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得地
(1).得到土地。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宝,我亦得地,而紓于难,其荣多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赵 也。”
(2).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艺文类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沈约 《高松赋》:“鬱彼高松,栖根得地。” 唐 杜甫 《病柏》诗:“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宋 曹组 《好事近·梅》词:“ 江 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3).谓发迹。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我父亲其时便説,有一子是个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须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 元 无名氏 《马陵道》楔子:“ 庞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絶恩絶义的人。”
《国语辞典》:不得地  拼音:bù dé dì
落魄、未发迹。《水浒传》第一一回:「原来是王伦当初不得地之时,与杜迁投奔柴进,多得柴进留在庄子上住了几时。」也作「不得便」。
分类:落魄发迹
《漢語大詞典》:得地里(得地裏)
特地。 元 无名氏 《夜行船·忆所见》套曲:“眉尖上眼挫侧,先留下几分恩爱,怕人知得地里佯不採,徐行过玉阑干外。”
分類: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