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78,分226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崔就(字 德成 )
于兢(字 德源 )
周德威(字 镇远 阳五 )
张廷蕴(字 德枢 )
周密(字 德峰 )
王仁裕(字 德辇 世称 诗窖子 )
许德勋
刘处让(字 德谦 )
张文礼( 德明 )
李存璋(字 德璜 )
李德休(字 表逸 )
杨德辉
马仁裕(字 德宽 匡 )
李从温(字 德基 兖王、赵国公 )
其它辞典(续上)
僧恒超( 冯 德正 )崔就(字 德成 )
于兢(字 德源 )
周德威(字 镇远 阳五 )
张廷蕴(字 德枢 )
周密(字 德峰 )
王仁裕(字 德辇 世称 诗窖子 )
许德勋
刘处让(字 德谦 )
张文礼( 德明 )
李存璋(字 德璜 )
李德休(字 表逸 )
杨德辉
马仁裕(字 德宽 匡 )
李从温(字 德基 兖王、赵国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7—949 【介绍】: 五代僧。范阳人,俗姓冯。通“六籍”,尤善《诗》、《楚辞》。后梁太祖乾化三年于五台山受戒。末帝龙德间,于棣州开元寺置院讲经,历二十余载,学徒百余人。后汉相国冯道重之,奏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卒。赐号德正。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7—949 俗姓冯,范阳(今北京西南)人。15岁已通六籍,诗调新奇。后投驻跸寺出家。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往五台山受戒。因两河兵事,遂于魏博并汾间学大小乘经律论。龙德二年(922)驻锡棣州开元寺。置院讲经论20余年,声闻齐鲁之间。宰相冯道表奏于后汉高祖,赐紫衣,又赐号德正。《宋高僧传》卷七有传。《全唐诗》存诗1首。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冯氏。范阳人。世业儒。而货殖累钜万。超幼有异志。年十五。入庠校。工文艺。尤善骚律。一日偶阅佛经。乃叹曰。人生富贵。幻泡尔。复何足恤。遽往依驻跸寺大德剃染。未几。本师云逝。服其丧。以孝称。梁乾化三年。获登具于五台。且将行迈以究所闻。而兵阻两河间。龙德二年。遂挂锡无棣之开元寺。久之别构院。以事开演。迄三十馀载不替。是宜遐迩臻集。而缁素慕向也。以故秀造质问。守牧扣访。辄使童子辞谢而已。州将李君。欲表乞紫衣师号。超不可。且曰。苟尔则吾必在卢龙塞外矣。丞相冯道。知其为族人。卒奏赐之号德正。自是忽忽不乐。乾祐二年二月三日。以微恙卒。春秋七十三。夏腊三十五。茶维。收舍利起塔以葬。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恒起。姓冯氏。范阳人也。祖父不仕。世修儒道。而家富巨万。超生而聪慧。居童稚群不贪戏弄。年十五早通六籍尤善风骚。辞调新奇播流人口。忽一日因阅佛经洗然开悟。乃叹曰。人生富贵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未周三祀方议进修昼夜不疲。而属师亡。亦遵释氏丧仪。守礼无怠。孝悌之名燕人所美。梁乾化三年往五台山受木叉戒。由是陟遐自迩。切问近思。俄徵伐木之章。且狎或人之友。结契远求名匠。阻两河间。兵未罢路不通。南则梁祖。北则庄宗。抗衡于轻重之前。逐鹿在存亡之际。当是时也。超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小乘经律论。计七本讲通思于雍洛。梁宋名师杳然隔绝。虽然巡历非远宏畅殊精。瓶满见知翼飞名字。是故并部息尘中山贞辩夫二人者。言行俱臻證修有位。一见超叹曰。义龙之头角悉完备矣。待飞奋而为霖雨焉。其为硕德题目多此类也。龙德二年挂锡于无棣。超曰。此则全齐旧壤邹鲁善邻。遂止开元伽蓝东北隅。置院讲诸经论。二十馀年宣导。各三十馀遍。节操高迈举措舒徐。缁素见之无不怯惧。声无叱咤语不夸奢。自然而然。且非威势凌𨏦之所得也。前后州牧往来使臣。向誉钦风修名执刺。相礼重者止令童子。辞以讲贯罕曾接对。初有所慊终伏其高。齐鲁之间造秀不远数百里。造其门以诘难。诸公一睹超容傍听议论。参乎子史證以教宗。或问因明。超答以诗一首。辞新理妙皆悉叹降。时郡守李君素重高风。欲飞章举赐紫衣。超闻惊愕遂命笔为诗云。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李君复令人劝勉愿结因缘。超确乎不拔。且曰。而其复尔则吾在卢龙塞外矣。郡将闻而止。又相国瀛王凭道闻其名知是乡关宗人。先遗其书。序以归向之意。超曰。贫道闲人早舍父母剋志修行。本期弥勒知名。不谓浪传于宰衡之耳也。于吾何益。门人敦喻。不得已而答书。具陈出家之人岂得以虚名薄利而留心乎。瀛王益加郑重。表闻汉祖。遂就赐紫衣。自此忽忽不乐。以乾祐二年仲春三日微疾。数辰而终于本院。院众咸闻天乐沸空。乃升兜率之明證也。春秋七十三。僧腊三十五。门人洞徵与学徒百馀人持心丧。倾城士庶僧尼会送城外。具茶毗礼收舍利二百馀颗。分施之外缄五十颗于本院。起塔以葬之。瀛王未知。别奏赐师号曰德正。乃刊敕文于石塔焉。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冯。范阳人。祖父修儒。而家富巨万。超生而聪慧。年十五。早通六藉。犹善风骚。忽一日因。阅佛经。洗然开悟。乃叹曰。人生富贵。喻等幻泡。唯有真乘。可登运载。遂投驻跸寺出俗。昼夜进修。而属师亡。遵释氏丧仪。守礼无怠。梁乾化三年。住五台山。受木叉戒。由是远求名匠。阻两河间。乃止于本州。魏博并汾之间。学大小乘经律论。计七本。龙德二年。挂锡于无棣。超曰。此则全齐旧壤邹鲁善邻。遂止开元枷蓝东北隅。置院讲诸经论。二十馀年。宣导各三十馀遍。齐鲁之间。造秀不远数百里。造其门以哲难。诸公一睹超容。傍听议论。参乎子史。證以教宗。或问因明。超答以诗一首。辞新理妙。皆悉叹降。时郡守李君。素重高风。欲飞章举赐紫衣。超闻惊愕。遂命笔为诗云。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李君复令人劝勉。愿结因缘。超确乎不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清河武城人,字德成。崔安潜侄。唐末,官至户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河南人,字德源。于圭子。唐哀帝天祐四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后梁太祖开平二年,自吏部侍郎,拜中书侍郎平章事。末帝乾化四年罢相,寻以挟私与官,贬莱州司马。兢善画牡丹,几可夺真,为时所称。贵达后,不复画。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一
兢。梁开平二年以吏部侍郎加中书侍郎平章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 【介绍】: 唐末五代时朔州马邑人,字镇远,小字阳五。勇而多智。初事晋王李克用为骑将。后从李存勖屡败后梁兵,又擒刘守光父子于幽州,拜幽州、卢龙等节度使。后梁末帝贞明四年胡柳陂之役,以存勖轻率迎敌,临阵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9—947 【介绍】: 五代时开封襄邑人,字德枢。李克用收为帐中小校。后累从李存勖戎役,骁勇善战,仕历申、怀、沂三州刺史,金、颍、陇、绛四州防御团练使。入后晋,累迁左军卫上将军。虽武人,识不过数字,而重文士。性素廉,历七郡,家无余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0—954 【介绍】: 五代时应州神武川人,字德峰。初仕后唐,从庄宗、明宗征战有功,累迁河东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后晋出帝开运中,镇延州。契丹陷中原,延州军乱,弃城奔太原。后周广顺初,授太子太师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0—956 【介绍】: 五代时天水人,字德辇。以文辞知名,事前蜀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平蜀,仁裕事唐。废帝时,诏书诰命,皆出其手。后晋高祖入立,罢为谏议大夫。后汉高祖时,为兵部尚书。有《开元天宝遗事》等。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0—956 字德辇,天水(今属甘肃)人。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后入蜀事后主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前蜀亡,又事后唐。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后晋时,历司封、左司郎中、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开运二年(945),迁左散骑常侍。后汉天福十二年(947),改授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承旨。后历户、兵二部尚书。后周广顺元年(951),为太子少保。显德三年(956)卒。生平详见《旧五代史》卷一二八、《新五代史》卷五七、《十国春秋》本传。仁裕喜为诗,与和凝皆以文章知名。曾作诗万首,集为百卷,号《西江集》,蜀人呼为“诗窖子”。又通音律能书,著作甚多。内《开元天宝遗事》一种颇为后人所重,《玉堂闲话》、《王氏见闻录》等部分条目尚散见于《太平广记》中。《全唐诗》存诗15首、断句1联,编为1卷。《全唐诗续拾》补1首。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据涵芬楼本《说郛》卷三四《豪异秘纂》,王承旨即王仁裕。《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出《鉴诫录》卷五,又见《豪异秘纂》。《全唐诗》作花蕊夫人诗。参见王仁裕。唐诗汇评
王仁格(880-956),字德辇,天水(今属甘肃)人。少不知书,以狗马弹射为乐,年二十五始就学,以文辞知名。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入蜀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蜀亡,仕后唐为秦州节度判官。王思同镇兴元,辟为从事。废帝举兵凤翔,击败思同,得仁裕,置军中,掌檄文诏诰,迁都官郎中、翰林学士。历仕晋、汉、周,官终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仁格性晓音律,以文章知名,尝集其平生所为诗万馀首为瓦卷,号《西江集》,己佚。有笔记《开元天宝遗事》四卷行世。《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诗薮•杂编》
(仁裕)惟《玉堂闲话》尚行世,中载七言律数首,皆清雅,特格卑弱耳。《诗学渊源》
仁裕晓音律,喜为诗,微伤于浮艳,而其佳处亦足追温、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蔡州朗山人。初隶秦宗权帐下,后事马殷为大将。唐昭宗天复中官岳州刺史。后梁太祖开平初拒淮南将冷业、李饶有功。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殷建楚国,拜为右相。卒年七十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1—943 【介绍】: 五代时沧州人,字德谦。初事张万进为亲校。后归后唐,累官左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时,充宣徽南院使,以招降范延光有功,加检校太傅,终右金吾卫上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1 【介绍】: 五代时燕人。狡诈凶狠。初事刘仁恭为裨将。后从刘守文至沧州,乘间据城为乱,及败,投王镕。自言有将才,镕收为义男,赐姓,名德明,每令将兵。寻杀镕父子,自为留后。以事上闻,兼要节旄。后唐庄宗初纳之,及闻其蓄异志,遣师讨之,惊悸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2 【介绍】: 五代时云中人,字德璜。从李克用入关破黄巢军,累迁义儿军使,后授泽州刺史。后唐庄宗即位,锐于求理,存璋得行其志。抑强扶弱,诛其豪首,期月之间,纪纲大振,弭群盗,务耕稼,去奸宄,息幸门,当时称其才干。后累迁司徒,太傅,大同军节度使,应、蔚等州观察使。以疾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赵郡人,字表逸。唐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绛孙。登进士第,历盐铁官、渭南尉、侍御史等。唐昭帝天祐初,两京丧乱,乃寓迹河朔。后唐庄宗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以礼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四。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德休字表逸。赵郡赞皇人。举进士。历盐铁官渭南尉右补阙侍御史。天祐初。河朔定州节度使王处直辟为从事。后唐庄宗即位。徵为御史中丞。转兵部吏部侍郎权知左丞。以礼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3—942 【介绍】: 五代时徐州人,字德宽。吴杨隆演时,事李昪为牙吏。昪领润州,以仁裕监蒜山渡。天祐十五年,以定朱瑾乱功,迁左领军将军,历楚州刺史、右金吾卫大将军。李昪受禅后,仕南唐,拜镇海军节度,徙昭顺军。以旧恩甚得宠任,妻昪女兴国公主,然能避远形迹,斥外权势。为政宽简廉平,甚得民心。卒谥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4—946 【介绍】: 五代时代州崞县人,字德基。初为李嗣源(后唐明宗)执仆御役,后被养为己子。后唐初为北京副留守,历安国等五节度使,封兖王。入后晋,以其从妹为石敬瑭(高祖)后,封赵国公,复为忠武军节度使。性贪鄙昏愚,多作天子器服以自僭。后徙河阳三城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