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78,分226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哥逻仆罗( 西曹国王、怀德王 )
李琮(名 嗣直 许昌郡王、郯王、庆王 靖德、奉天皇帝 )
陆据(字 德邻 )
白孝德
于邵(字 相门、德门 别称 于卲 常山公 )
僧德宣
蔡希德
释德秀( 孙 )
贾载(字 德方 )
朱巨川(字 德源 )
弃松德赞(别称 乞黎苏笼猎赞、墀松德赞、赤松德赞 )
李适(字 子至 庙号 德宗、唐德宗 世称 建中天子 神武孝文皇帝 奉节郡王、鲁王、雍王 尊号 圣神文武皇帝 )
辛德谦
杨德元
其它辞典(续上)
李亨( 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绍、浚、亨、玙、绍 肃宗皇帝、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肃宗帝 庙号 肃宗、唐肃宗 名 嗣升 陕王、忠王 )哥逻仆罗( 西曹国王、怀德王 )
李琮(名 嗣直 许昌郡王、郯王、庆王 靖德、奉天皇帝 )
陆据(字 德邻 )
白孝德
于邵(字 相门、德门 别称 于卲 常山公 )
僧德宣
蔡希德
释德秀( 孙 )
贾载(字 德方 )
朱巨川(字 德源 )
弃松德赞(别称 乞黎苏笼猎赞、墀松德赞、赤松德赞 )
李适(字 子至 庙号 德宗、唐德宗 世称 建中天子 神武孝文皇帝 奉节郡王、鲁王、雍王 尊号 圣神文武皇帝 )
辛德谦
杨德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1—762 【介绍】: 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升,改名浚,又改名玙、绍,再更名亨。玄宗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之乱,随玄宗奔蜀,至马嵬,支持禁军杀杨国忠,逼帝缢死杨贵妃。乃还灵武,即帝位,尊玄宗为太上皇。后借回纥兵,命郭子仪收复两京。在位七年,宠信张良娣及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致兵祸不断。宝应元年,李辅国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乃惊忧卒。谥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全唐文·卷四十二
帝讳亨。元宗第三子。景云二年生。初名嗣升。先天元年封陕王。开元十五年徙封忠王。改名浚。又改名玙。二十六年六月册为皇太子。改名绍。天宝三载改今名。十五载七月即位于灵武郡。至德三载正月。上皇册帝尊号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乾元二年正月。上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在位七年。年五十二。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宗室。玄宗长子。本名嗣直,始封许昌郡王,进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十三年,改封庆王,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卒谥靖德。肃宗立,追谥奉天皇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0 【介绍】: 唐安西胡人。肃宗乾元中,事李光弼为偏裨,骁悍有胆力。以功累擢北庭行营节度使,徙邠宁。仆固怀恩引吐蕃兵入攻,孝德击败之。代宗永泰初,吐蕃、回纥兵围泾阳,郭子仪说回纥约盟,吐蕃退走,孝德与之大战赤沙峰,斩获甚众。官终太子少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相门,一作德门。玄宗天宝末登进士第,补崇文馆校书郎。出为巴州刺史。历迁谏议大夫、知制诰、礼部侍郎,朝廷大典册必出其手。擢三司使,治薛邕狱,失德宗旨,贬桂州刺史。复为太子宾客,与陆贽不睦,出为杭州刺史。久疾求告,贬衢州别驾,徙江州。卒年八十一。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96? 字相门,一作德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天宝十四载(755)登进士第,书判超绝,授校书郎。累佐使府,入为起居郎,迁比部郎中。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出为巴州刺史。十四年任谏议大夫兼知制诰,德宗建中元年(780)迁中书舍人兼史馆修撰。二年知贡举,四月贬桂州长史。贞元元年(785)入为原王傅,迁太子宾客,袭常山公。八年贬衢州别驾,约卒于十二年。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文·卷四百二十三
邵字相门。京兆万年人。天宝末进士。授崇文馆校书郎。累迁兵部郎中。拜谏议大夫知制诰。再迁礼部侍郎。贞元初除太子宾客。出为杭州刺史。以疾请告。贬衢州别驾。移江州。卒年八十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天宝间,为平卢大将。安禄山反,率军攻至河南。因河北诸郡举义,复引军北还,与史思明攻破常山,杀太守颜杲卿。寻平河北诸郡,所过残灭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富阳孙氏子。幼出尘区。夙圆戒检。其慈悲济物之心。要于一切有情拔苦。与乐。使皆悦豫而无所愁困。则其愿望始云足矣。然尤以幽冥之趣。饥虚为患。每施饮食。必候。夜深人静作观想。祝呗以行事率。终始罔愆期素。浙汭之民。诚所敬向。后示寂于定山其迹殊神异则。天宝初载也。逮迁座入塔。忽天雨舍利七颗。其弟子以瓶盛之。而瘗于塔。久之或有误发其塔者。见秀貌如生。舍利缘傅齿上如粟。因加缉之成大浮图。且有白蛇出入守护之状。以故樵牧无敢近者。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德秀。俗姓孙氏。富阳人也。少出尘区早栖梵宇。当圆戒检正护浮囊。匪定常师留神律府。讲谈之外尝哀鬼神乏食。恒以深更施其饮食。浙汭之民倾诚畏服。及终于定山颇多灵异则天宝初载也迁神座入塔。时天降舍利七颗。门人以瓶盛之。缄于其塔。或发之见秀齿上生舍利纷纷而坠。后人还累甓成浮图。乡人云。恒有白蛇蟠屈守塔。樵牧之童无敢近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德方。玄宗天宝末,为清池尉。安禄山伪署刘玄道为景城太守,载斩之,传首于平原颜真卿。真卿以为判官。会平卢将刘正臣以渔阳归,真卿遣载越海遗军资十余万。肃宗宝应中,为沔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或727—783 【介绍】: 唐苏州嘉兴人,字德源。二十岁明经擢第,后退居乡里。代宗初,为左卫率府兵曹参军。改睦州录事参军。大历四年后,历任钟离令、鄂岳从事。七年后,为浙西从事。其间与皎然有诗歌联唱。入朝为左补阙,擢起居舍人。迁司勋员外郎。官至中书舍人。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5或727—783 字德源,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20岁明经擢第,后退居乡里。代宗初,为左卫率府兵曹参军。改睦州录事参军。大历四年(769)后历任钟离令、鄂岳从事。七年以后为浙西从事。入朝为左补阙,擢起居舍人、知制诰,改司勋员外郎,官至中书舍人。《全唐文》卷三九五收李纾撰神道碑。《全唐诗》收其与皎然等联句诗3首,仅署巨川,失姓。
人物简介
简介
吐蕃第五代赞普。又译墀松德赞、乞黎苏笼猎赞。755年,弃松德赞即赞普位,同年末,中原爆发了安禄山叛乱。弃松德赞在三尚(尚野悉、尚悉东赞、尚赞摩)、一论(论悉诺,blon stagsgra klu khong,即马重英)辅佐下,乘乱进占陇右,直逼凤翔、邠州(今陕西彬县)。763年(唐广德元年),马重英突入长安,立雍(邠)王守礼子广武王李承宏为帝,留长安15日,退出。764~781或786、787年, 吐蕃连下凉州、甘州、肃州、沙州, 直到848年奄有河西之地八十五年之久。唐朝被迫于765年、767年两次与吐蕃在长安会盟,783年双方会盟于清水,划定边界。787年,吐蕃又企图利用朱泚之变后的形势于平凉(今属甘肃)劫盟,谋杀唐廷对抗吐蕃的主要将领浑瑊等人。是时,吐蕃武力强盛,北接回鹘(789~790年曾与回鹘激烈争夺北庭),西抗大食,东南降服南诏,南征天竺,立碑于恒河北岸,成为吐蕃武功最盛时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2—805 【介绍】: 唐朝皇帝。代宗长子。代宗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史朝义,平定河北,以功拜尚书令,旋立为太子。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后用卢杞等,因为乱阶。建中四年,泾原兵变,犯京师,逃奔奉天。兴元元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乃还。自此政惟姑息,方镇日强。在位二十六年,卒谥神武孝文皇帝。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2—805 即唐德宗,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玄宗天宝元年(742)封奉节郡王。代宗宝应元年(762)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八月改封雍王。广德二年(764)封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即位,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卒。庙号德宗。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善属文,尤工诗。常于宫中唱和,亲自品评等次。与学士论诗,深夜不寐。又常亲试制科举人文辞,中者称门生。李肇称:“德宗晚年绝嗜欲,尤工诗句,臣下莫可及。”(《国史补》卷中)胡震亨评曰:“德宗诗尚雅正。”(《唐音癸签》卷五)《全唐诗》存诗15首,《全唐诗逸》补断句2句,《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全唐文·卷五十
帝讳适。代宗长子。天宝元年生。至德元年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五月进封鲁王。八月徙封雍王。出镇陕州。广德二年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建中元年正月。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在位二十一年。年六十四。谥曰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大历初,自朔方留后、振武军使,拜丹延观察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撰《韵海镜源》,并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事迹散见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并序》及真卿等《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全唐诗》存联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