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履凫(履鳧)
指 王乔 化履为凫而乘之往来的传说。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宋 苏轼 《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诗:“请君多酿莲花酒,準拟 王乔 下履鳧。”亦用以泛称鞋。 宋 苏轼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闲履鳧。”
《漢語大詞典》:民道
民间往来的道路。京氏易传·蒙:“蹇利於西南,民道通也。”
《漢語大詞典》:邮符(郵符)
发给往来人员,准许其在驿站食宿及使用其车马的凭证。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己卯十一月,自 襄阳 遣一介至 永州 ,持邮符见辟。予封还邮符,辞以封疆大役不敢冒昧尝试。”清史稿·礼志十:“凡诸国以时修贡,遣陪臣来朝……将入境,所在长吏给邮符,遴文武官数人伴送。”《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邮符,驰驛官兵所持之凭信,由兵部所给发者。”
《漢語大詞典》:贩负(販負)
谓肩挑背负,往来贩卖。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小商贩负,奔走终日。”
《國語辭典》:撺梭(攛梭)  拼音:cuān suō
不停的穿梭。《水浒传》第一○回:「小二独自一个撺梭也似伏侍不暇。」《西游记》第二○回:「妖狐狡兔乱撺梭,角鹿香獐齐斗勇。」
《國語辭典》:逸逸  拼音:yì yì
往来有次序的样子。《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分類:往来次序
《國語辭典》:信鸟(信鳥)  拼音:xìn niǎo
候鸟的别称。参见「候鸟」条。
《國語辭典》:走动(走動)  拼音:zǒu dòng
1.活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岸上有人走动,这边船上也著水夫上纤。」《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只见前面林子里黑影中有人走动。」
2.亲友间彼此往来酬应。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你一向在俺赵家门下走动,也不曾歹看承你。」《红楼梦》第六回:「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
3.跑腿打杂。《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养做外宅,又讨个妳子并小厮,伏事走动。」
《漢語大詞典》:织络(織絡)
(1).亦作“ 织路 ”。谓奔走往来,犹如穿梭织布。后汉书·张衡传:“庸织络於四裔兮,斯与彼其何瘳?” 李贤 注:“织络,犹经纬往来也。”文选·张衡〈思玄赋〉作“织路”, 李善 注:“谓涉路东西有似於织也。” 唐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日日披诚奉昌运,王人织路传清问。”
(2).指操织事之宫女。《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自昔先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
《国语辞典》:双向(双向)  拼音:shuāng xiàng
1.来和往两个方向。如:「这条山路双向通车,而且弯曲狭窄,行车要特别小心。」
2.指意见、思想、文化等在相对的两方间往来流通。如:「报上的读者投书专栏是报社与读者双向沟通的管道。」
《漢語大詞典》:霍绎(霍繹)
亦作“ 霍驛 ”。 往来倏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託,起彼集此,霍绎纷泊。” 薛综 注:“霍绎纷泊,飞走之貌。”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鳞介霍驛,载止载行。”
分類:往来倏忽
《國語辭典》:结算(結算)  拼音:jié suàn
决算、核算。如:「会计年度一到,各公司行号都忙著结算帐目。」
《漢語大詞典》:水梭花
鱼的隐称。僧人素食,讳言荤腥之名,因鱼往来水中,形似穿梭,故称。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僧文荤食名》:“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人常笑之。”
《漢語大詞典》:骋迹(騁跡)
亦作“ 骋跡 ”。 往来自如;纵横驰骋。《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汉 刘桢 《鲁都赋》:“舞人就列,整饰容华,和颜扬眸,眄风长歌,飘乎猋发,身如转波,寻虚骋迹,顾与节和。”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步武之间,不足以骋跡。” 李周翰 注:“武亦跡也。言步跡之间,地小何足使良马驰骋其轨跡也。”
《漢語大詞典》:无外交(無外交)
古代谓人臣不能与别国私自往来。礼记·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