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建安诸子

相关人物
孔融
 
徐干
 
应玚
 
曹丕(魏文帝)
 
王粲(字仲宣)
 
阮瑀(字元瑜)
 
陈琳


《昭明文选》卷五十二〈论二·典论论文〉~2270~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典故 
徐陈丧

相关人物
徐干
 
陈琳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599~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玚,音徒哽反,一音畅。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琳前为何进主簿。进欲诛诸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四方猛将,并使引兵向京城,欲以劫恐太后。琳谏进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徵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祇为乱阶。」进不纳其言,竟以取祸。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魏文帝与吴质书〉~896~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例句

清秋忽高兴,震藻若有神。曜曜趋宫廷,洸洸迈徐陈。 储光羲 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

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

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 虞世南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典故
相关人物
徐干
 
应玚

参考典故
应刘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玚,音徒哽反,一音畅。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

例句

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自叹平生相识愿,何如今日厕应徐。 钱起 宴曹王宅

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 陆长源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

兄弟方荀陈,才华冠应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

徐干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扶凤平陵人。章帝建初五年,班超请平西域,上疏愿奋身佐超。任假司马,将千人就超。击疏勒都尉番辰,大破之。八年,迁军司马。和帝永元三年,龟兹诸国降,任长史,屯疏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217 【介绍】: 东汉末北海郡人,字伟长。博学有文采。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恬淡自守。与孔融、陈琳等同为建安七子。著《中论》二十余篇。又善辞赋,能诗。有《徐伟长集》辑本。
全后汉文·卷九十三
干,字伟长,北海人。辟司空曹操府,除上艾长,以疾不行。历军谋祭酒掾、五官将文学。有《中论》六卷,集五卷。
《国语辞典》:徐干(徐干)  拼音:xú gàn
人名。(西元171~218)字伟长,三国魏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博学能文,恬淡不仕,著有《中论》二十篇,及〈橘赋〉等数十篇。曹丕谓其:「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为建安七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应徐(應徐)
汉 应瑒 、 徐干 的并称。二人以诗文著名,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有才华的宾客。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诗之一:“菲才叨侍从,连藻愧 应 徐 。”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兄弟方 荀 陈 ,才华冠 应 徐 。”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讌排仙苑,詔待公车,边开 卫 霍 ,舘接 应 徐 。”
《国语辞典》:中论(中论)  拼音:zhōng lùn
1.书名。汉徐干撰,二卷,二十篇。全书原本经训,归于圣贤之道。魏文帝称其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2.佛教典籍。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颂。内容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为大乘佛教中观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汉译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译本。也称为「中观论」。
《漢語大詞典》:伟长(偉長)
(1).奇伟超群。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庾太尉 风仪伟长,不轻举止。”
(2).高大。 殷夫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诗:“伟长的电线杆投影,横过街面有如深阱。”
(3). 汉 末文学家 徐干 的字。 三国 魏 文帝 《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皆能以名节自立。而 伟长 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 箕山 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伟长 擅名於 青 土, 公干 振藻於海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 建安 哀辞,惟 伟长 差善。”
《漢語大詞典》:徐陈(徐陳)
汉 徐干 和 陈琳 的并称。《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离宫收杞梓,华屋富 徐 陈 。” 李善 注:“《魏志》曰:‘ 文帝 为五官郎将, 北海 徐干 , 广陵 陈琳 ,并见友善。’”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 徐 陈 尝并作, 枚 马 亦同时。”
分類:徐干陈琳
《漢語大詞典》:徐刘(徐劉)
“建安七子”中 徐干 和 刘桢 的并称。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 仲宣 之擅 汉 表, 陈 氏之跨 冀 域, 徐 刘 之显 青 豫 , 应生 之发 魏国 ,斯皆然矣。”
分類:徐干刘桢
《漢語大詞典》:王徐应刘(王徐應劉)
汉 建安 七子中之 王粲 、 徐干 、 应瑒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暨 建安 初,五言腾踊。 文帝 陈思 ,纵轡以骋节, 王 徐 应 刘 ,望路而争驱。”
《国语辞典》:忧国恤民(忧国恤民)  拼音:yōu guó xù mín
忧虑国事,怜恤百姓。汉。徐干《中论。卷下。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也作「忧国哀民」。
《国语辞典》:殷民阜利  拼音:yīn mín fù lì
百姓生活富实,财物充足。汉。徐干《中论。卷上。智行》:「夫明哲之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者也。」也作「民殷财阜」、「殷民阜财」。
《国语辞典》:袺襘  拼音:jié guì
比喻重要的地方。汉。徐干《中论。卷上。法象》:「视不离乎袺襘之间,言不越乎表著之位。」
分类:地方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