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78,分22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萧济(德成 )
阇那崛多( 德志 金步、金 )
高孝瑜(正德 河南王 )
张宴之( 晏之 熙德 )
高绍德( 太原王 )
元文遥(德远 宁都郡公 )
刘广德
慕容俨(恃德 义安王 )
萧几(德玄 )
袁宪(德章 简 )
郭彦( 怀德县公 )
李德林(公辅 成安县男、安平县公 )
梁睿( 恃德 御爵广平郡公、五龙郡公、蒋国公、戴公 )
张德冲
高劢(敬德 岳爵清河王、乐安王 )
萧济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兰陵人,字德成。萧撝子。少仁厚,好属文。梁元帝承圣元年,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自立为帝,授济蜀郡太守。从纪东下。至巴东,闻西魏将尉迟迥攻蜀,围成都,遂率所部赴援。比至,撝已降。仍从撝归附西魏。北周孝闵帝即位,除中外府记室参军。后至蒲阳郡守、仪同三司。
阇那崛多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德志。北贤豆揵陀罗国人。髫龀出家于其国之大林寺。既登戒品之三夏。年方二十有七。即与其落发师胜名。得戒师志贤。游方弘法。路由迦臂施国踰大雪山。备尝崄岨。至鄯州。则西魏后元年也。以周明帝武成初。驻锡长安之草堂寺。未几誉彻上听。诏偕胜名智贤二师。后园论法。且为造四天王寺。传度梵文。则十一面观音。金仙所问经是也。会谯王宇文俭镇蜀。邀俱往。止龙渊寺。建德废教。逼从禄仕。以死辞。诏放归。北陷突厥。连丁二师丧。初沙门宝暹。道邃。僧昙等。以齐武平间西访经法。获梵本二百六十部。以东。至是亦宿留突厥。以避周祸。相得欢甚。会隋受禅。而暹等先以所获经来。上诏访宿德传译。开皇五年。崛多偕使者。谒文帝于洛阳。即诏就职于大兴善寺。时耶舍已亡。久旷元匠。更诏婆罗门僧达磨笈多。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同传梵语。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尊。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翻事。铨定宗旨。明穆彦琮重对梵本。详审文义。开皇二十年崛多唱灭。春秋七十又八。始终出经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则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是也。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阇那崛多。隋言德志北贤豆。贤豆。本音因陀罗婆陀那。此云主处。谓天帝所护故也。贤豆之音。彼国之讹略耳。身毒天竺。此方之讹称也。而彼国人。总言贤豆而已。乃之以为五方也。 揵陀啰国人也。隋言香行国焉。居富留沙富罗城。云丈夫宫也。刹帝利种。姓金(俱凡反)步。此云项也。谓如孔雀之项。彼国以为贵姓。父名跋阇逻婆啰。此云金刚坚也。少怀远量长乘清范。位居宰辅燮理国政。崛多昆季五人。身居最小。宿殖德本早发道心。适在髫髫便愿出家。二亲深识其度。不违其请。本国有寺名曰大林。遂往归投。因蒙度脱。其郁波弟耶。此云常近受持者。今所谓和上。此乃于阗之讹略也。名曰嗜那耶舍。此云胜名。专修宴坐妙穷定业。其阿遮利耶。此云传授。或云正行。即所谓阿阇梨也。亦近国之讹略耳。名曰阇若那跋达啰。此云智贤。遍通三学偏明律藏。崛多自出家后。孝敬专诚。教诲积年。指归通观。然以贤豆圣境灵迹尚存。便随本师具得瞻奉。时年二十有七。受戒三夏。师徒结志游方弘法。初有十人。同契出境。路由迦臂施国。淹留岁序。国王敦请其师。奉为法主。益利颇周。将事巡历。便踰大雪山西足。固是天险之峻极也。至厌怛国。既初至止。野旷民希。所须食饮无人营造。崛多遂舍具戒。竭力供待。数经时艰。冥灵所祐。幸免灾横。又经渴啰槃陀及于阗等国。屡遭夏雨寒雪。暂时停住。既无弘演。栖寓非久。又达吐谷浑国。便至鄯州。于时即西魏大统元年也。虽历艰危心逾猛励。发踪跋涉三载于兹。十人之中过半亡没。所馀四人仅存至此。以周明帝武成年。初届长安。止草堂寺。师徒游化已果来心。更登净坛再受具足。精诚从道尤甚由来。稍参京辇渐通华语。寻从本师胜名。被明帝诏延入后园。共论佛法。殊礼别供充诸禁中。思欲通法无由自展。具情上启。即蒙别敕。为造四天王寺。听在居住。自兹已后乃翻新经。既非弘泰。羁縻而已。所以接先阙本。传度梵文。即十一面观音。金仙问经等是也。会谯王宇文俭镇蜀。复请同行于彼三年。恒任益州僧主。住龙渊寺。又翻观音偈佛语经。建德隳运像教不弘。五众一期同斯俗服。武帝下敕追入京辇。重加爵禄逼从儒礼。秉操铿然守死无惧。帝悯其贞亮。哀而放归。路出甘州北由突厥。阇梨智贤还西灭度。崛多及以和上。乃为突厥所留。未久之间和上迁化。只影孤寄莫知所安。赖以北狄君民颇弘福利。因斯飘寓。随方利物。有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以武平六年。相结同行采经西域。往返七载将事东归。凡获梵本二百六十部。行至突厥。俄属齐亡。亦投彼国。因与同处讲道相娱。所赍新经请翻名题。勘旧录目转觉巧便。有异前人。无虚行苦同誓焚香共契宣布。大隋受禅佛法即兴。暹等赍经先来应运。开皇元年季冬届止京邑。敕付所司访人令译。二年仲春便就传述。夏中诏曰。殷之五迁恐民尽死。是则居吉凶之土。制短长之命。谋新去故如农望秋。龙首之山。川原秀丽卉木滋阜。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兹可域。城曰大兴城。殿曰大兴殿。门曰大兴门。县曰大兴县。园花池沼其号并同。寺曰大兴善也。于此寺中传度法本。时崛多仍住北狄。至开皇五年。大兴善寺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以躬当翻译音义乖越。承崛多在北。乃奏请还。帝乃别敕追延。崛多西归已绝。流滞十年。深思明世重遇三宝。忽蒙远访欣愿交并。即与使乎同来入国。于时文帝巡幸洛阳。于彼奉谒。天子大悦赐问频仍。未还京阙寻敕敷译。新至梵本众部弥多。或经或书。且内且外。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佥以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故得宣辩自运。不劳传度。理会义门句圆词体。文意粗定铨本便成。笔受之徒不费其力。试比先达抑亦继之。尔时耶舍已亡。专当元匠。于大兴善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同传梵语。又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翻事铨定宗旨。沙门明穆彦琮。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昔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卷轴多以三十成部。及耶舍高齐之世出月藏经一十二卷。隋初后出日藏分一十五卷。既是大集广本。而前后译分。遂便支离。部帙羁散。开皇六年。有招提寺沙门僧就。合之为六十卷。就少出家专宝坊学。虽加宣导恨。文相未融。乃例括相从。附入大部。至于词旨惬当未善精穷。比有大兴善寺沙门洪庆者。识度明达。为国监写藏经。更釐改就所合者。名题前后甚得理致。且今见翻诸经。有多是大集馀品。略而会之应满百卷。若依梵本。此经凡十万偈。据以隋文可三百卷。崛多曾传。于阗东南二千馀里有遮拘迦国。彼王纯信敬重大乘。宫中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王躬受持亲执锁钥。转读则开香华供养。或以诸饼果诱引小王令其礼拜。此国东南可二十馀里。山甚岩险有深净窟。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花聚二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减十万偈。国法相传防卫守护。又有入灭定罗汉三人。窟中禅寂。每至月半。诸僧就山为其净发。此则人法住持。有生之所凭赖。崛多道性纯厚神志刚正。爱德无厌求法不懈。博闻三藏远究真宗。遍学五明兼闲世论。经行得道场之趣。总持通神咒之理。三衣一食终固其诚。仁济弘诱非关劝请。勤诵佛经老而弥笃。强识先古久而逾诣。士庶钦重道俗崇敬。隋滕王遵仰戒范。奉以为师。因事尘染流摈东越。又在瓯闽道声载路身心两救为益极多。至开皇二十年。便从物故。春秋七十有八。自从西服来至东华。循历翻译合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即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是也。并详括陶冶理教圆通。文明义结具流于世。见费长房三宝录。初隋高祖又敕崛多。共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于内史内省。翻梵古书及乾文。至开皇十二年。书度翻讫。合二百馀卷。奏闻进内。见唐贞观内典录。时又有优婆塞。姓瞿昙氏。名达磨般若。隋言法智。父名般若流支。备详馀传。智本中天国人。流滞东川遂向华俗。而门世相传祖习传译。高齐之季为昭玄都。齐国既平佛法同毁。智因僧职转任俗官。再授洋州洋川郡守。隋氏受禅。梵牒即来。有敕召还使掌翻译。法智妙善方言。执本自传。不劳度语。译业报差别经等。成都沙门释智铉。笔受文词铨序义体。日严寺沙门彦琮制序。见隋代经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3 【介绍】: 北齐宗室,字正德。高澄长子。封河南王。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历位中书令、司州牧。孝昭帝杀开封王杨愔,预其谋。武成帝(高湛)即位,礼遇特隆。以通尔朱御女事泄,帝怒,使娄子彦载以出,鸩之于车。至西华门,烦热躁闷,投水而绝。
张宴之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晏之。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字熙德。初从尔朱荣平元颢。高岳征颍川,以为都督中兵参军兼记室。文武双全,深为岳所嗟赏。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帝为高阳王高湜纳其女为妃,擢北徐州刺史,有政绩,百姓作《清德颂》歌之。迁兖州刺史,未拜,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宗室。文宣帝第二子。封太原王。文宣帝天保末,为开府仪同三司。后武成帝(高湛)因怒其母李后,以刀环筑杀绍德,亲以土埋之游豫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洛阳人,字德远。北魏宗室。起家员外散骑常侍。以天下方乱,解官隐于林虑山中。东魏孝静帝武定中,高澄征之为大将军府功曹。文宣帝高洋建齐朝,拜中书舍人。孝昭帝时,典机密。与平秦王归彦等迎立武成帝高湛。历给事黄门侍郎、侍中、中书监。后主天统二年,赐姓高,再迁尚书左仆射,封宁都郡公。北齐时县令多用厮滥,文遥请革选,始用士人为县。后参与赵郡王睿等谋逐和士开议,出为西充州刺史。士开死,自东徐州刺史征入朝,竟不用,卒。
刘广德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569 【介绍】: 南朝陈南阳涅阳人。少年好学,负才任气。梁元帝承圣中以军功官给事黄门侍郎,湘东太守。入陈,文帝以为始兴王府限外记室参军。屡迁乐山、豫章、河东诸郡太守。
慕容俨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清都成安人,字恃德。北魏末仕至豫州防城大都督。尔朱氏败,归高欢。齐文宣帝天保初,以开府仪同三司镇守郢州。为梁将侯瑱等水陆围攻达六月,以善抚士卒,城得不破。还,除赵州刺史,累封义安王。后主武平元年,出为光州刺史。
萧几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德玄。萧遥欣子。早孤,清贫自立,好学,善草隶书。年十五,湘州刺史杨公则卒,几为之诔,沈约见而奇之。起家著作佐郎,累迁中书侍郎、尚书左丞。晚信佛教。为新安太守,郡多山水,遂适性游履。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9—598 【介绍】: 南朝陈陈郡阳夏人,字德章。袁枢弟。幼聪敏好学,年十四,召为国子正言生。仕梁至司徒户曹。入陈,累迁御史中丞,劾奏不避权贵,朝野畏惮。陈宣帝时,与毛喜俱受顾命。后主时,为太子詹事,规谏废立,后主叹为骨鲠之臣。隋军逼宫城,惟宪卫侍后主左右。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昌州刺史。晋王府长史。卒谥简。
郭彦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9 【介绍】: 北周太原阳曲人。少知名,宇文泰辟为西曹书佐。西魏文帝大统间,除帅都督、平东将军。恭帝初除兵部尚书,从于谨攻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孝闵帝即位,出为澧州刺史。在州劝民耕稼,仓庾充实,家有余粮。以略齐南安功,进封怀德县公。武帝天和元年,除益州总管府长史,封陇右总管府长史,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591 【介绍】: 隋博陵安平人,字公辅。少有才名。北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曾参修国史。北周时为内史上士,主诏诰格式及选用山东人物。后助杨坚受禅建隋,官内史令,与高颎等同修《隋律》。及隋灭陈,授柱国、郡公。文帝开皇十年,出为怀州刺史,岁余,卒官。谥文。有文集。又曾奉诏修《齐史》,未毕,其子百药续成,即《北齐书》。
全隋文·卷十七
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齐天保八年,举秀才,射策上第,授殿中将军,谢病归。乾明初,徵入议曹。皇建初,授丞相府行参军。太宁初,除奉朝请。河清中,授员外散骑侍郎,天统初,进给事中,直中书参掌诏诰,寻迁中书舍人。武平初,加通直散骑侍郎。寻除中书侍郎,进通直散骑常侍。承光中,授仪同三司。入周,为内史上士。宣政末,授御正下大夫。大象初,赐爵成安县男,为丞相府属,加仪同、大将军。进从事中郎。隋受禅,授内史令、上仪同,进爵为子。袭父爵,进爵安平县公。及平陈,授柱国、郡公。以忤旨,出为湖州刺史,转怀州刺史。开皇十九年卒。赠大将军、廉州刺史。谥曰文。有《霸朝集》五卷,《集》五十卷。(案:《隋书·李德林传》,禅代之际,其相国总百揆,九锡殊礼,诏策、笺表、玺书,皆德林之辞也。又案《霸朝集序》,静帝诏册皆德林作。今据之,编入德林《集》中。其馀,齐天统初至武平初诏诰、入周以后诏诰、开皇初诏诰,未必出一人手,未敢编入。)
梁睿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1—595 【介绍】: 名或作睿。隋安定乌氏人,字恃德。梁御子。少沉著明敏。北周文帝时以功臣子养于宫中数年。后出仕,历数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有惠政。平王谦之乱,威震西川,声望特隆。杨坚阴忌之。后从薛道衡说,劝坚禅代。坚悦。及坚受禅,顾待弥厚。尝上伐陈、备边之策,帝嘉许之。后以久居重镇,内心不自安,乃请还亲。谢病于家,不交当道。开皇十五年从上至洛阳卒。谥襄。
全隋文·卷九
睿字恃德,安定乌氏人。西魏大统中,袭父御爵广平郡公,累加仪同三司。寻为本邑大中正。恭帝时,加开府,改封五龙郡公。周受禅,徵为御伯。出为中州刺史,镇新安,拜大将军,进封蒋国公。入为司会,迁小冢宰。武帝时,历敷州刺史,凉、安二州总管,进位柱国。大象中,为益州总管,进位上柱国。隋受禅,徵还京师。开皇十五年卒,谥曰襄。大业中,追改封戴公。
张德冲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4 【介绍】: 北齐中山北平人。张雕虎子。为人谦和,聪敏好学。以帝师之子,早入仕途。历员外散骑侍郎、太师府掾,中书舍人。其父为韩长鸾谮毁冤死,德冲徙北边。后主武平五年,南安王高思好叛,死于乱。
高劢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渤海蓨人,字敬德。高岳子。北齐宗室后裔。性刚直有干才。袭爵,累迁至尚书右仆射。北齐后主为北周所败,劢被俘,归北周。杨坚为相,器重之。入隋,上取陈五策。授行军总管。伐陈下江州,以功拜上开府,洮州刺史。所在有惠政,民人悦附,号称治理。后坐事免官,卒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
劢字敬德,渤海蓨人。齐天保中,袭父岳爵清河王,除青州刺史,历右武卫将军、领军大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乐安王,转侍中、尚书右仆射。出为朔州行台仆射。齐亡入周,授开府仪同三司。大象中,检校扬州事。隋受禅,拜楚州刺史,转光州刺史,加上开府,迁洮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