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烦襟(煩襟)
烦闷的心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元 韦居安 《摸鱼儿》词:“垂钓饵,趁春水生时,賸有桃花鱖,烦襟浄洗。” 清 方文 《汤君谟读书敬亭寄此》诗:“何时就清盥,一洗烦襟开。”
分類:烦闷心怀
《漢語大詞典》:客意
离乡在外之人的心怀、意愿。 唐 杜甫 《送舍弟频赴齐州》诗之二:“客意长东北, 齐州 安在哉。” 唐 温庭筠 《西游书怀》诗:“高秋辞故国,昨日梦 长安 。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宋 苏轼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诗:“惟有暮鵶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漢語大詞典》:愁怀(愁懷)
忧伤的心怀。 宋 张辑 《谒金门·花自落》词:“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锦幄凤凰衾,把愁怀都打撇在玉枕鸳鸯帐。”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江上的暮色更足引动人的愁怀。”
《漢語大詞典》:孤心
寂寞的心境;孤高的心怀。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七:“落落众芳外,苍苍千尺松。孤心谁见赏,今日得相从。” 王闿运 《桂颂》:“十旬四秀,芬传未歇。孤心无危,婉孌娟洁。”
《漢語大詞典》:衔哀(銜哀)
心怀哀痛。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 曾子 衔哀,七日不飢。”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衔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分類:心怀哀痛
《漢語大詞典》:存诚(存誠)
谓心怀坦诚。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孔颖达 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晋 陶潜 《闲情赋》:“坦万虑以存诚,憇遥情於八遐。”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六:“乃要其存诚不息而与天同载者,则於喜、怒、哀、乐之未发,致中者是也。”
分類:心怀坦诚
《漢語大詞典》:怀仁(懷仁)
(1).心怀仁德。 汉 陆贾 新语·道基:“圣人怀仁仗义。”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藩府贺正》:“放雀怀仁,献鳩施惠,翠管银钩辉映。”
(2).归服于仁德。礼记·礼器:“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 唐 元稹 《为严司空谢招讨使表》:“陛下威加四海,德被万方……百蛮述职,九有怀仁。”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禽兽草木尚怀仁,这一封丹詔必因君。”
《國語辭典》:衔恤(銜恤)  拼音:xián xù
怀忧。《诗经。小雅。蓼莪》:「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汉。张衡〈思玄赋〉:「王肆侈于汉庭兮,卒衔恤而绝绪。」
《國語辭典》:猜忌  拼音:cāi jì
因不信任他人,而猜想其将不利于自己。《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传》:「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昔猜忌,好弄小性儿的。」也作「猜嫌」。
《漢語大詞典》:忧怀(憂懷)
(1).忧虑怀念;忧思。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建初 孟年, 中州 颇歉, 潁川 、 汝南 ,民流四散;圣主忧怀,詔书数至。”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世祖 日夜忧怀,备尽宽譬。”
(2).忧伤的心怀。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 筠仙 修通志之议,事甚浩博,未易卒业;近又丧其爱子,忧怀何以自遣。” 郑振铎 《离别》二:“行期前一天的晚上,我去向她告别,勉强装出高兴的样子,要逗引开她的忧怀别绪。”
《國語辭典》:怨望  拼音:yuàn wàng
怨恨、不满。汉。贾谊〈过秦论〉:「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
《國語辭典》:怀感(懷感)  拼音:huái gǎn
1.怀念感恩。如:「如此浓情高谊,不禁令人怀感。」
2.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专修净土法门,通释关于往生净土的疑难。对唐代净土宗的发展,贡献很大。著有《释净土群疑论》七卷。
分類:心怀感激
《漢語大詞典》:怀恶(懷惡)
心怀邪恶。《公羊传·昭公十一年》:“怀恶而讨不义,君子不为也。”周书·武帝纪下:“而彼怀恶不悛,寻事侵軼。”
分類:心怀邪恶
《漢語大詞典》:怀奸(懷姦)
亦作“ 怀姦 ”。 心怀奸诈。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熙先 构逆怀奸,矫言欺众。” 宋 司马光 《建储札子》:“若捨而不言……是臣怀姦以事陛下,罪不容於葅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设誓》:“俾怀奸者有所警惕,而不敢恣意作弊。”
《漢語大詞典》:衔悲(銜悲)
心怀悲戚。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唐 郎士元 《关羽祠》诗:“去去勿復言,衔悲向陈迹。”
分類:心怀悲戚