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31,分12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彦辅怜卫叔
彦国吐屑
彦伦鹤怨
词典
群彦
邦彦
俊彦
时彦
文彦
闺彦
金闺彦
诸彦
英彦
才彦
朝彦
名彦
典故
彦辅怜卫叔

相关人物
卫玠
 
乐广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附《卫玠传》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囧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琅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例句

秦家重萧史,彦辅怜卫叔。 白居易 和梦游春一百韵

典故
彦国吐屑

相关人物
胡毋辅之


《晋书》卷四十九《胡毋辅之传》
胡毋辅之字彦国,泰山奉高人也。高祖班,汉执金吾。父原,练习兵马,山涛称其才堪边任,举为太尉长史,终河南令。辅之少擅高名,有知人之鉴。性嗜酒,任纵不拘小节。与王澄、王敦、庾敱俱为太尉王衍所昵,号曰四友。澄尝与人书曰:「彦国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诚为后进领袖也。」

例句

淳于炙輠,彦国吐屑。 李瀚 蒙求

典故
彦伦鹤怨
 
云鹤相待
 
鹤怨周颙

相关人物
周颙


《昭明文选》卷四十三〈书下·北山移文〉~958~
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诱我松桂,欺我云壑。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风云悽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至其纽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道帙长殡,法筵久埋。敲扑諠犯其虑,牒诉倥装其怀。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石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惊。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唐李善注:「萧子显《齐书》曰:『周颙,字彦伦,汝南人也。释褐海陵国侍郎,元徽中,出为剡令。建元中,为长沙王后军参军,山阴令,稍迁国子博士,卒于官。』」

例句

稚圭蛙鸣,彦伦鹤怨。 李瀚 蒙求

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罗隐 寄右省王谏议

云鹤深相待,公卿不易留。 郑谷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國語辭典》:群彦(群彥)  拼音:qún yàn
众多才俊之士。汉。蔡邕〈答对元式〉诗:「济济群彦,如云如龙。」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也作「群英」。
分類:英才
《國語辭典》:邦彦(邦彥)  拼音:bāng yàn
国家的杰出人才。晋。陆机〈吴趋行〉:「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宋。王禹偁 皇华集序:「乃诏辅臣,精择邦彦,按郡国之政,张朝廷之威。」
《國語辭典》:俊彦(俊彥)  拼音:jùn yàn
才智优异的美士。《书经。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风尘恶俗之中,亦藏俊彦;数米量柴之外,别有经纶。」
分類:杰出贤才
《漢語大詞典》:时彦(時彦)
当代的贤俊,名流。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褚裒 ﹞时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正旦大会州府人士,率多时彦,君坐次甚远。” 唐 武少仪 《和权载之离合诗》:“少年慕时彦,小悟文多变。”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灯宴》:“粉署喜清閒,綺席延时彦。”
《漢語大詞典》:文彦
有文才德行的人。 明 刘基 《送骆起源之新城知县任》诗:“ 西江 富文彦,其俗淳以良。”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自征伐以来,右文为治,务弱其民,而尚武之风,澌灭殆尽,遂以‘士’字属文彦之专称,谬推为四民之首。”
《漢語大詞典》:闺彦(閨彦)
(1).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金闺之诸彦,兰臺之羣英。”后以“闺彦”指才能杰出之士。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伏审荣承紫焕,进联闺彦。”
(2).犹闺秀。 清 无名氏 《小青传》:“ 江都 固佳丽地,或诸闺彦云集,茗战手语,众偶纷然。”
《漢語大詞典》:金闺彦(金閨彦)
指朝廷杰出的才士。语出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 金闺 之诸彦,兰臺之羣英。” 明 孟称舜 《娇红记·会娇》:“ 金闺 彦,联翩占住,小生平昔依慕。”
《漢語大詞典》:诸彦(諸彦)
众贤才。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唐 杜甫 《积草岭》诗:“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 宋 王安石 《次杨乐道韵·后殿朝次偶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鵠头。”
分類:贤才
《漢語大詞典》:英彦
英俊之士;才智卓越的人。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愿陛下更选英彦,以充廊庙。”旧唐书·孔纬传:“国祚方泰,英彦盈庭。” 清 顾炎武 《述古》诗:“何必会风云,弟子皆英彦。” 王闿运 《余世松诔》序:“ 余 君 佐卿 , 湘州 之英彦也。”
《漢語大詞典》:才彦
才子贤士。 南朝 梁 沈约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 宋 梅尧臣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诗:“惟时有才彦,数计等 桑羊 。” 清 顾炎武 《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如君静者流,嗣子况才彦。”
分類:才子贤士
《漢語大詞典》:朝彦
朝廷的俊才。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南史·颜延之传:“ 武帝 亲幸,朝彦毕至。”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分類:朝廷俊才
《漢語大詞典》:名彦
名人才士。 明杨珽《龙膏记·错媾》:“喜兰闺芳质,玉堂名彦;看瑟调琴弄,画眉举案。” 清 黄景仁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今 朱君 以 金陵 名彦,作宰 浙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