传以至於今,皆 歆 所校録也。”
分類:
校录
订正
著录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