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大隐金门
 
待诏金门
 
东方避世
  
避世金马门
  
金门遗世
 
金门隐
 
金马梦
  
金马朔
 
金马避世
 
相关人物
东方朔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205~
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閒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简释

吏隐:指人行为高洁又不隐遁山林。元袁桶《次韵抵平石》:“金门吏隐愧相如,岁月这巡翰墨疏。”


例句

复有金门客,来参萝薜衣。 储光羲 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 张说 李工部挽歌三首

讵知金马侧,方朔有奇才。 李峤

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 李德裕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李白 寄淮南友人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李白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

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 李白 走笔赠独孤驸马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段成式 送穆郎中赴阙

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 王维 早朝

仆本儒家子,待诏金马门。 白居易 郡中眷宴因赠诸客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綦母潜 送平判官入秦

金门吏隐愧相如,岁月这巡翰墨疏。 袁桶 次韵抵平石

贵为金马客,雅称水曹郎。 郑谷 寄前水部贾员外嵩

为问前时金马客,此焉还作少微星。 陆希声 山居即事二首

郭待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许州阳翟人。郭孝恪子。太宗贞观时,随父出征龟兹,兵败死之。
郭待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赵州人,佚其名。每以界画自矜。
《國語辭典》:待诏(待詔)  拼音:dài zhào
1.唐朝时,凡文词经学之士及医卜技术等专家,养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诏命应对。有画待诏、医待诏、棋待诏等名称。
2.职官名。宋置。明、清属翰林院。
3.宋元时对各种工匠的尊称。《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女童觉被他看见,脸都红了,道:『蒯待诏,有甚说话?』」
《漢語大詞典》:篦头待诏(篦頭待詔)
古代从事理发业的人。《水浒传》第二八回:“﹝只见夜来那个人﹞教 武松 洗了面;又取漱口水漱了口;又带个篦头待詔来,替 武松 篦了头,綰个髻子,裹了巾幘。”
《分类字锦》:待诏承明(待诏承明)
汉书扬雄传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注师古曰承明殿在未央宫
分类:贵盛
《分类字锦》:待诏金马(待诏金马)
汉书公孙弘传元光五年复徵贤良文学弘至太常上策诏诸儒时对者百馀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分类:师儒
《國語辭典》:待制  拼音:dài zhì
职官名。唐代始设,由六品以上的文官担任,为侍从顾问之职。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黑漫漫打出迷魂寨,愿待制位列三公,日转千阶。」
《國語辭典》:金马门(金馬門)  拼音:jīn mǎ mén
汉代未央宫宫门。门旁竖有铜马,故称为「金马门」。汉武帝曾使学士待诏于此。《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简称为「金门」。
《國語辭典》:金銮殿(金鑾殿)  拼音:jīn luán diàn
原为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二首之一:「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现在的天理国法人情就是坐在乌鸡国金銮殿上的个假王,所以要借著南革的力量,把这假王打死。」
《漢語大詞典》:顾闳中
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南唐画院待诏。擅画人物,在用笔和设色上都有较高成就,线条优美,色彩艳丽,尤善表现人物神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
《漢語大詞典》:士夫画(士夫畫)
画家的画,文人的画。别于画院待诏、祗候等所作的院体画。 明 唐寅 《六如画谱·士夫画》:“ 赵子昂 问 钱舜举 曰:‘如何是士夫画?’ 舜举 答曰:‘画家画也。’”
《國語辭典》:金马玉堂(金馬玉堂)  拼音:jīn mǎ yù táng
汉代的金马门与玉堂殿。后世用以指翰林院,引申为显赫的高位。明。陈汝元《金莲记》第八出:「吾想金马玉堂,虽然清贵,竹篱茆舍,亦自逍遥。」《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也作「玉堂金马」、「玉堂金门」。
《国语辞典》:良酝可恋(良酝可恋)  拼音:liáng yùn kě liàn
唐代王绩因官待诏门下省,以能每日得美酒三升而乐。《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列传。王绩》:「高祖武德初,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后引喻为恋惜美酒之意。
《漢語大詞典》:吏隐(吏隱)
(1).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唐 宋之问 《蓝田山庄》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马厅记》:“ 江州 左 匡庐 ,右 江 湖 ,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捨此官何求焉?” 宋 王禹偁 《游虎丘》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芗畇公挽联》:“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悵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
(2).山名。一名 洼尊山 。在 浙江省 缙云县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上:“ 吏隐山 ,在 縉云 ,县令 李阳冰 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 阳冰 凿石为洼尊。”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 吏隐山 ,县治东北,一名 洼尊山 ,以 唐 县令 李阳冰 名。”
《漢語大詞典》:避世金门(避世金門)
见“ 避世金马 ”。
《漢語大詞典》:避世金马(避世金馬)
史记·滑稽列传:“﹝ 东方朔 ﹞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 金马门 。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后以“避世金马”、“避世金门”谓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北齐书·文苑传·樊逊:“人有讥其靖默不能趣时者, 逊 常服 东方朔 之言,陆沈世俗,避世 金马 ,何必深山蒿芦之下,遂借 陆沈公子 为主人,拟《客难》,製《客诲》以自广。” 明 何景明 《李大夫行》:“有方避世 金门 前,君独时时问草《玄》。” 清 沈元沧 《杂咏》之二:“避世 金门 不猒深,华颠短褐岁侵寻。”
《漢語大詞典》:金门客(金門客)
官宦贵客。 明 唐顺之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诗之二:“幸接 金门 客,相攀桂树荣。”
分類:官宦贵客
《漢語大詞典》:金马客(金馬客)
指翰林学士。 唐 刘禹锡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诗:“早忝 金马 客,晚为 商洛 翁。”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谢伯初 诗:﹞下国难留 金马 客,新诗传与竹枝娘。”
分類:翰林学士
《漢語大詞典》:陆沈(陸沈)
见“ 陆沉 ”。
《國語辭典》:陆沉(陸沉)  拼音:lù chén
1.陆地陷没。如:「超量抽取地下水,使整个地区陆沉为沼泽。」
2.比喻国土沦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3.比喻贤者隐居于市朝中。《庄子。则阳》:「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晋。郭象。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
4.昏沉愚昧。汉。王充《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