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彩 → 䌽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8,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丢巧针
施衿结缡
鸾缨
《國語辭典》:丢巧针(丟巧針)  拼音:diū qiǎo zhēn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國語辭典》:施衿结缡(施衿結褵)  拼音:shī jīn jié lí
古时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典出《诗经。豳风。东山》。后比喻父母对儿女的训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文选。张华。女史箴》:「施衿结缡,虔恭中馈。」
《漢語大詞典》:鸾缨(鸞纓)
鸾羽状的饰物。用彩丝制成。 明 何景明 《严治篇》:“故先王之制,阶陛堂殿,以异其等;旂斿鸞缨,以繁其饰。”
分類:饰物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